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033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宋明理学【教学大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检测:,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 ) A、董仲舒的建议 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 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D、其他学派的主张都不适应治国,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学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D,C,4、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

2、服务于政治统一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5、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主要是 A 人定胜天 B 无为而治 C 君权神授 D 仁政思想,C,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 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C 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D 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C,(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衰弱: 6.复兴: 7.新发展:,(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确立正统地位,(魏

3、晋)一度衰弱,儒道进一步合流,(中唐) 儒学开始复兴,(宋明)?,第四课 宋明理学,课程标准:,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第四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1. 儒学出现危机(社会动荡,佛道盛行),3. 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各领域,二、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程颐和程颢、朱熹,2.陆王心学,(2)主要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表现为,社会:儒学伦理道德,人:人性,存天理(三纲五常) 灭人欲,朱

4、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何作用和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 陆九渊、王阳明,(2)主要内容:,心即理,心即良知心是万物本原(世界观),三.实质:儒学的哲学化阶段,“发明本心”、 “致良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内心反省,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但须克服私欲,四.地位:,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社会责任感,塑造民族性格,五.影响,佛教的传入与影响,道教的产生与传播,三教合一,程颐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朱熹 南宋思想家,理 学集大成者,程颢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

5、者之一。,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想一想?,程朱理学为何能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创立者,王阳明明朝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陆王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读材料;思考:,观察视角一:谁可成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谁可以成为圣人? 他的这种说法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读材料;思考:,观察视角二:何为心中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请思考: 1.在当时的语境下,王守仁此语何意?,2.你能否在历史上找到“破心中贼”的例子?,3.如果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你会有什么新感觉?

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同,异,都是新儒学理学,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格物致知,客观存在的理,“心即理”,发明本心;致良知,想一想?,在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后,你认为宋明时期儒学有了哪些发展?,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将儒学发展为理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课堂总结,宋明时期,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 新阶段。其中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 吐诸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故能 “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形成儒学思想 的成熟理论状态。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 和创见,使儒家思想得到正本清源。他们清晰的 学术概念,精密

7、的概念关系,严密的思想体系, 使理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 理论体系。然而到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开始遭 到批判,其原因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来探究。,巩固练习:,1、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 B 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两程一朱 C 是儒学吸收道、佛两教的产物 D 程朱理学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D,2、关于宋代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既阐述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的思想 B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 把握理的方法,就是凭空想象,无需接触世间万物 D 理是先天而存在的,C,3、朱熹说:“天得之(

8、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 压制人民的反抗 B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 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A,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 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C 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D 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C,5.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

9、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6.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7.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孔明

10、:“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B. C. D.,8.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9.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B. C. D. ,10.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

11、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请回答: (1)从材

12、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1)主张:仁,礼和中庸。 社会特点:天子衰微,诸侯称霸;礼崩乐坏。,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3)理是万物的本原;通过格物贯通明理。,请回答: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4)矛盾:前者主张尊孔,后者主张反孔;时代不同,儒家思想的作用不同,对儒家思想的

13、态度不同。,5、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B 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C 宋明理学是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 D 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的回答应该是 ( ) A 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 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 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 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C,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主要是指( )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C,8

14、、宋明理学的建立 ( ) A 力图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能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 B 一开始就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C 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毫无积极作用可言 D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当完全肯定,A,作业:,优化设计第4课“同步测控”,(C层次班级只做选择题),课堂设问,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尽管在宋代程朱理学曾被斥为“伪学”,但是 教育和考试的大权仍在理学家手里。朱熹在白鹿 洞书院讲学,许多学生成了理学的传播者;考试 只取赞扬理学的人。再就是理学家们还致力于社 会道德的教化工作,他们的道德标准强化了封建 秩序,适用于小农经济的社会,于是统治者对理 学的限制逐渐松弛下来。最终它从民间书院的讲 习进入了官方教育与选拔系统,渐渐进入权力中 心。,“吾心即是宇宙”,解析与探究,唐代禅宗五祖弘忍在挑选接班人时,要求弟子作佛偈(佛教唱词)以展示其学佛的心得。材料一弘忍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分析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分别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思想之间的同异与渊源关系。,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