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8556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286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_第1页
第1页 / 共286页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_第2页
第2页 / 共286页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_第3页
第3页 / 共286页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_第4页
第4页 / 共286页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_第5页
第5页 / 共2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11(2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GSM移动通信概述 GSM系统结构与接口 GSM系统Um接口 GSM移动区域与编号计划 GSM移动通信网组网 GSM通信流程,课程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蜂窝技术 2.了解GSM系统结构、接口、业务 3.掌握Um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Um接口的逻辑信道功能与组合、理解GSM话音的处理过程 4.掌握GSM移动区域的划分 5.掌握GSM编号计划 6.了解GSM组网方式 7.了解GSM通信流程,课程重点,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多址技术,蜂窝技术 2.GSM系统结构,接口及业务 3.Um接口 4.GSM移动区域的划分 5.GSM编号计划 6.

2、GSM组网方式 7.GSM通信流程(安全性管理和移动性管理),1.GSM移动通信概述,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 1.2 多址技术 1.3 功率控制 1.4 蜂窝技术 1.5 GSM主要参数,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移动通信的定义 GSM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移动通信发展展望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介绍,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 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 那什么是无线通信呢?无线通信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是它的载体.,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电磁波频段与波段(C=L*F)

3、,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移动通信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但却是一项正在急剧发展的技术. 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美国警察的车载无线电系统),40年代才逐步向民用扩展(美国所建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移动通信经历了由模拟通信向数字化通信的发展过程. 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制式主要有泛欧的GSM,美国的ADC和日本的JDC(现改称PDC). 目前GSM制式的销售额占34%,CDMA制式占28%,TDMA占18%,WLL占7%,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其中,GSM的发展历程如下: 1982年,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即GSM,以开发第二代移动

4、通信系统为目标. 1986年,在巴黎,对欧洲各国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八个建议系统进行现场试验. 1987年,GSM成员国经现场测试和论证比较,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RPE-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1988年,十八个欧洲国家达成GSM谅解备忘录(MOU). 1989年,GSM标准生效. 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路开通运行.移动通信跨入第二代. 1992年,系统命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全球通)组织机构:Special Mobil

5、e Group 1993年,Phase II规范 1994年,全世界范围运行 1995年,DCS1800商业运行 1996年,引入微蜂窝的技术,GSM900/1800双网运行 1997年已有109个国家239个运营者运营着超过4400万用户的GSM网络,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在我国 1993年我国首先在浙江嘉兴建立了GSM实验网 目前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 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酝酿进入移动领域 截止99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数已达5000万,中国联通超过400万,年增长率99%以上 神州行与如意通移动用户快速增长 截止99年8月中国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的308个地市和1856个县市,

6、全国交通干线实现无缝覆盖.地市覆盖率为91%,县市覆盖率为86% 专家预测,到2000年底,全国移动用户超过7500万,到2005年达2亿.,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我国移动用户增长:,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全球移动用户增长(1999年全球无线通信市场比1998年增长了21.6%,达到281亿美圆),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1G,2G,3G,2.5G,80s初,80s末,96年,2002年,无线 通信 系统,时间,GSM PDC D-AMPS IS-95A,W-CDMA CDMA2000 TD-SCDMA,AMPS TACS NMT NTT,GPRS IS-95B,无线通信

7、在今天的发展,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GSM系列: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GSM网络过渡3G(第三代移动通讯)的第一步,能够将数据传送由今天9.6Kbps的速率逐步提升到每秒115Kbps的速度.它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GPRS的特点有: GPRS向用户提供从9.6kbps到多于150kbps的接入速率. GPRS支持多用户共享一个信道的机制(每个时隙允许最多8个用户共享) 提高了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在技术上提供了按数据量计费的可能 GPRS支持一个用户占用多个信道:提供较高的接

8、入速率 GPRS是移动网和IP网的结合:可提供固定IP网支持的所有业务,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GPRS对于运营商: 可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增值业务 可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运营商将从IP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商机. GPRS对于用户: 计费合理GPRS可以采用以所传输的数据量为依据的计费方法 覆盖广泛依靠GSM广泛的覆盖,GPRS向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业务 业务丰富GPRS可向用户提供固定IP网可以提供的所有业务 性能优越GPRS支持更高的接入速率、更短的建立时间,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

9、EDGE令网络容量及数据传送比GPRS更快,足有283Kbps.网络商只需在软硬件上作出少许相应改动,便可继续沿用现有GSM系统,去支持移动多媒体服务,完全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理念,能够与日后WCDMA制式共存.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由GSM网络核心繁衍而来的WCDMA,数据传送可达到每秒2Mbit(室内)及384Kbps(移动空间)的速率,采用5MHz(区别于窄带200KHz)的宽频网络.,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CDMA系列: cdmaOn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ne):属于

