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5719025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20122013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论文作业)注意事项,一、论文选题 二、论文要求 三、,本课程教学专题,第一专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专题 如何研究中特理论与实践 第三专题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研究 第四专题 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五专题 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六专题 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七专 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八专题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九专题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十专题 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专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一部分社会

2、科学研究的要素,一、研究主体 1.研究主体的内涵:研究主体是在认识过程中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活动部分,即处于研究活动中的人。 人并不等同于主体,人可以即使主体也是客体。认识的主体性并不等于主观性。认识中的主体因素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主观因素也带有一定的客观性。,研究要素:研究主体、研究客体、参照系和研究工具,2.研究主体的要素: 研究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 研究主体理性水平上的认知结构 研究主体非理性意义的情感意志因素(包括本能、潜意识、直觉、习惯、信念、情感、意志等) 3.研究主体的社会历史性 它决定认识的出发点 它制约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科学认识的心理环境 它制约认识主体所追求

3、的目标、规定着其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倾向性。,4.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化趋势,社会科学的许多门类都从不同角度分别强调了对人的本质、人性和人的社会性人的生活方式、人与科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方面的研究。对人的地位人的作用、人的价值作了比较突出的强调。 首先在哲学和自然观中对人的重视和研究十分突出。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日益突出主题问题。,二、研究客体,1.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客体就是社会关系。它包含人类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是什么?人类发展遵循一些什么样的规律,人类社会的现实结构式怎样的,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正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探讨人类社会及其关系,寻求对这些问题

4、的具体答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群体。,2.人类社会的特征 它是自然历史地形成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三、参照系,1.参照系的含义:参照系,又称参考系,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由于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确定物体的运动是相对哪一个物体来说的,被

5、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或物体系,叫做参考物或参考系(或参照物、参照系)。,2.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标准性:用来做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统一性:比较不同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但如果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的静止的。,惯性参考系:牛顿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叫做惯性参考系。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所有的惯性参考系都是等价的,也就是说,一切

6、物理定律在惯性参考系中都同样适用,具有相同的形式。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人们不能在任何一个惯性参考系内部(也就是说,不参照这个参考系外部的物体)用任何物理定律去发现这个参考系与静止的参考系有什么差别。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非惯性参照系:凡是对惯性参照系作加速运动的参照系都是非惯性参考系。,3.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参照系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总感觉到每一个客体都承受着无数其他因素的作用。如果不考虑世界上的有其他因素对客体的影响,也就不可能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理。而如果同时考虑众多的事物对客体的影响,也只能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引入 一个参照

7、系。将客体与它相比照,看看有什么结果。只有当按一定目的设立的参照系存在时,待认识的客体性质才可能从朴素迷离状态显露出来,从潜在转变为现实。这种参照系是主体为确定客体的特性能够而选定的认识范围与认识角度。它是把我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参照系是比较方法的优化组合(比较方法的模型化、立体化和系统化)。,4.参照系的意义: 参照系是认识发生的条件 参照系是认识评价的基础(认识评价包含真理评价、价值 评价和审美评价) 它是使得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工具 它为新观点、新方法的萌芽提供沃土,4.运用参照系原则 坚持历史原则(将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进行考察,时间坐标) 坚持有限区域性

8、原则(空间坐标) 坚持同构性原则(即异类不比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5.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 它是指主体为了研究客体,借助一定的参照系所运用的能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手段。社会科学研究是有意识的人通过研究工具与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科学研究工具包括:硬件、软件(哲学思维方法、一般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方法)、软硬集合件(图书、资料、录音带、数据库、程序包等)。,一、研究方法的意义和原则 1.研究方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方法) 2.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促使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科学素养。 3.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实践原则(考虑实践需要、深入调查、接受实践

9、检验);系统原则(将对象作为系统看待、将对象看成一种有序的组织的和结构的东西,注意层次性和等级性;将对象看成动态开放系统;注意信息反馈 );发展原则,第一专题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社会科学方法论,二、价值中立原则 1.含义: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的性质满足主体的目的、需要。价值中立原则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实践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原则(社会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解决人类的目标问题,只能告诉我们能做什么,如何做?但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一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把对事实的分析与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区别开来,防止超科学的价值观渗透到科学研究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对分

