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18825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前两首《望岳》《春望》(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0岁以前),走进杜甫,代表作: 望岳赠李白,风 格: 热情奔放乐观坦荡,生 活: 裘马轻狂,二、困居长安时期(30岁至44岁),走进杜甫,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生

2、 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风 格: 悲壮凄凉沉郁顿挫,三、为官时期(44岁至48岁),走进杜甫,代表作: 月夜春望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风 格: 沉郁顿挫,生 活: 不懂明哲保身,四、西南漂泊时期(48岁至58岁),走进杜甫,代 表 作:蜀相登高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 题: 感时伤怀 忧国忧民,生 活: 安定,后又漂泊,望岳春望和石壕吏都是杜甫的名作,其中望岳和春望都是五言律诗,石壕吏是一首古体诗。这三首诗是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的: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已到中年。他

3、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1、望 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体风格:豪 迈 雄 奇,di,z,f 文言助词,1.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什么样?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4、 2.大自然将神奇和秀美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边明亮一边黑暗,截然不同。 3.山中云气层生,使人心胸激荡;睁大眼睛,才能看清飞进山中的鸟儿。4.将来我一定要登上山的最高顶,俯首看那众山匍伏在脚下是那么渺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颈联细望,颔联近望,尾联极望,首联远望,,诗人都“望”到了什么,他笔下的泰山有什么特点?,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高大雄伟,神奇秀丽,高大巍峨,心胸坦荡,热爱有加,会当凌绝顶,一

5、览众山小。表达诗人什么感情(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出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2、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3、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 望春望写

6、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三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践踏得破败不堪。因为战乱,诗人被迫只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写诗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整体风格:愁苦悲凉,so,zn,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 怨恨别离,听到

7、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 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1、诗人望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2、后两联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情?,思 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后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山河还是那个样子。春天已降临长安城,但眼前却杂草丛生。 传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忧国伤时、思家,描绘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国都沦陷而产生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主 题:,1、春望中“ _ ”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春望中“ ”承上启下,表明了

8、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 4、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 。5、通过春望中的“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背景简介,石壕吏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四处抓人。公元758年,杜甫从华州往洛阳探视,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t

9、ng)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组诗如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

10、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品读诗歌,请从诗歌中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词语或诗句,并加以赏析。示例: 1.有吏夜捉人:“夜”字点明了官吏“捉人” 的时间,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袭击。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此句写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开门周旋。表现人民昼夜不安

11、,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悟读诗歌,从石壕吏中,我读出了杜甫 感情,读懂了杜甫是一位 的诗人。,杜甫是矛盾和痛苦的。他既希望唐王朝的平叛战争能取得胜利,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宣泄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无能为力的悲哀。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君与民这两头他都要顾及,当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他只有选择沉默。于是,“叙而不议”便成了杜甫此类诗的风格。为国而生,为民而立,一腔热血,这就是杜甫。,话别杜甫,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他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他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

12、愤,他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他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希望。他将历尽沧桑、饱经磨难的一生化成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壮志豪情的诗集,让我们怀着崇敬话别杜甫,继续去品读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石壕吏 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

13、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背诵诗歌 减字背诵法,暮投 村,有吏 捉人。 逾墙走, 出门看。吏呼一何 !妇啼一何 !听 前致词:“ 邺城戍, 附书至, 新战死。存者且偷 , 者长已矣!室中更 ,惟有 ,有孙 未去,出入无 。老妪力虽 ,请从吏夜 ,急应 役,犹得备 。”夜久语声 ,如闻泣 。天明登 ,独与 别。,减字背诵法,暮投 ,有吏 。 逾墙 , 出门 。吏呼 !妇啼 !听 前 :“ 戍, 至, 战死。存者且 , 长已矣!室中 ,惟有 ,有 未去,出入 。老妪 ,请从 ,急应 ,犹得备 。”夜久 ,如闻 。天明 ,独与 。,减字背诵法,暮 ,有 。 逾 , 出 。吏 !妇 !听 :“ 戍, 至, 死。存 , 矣!室 ,惟 。有 ,出 。老 ,请 ,急 ,犹 。”夜 ,如 。天 ,独 。,杜甫:我想对你说,作 业:,赏析诗的方法:,1、朗读,整体把握。 2、抓住形象,品味感情。3、借助想象,领悟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