10、CDMA第二代,能达到1.25MHz,目前全球用户接近三千五百万. 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cdma2000是从cdmaOne蜕变进化出来支援3G的一种制式.确保投资发展CDMA的网络商,能够简单及有效率地由cdmaOne过渡到3G进程.cdma2000第一阶段将提供每秒144Kbps的数据传送率,第二阶段支持每秒2Mbps的数据传送速率,是cdma发展3G的最终目标.,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1985年:CCITT提出FPLMTS(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概念 1991年:ITU正式成立TG8/1任务组,负责FPLMTS

11、标准制定 1992年: ITU召开WARC(世界无线通信系统会议),对FPLMTS的频率进行了划分,使这次会议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中的里程碑,第三代移动通信: 如上述,不管通过GSM还是GPRS的方式,最终目标还是3G.3G在其制定过程也经历了一段相当的时间,包括ITU的IMT-2000和欧洲的UMTS.,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1994年: ITU-T和ITU-R正式携手研究FPLMTS 1996年:ITU将FPLMTS改为IMT-2000 (国际移动电信系统 20002000年2000MHz) 1998年6月:ITU征集IMT-2000的无线接口技术方案 1999年:方案评审,

12、制定规范(包括无线接口标准) 2000年:完善规范并制定网络部分标准,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球范围内漫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获得有服务质量的保证; 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活动视频,特别是多媒体业务; 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无缝隙的覆盖; 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3G实现的目标:,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为实现上述目标,对3G无线传输技术 提出了以下要求: 高速传输以

13、支持多媒体业务; 室内环境至少2Mbit/s; 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 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 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it/s. 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1.1 GSM概述与发展简史,目前3G的标准主要有: cdma2000 朗讯、摩托罗拉、北电、高通、三星等 W-CDMA 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 TD-SCDMA 中国提出 UMTS 欧洲标准,1.2 多址技术,多址技术使众多的用户共用公共的通信线路. 常用的使信号多路化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种,它们分别采用频率、时间或代码分隔的多址连接方式,即人们通常所称的频分多址FDMA、时分

14、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三种接入方式. GSM系统采用了FDMA、TDMA方式.,1.2 多址技术 1.2.1 频分多址FDMA,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频分就是把整个可分配的频谱划分成许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载频),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话音或控制信息.模拟蜂窝系统是FDMA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但GSM系统也采用了FDMA.,1.2 多址技术 1.2.2 时分多址TDMA,TDMA是以不同的时隙实现通信时分多址是指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将某一信道按时间加以分割,各信号按一定顺序占用某一时间间隙(时隙).即多路信号利用同一个信道在不同时间各自独立地传送.,1.2 多址

15、技术 1.2.3 码分多址CDMA,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它不像FDMA、TDMA那样把用户的信息从频率和时间上进行分离,它可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其关键是信息在传输以前要进行特殊的编码,编码后的信息混合后不会丢失原来的信息.,1.3 功率控制,当手机在小区内移动时,它的发射功率需要进行变化.当它离基站较近时,需要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当它离基站较远时,就应该增加功率,克服增加了的路径衰耗. 所有的GSM手机都可以以2dB 为一等级来调整它们的发送功率,GSM900 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是8

16、W(规范中最大允许功率是20W,但现在还没有20W的移动台存在).DCS1800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是1W.相应地,它的小区也要小一些.,1.4 蜂窝技术 1.4.1 大区制与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一个叫基站的设备来提供无线服务范围的.基站BTS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我们把基站BTS的覆盖范围称之为蜂窝,即小区CELL. 采用大功率的基站主要是为了提供比较大的服务范围,但它的频率利用率较低,也就是说基站提供给用户的通信通道比较少,我们也称之为大区制. 采用小功率的基站主要是为了提供大容量的服务范围,同时它采用频率复用技术来提高频率利用率,有限的频率得到多次使用,所以系统的容量比较大,这种方式称之为小区制或微小区制.,1.4 蜂窝技术 1.4.1 大区制与小区制,按无委会规定,我国目前可用频道号为76-124,共49个频点.76-95给移动,95-124给联通. 一般采用12组频率复用方案. 对于有向天线,可采用120度的定向天线,如采用4/12方式复用,4个基站,12个小区.每个小区可用5个频点,一般也可用到4个频点. 对于采用全向天线,一般建议采用其中的7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