10、析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社会科学就结束了)。,2.价值判断没有对错,但有差别。有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所以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涉及价值,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但韦伯认为,都不反对这一观点,他们所说的价值中立就是要把价值判断从事实的分析中排除掉。问题的关键是不是不涉及,而是能不能的问题。价值中立原则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主流意识。 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3.价值中立原则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我们克服左的思想影响。 能使社会科学成为制定政策的科学依据 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处

11、理角色冲突的一个原则,4.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反对价值中立原则,它一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种标准作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标砖,树立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的应该是什么,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说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经济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怎样看待经济增长。)实证经济学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企图超越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些规律下分析和预测人们行为的效果。他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他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结论可用事实检验。(经济增长的标准是什么,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6.理

12、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理论实证是实证分析本身,他的任务是提供一个概念体系,对现实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做出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回答,他的基本特征是,在原则上独立于任何特定的伦理立场和规范判断。只涉及是什么,不涉及应该是什么。理论实证包括三要素和二个阶段。三要素是基本假设、推理方法和理论结论。两个阶段是假设形成阶段和理论演绎。理论实证由于还没有经受经验事实的检验,因此具有假设的性质。经验实证就是指理论实证得出来的理论结论或假设进行经验检验的过程。任何理论或假设只有被经验证实,才能成为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如果被经验实践证伪,就要修改原来的假设,重新进行理论实证,如果暂时不能证伪,就不能阻止人们把它当成科学的真

13、理加以利用,直到证伪位为止 。经验实证一般包括选择检验方法,搜集整理经验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或确定误差程度,以积累经验证据。如果理论与经验证据基本符合,理论结论成立,反之则反。,7.社会科学的假设 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假设是一种使现实简单化的方法,通过,假设研究者可以排除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在一个相对纯粹的条件下研究主要因素的、作用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对被研究对象有所认识。否则理不出头绪。 假设的特性:假设只是一种使问题得到简化的抽象,既不必被直接观察到,也不必与可观察到的现象直接相符一致。只要能在假设与现象间建立合乎逻辑的联系,假设及由此推出的结论就算有效。判断理论

14、优劣的标准是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实际现象的能力。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同样的学科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假设不同结论也不同。 遵守价值中立原则、排斥价值判断。经济学假设、伦理学法学假设,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寿命是极其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但是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是,只有人才有高级思维,才会深入地去思考生死

15、存亡的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类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的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力求克服生存与死亡的尖锐冲突。终极关怀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一、理论,1、什么是理论? 2、好的理论的标准是什么? 3、理论的类别 4、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 5、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第一专题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关于理论的方方面面,1、什么是理论?,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命题所构成,是关于各种事物或现象的系统性解释。理论是对各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涉及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各个领域,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16、和思维科学理论。理论提供的解释不是零碎和无序的,而是高度有序、由结构性、有条理性的。理论解释是一个自洽的系统。理论由一系列的命题构成,命题揭示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各种命题不是毫不相干或彼此孤立,而是由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理论的三个特点:在于揭示特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科学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观察和逻辑建立起来的,它说明各种不同事物或现象是如何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理论所揭示的科学关系是一种抽象化的理性认识,不是一种通过感官而直接观测到的感性认识,这种科学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分析或归纳才能推论出来。理论须得到检验,至少最终是能够加以检验的。,2、社会理论就是以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形式对社会世界或社会

17、现象所作的系统性解释。社会理论是人们对社会世界进行思考的思想成果。历史理论就是以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形式对社会历史或社会历史现象所作的系统性解释。社会历史理论是人们对社会历史进行思考的思想成果。,预设:理论通常有一些关于事物特性的预设,这些预设限定了理论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预设是指一些没有明确说出来的有关理论生存的条件。理论的存在取决于这些条件是否存在。预设是理论的根基,是不用证明就可以接受的东西。预设是理论的组成部分,但不是理论本身。预设不能说有对错,因为无法观察和检验预设的对错。可以检验的预设就不是预设。预设要符合现实才能发挥作用。预设规定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和逻辑起点。在社会研究中,往往会忽视理论预设,结果造成了理论检验和应用的混乱,把理论应用到不该应用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