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18383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深、焦深与超焦距(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第一节 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模糊圈:分散圈、弥散圈什么叫“清晰”? 影像是由无数明暗不同的光点组成的,构成影像的光点越小,影像清晰度也就越高。,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的某一点,该点在胶片上便产生焦点,焦点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光点。 这种最小光点实际上是一种极小的小圆圈,可测量其直径。,一、模糊圈的含义,相对焦点影像的最小光点而言,其余的影像光点都比它大。 离开聚焦点距离越大的景物(包括离镜头比聚焦点更远或更近),在胶片上结成的圆圈(光点)也越大。,一、模糊圈的含义,在一定范围内,聚焦点前后景物在胶片上结像的圆圈(光点)尽管在增大,但在视觉效果上仍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 当这

2、种抅成影像的圆圈(光点)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构成不清晣的影像了,构成影像的这种圆圈越大,影像也就越虚糊。,一、模糊圈的含义,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称为“模糊圈”。 构成影像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产生虚糊的影像;反之,构成影像的圆圈只要小于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景深的范围模糊圆),一、模糊圈的含义,二、模糊圈的实用要点,模糊圈的最大直径的允许值取决于观看者的视力和观看照片的距离及对底片要求放大尺寸大小有关。,实验证明,视力正常者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距照片25厘米观看时,对于模糊圈直径为0.25mm的影像仍能有较为清晰的感觉;而对模糊圆圈直径大于

3、0.25mm的影像,看上去就不清晰甚至虚糊了。,二、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因此,底片上影像所能允许模糊圈的最大直径,可以用公式“最大模糊圈直径=0.25mm/放大倍率”计算。 例如,用24mm36mm的底片要放大8英寸10英寸照片,放大倍率约为8倍,那么拫据上述公式0.2580.031mm,这0.031mm就是135底片放大8倍,即放成8英寸10英寸照片时,底片上影像所能允许模糊圈的最大直径。,第二节 景深,从摄影光学的理论上来说,当摄影镜头对焦于被摄体的某一点上,只有这一点的物体才能在感光胶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一、景深的含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对焦点的前后一定范围内的被摄体,也能在

4、照片上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这种在对焦点前后景物较为清晰的范围,即为景深。,从对焦点至摄影镜头前的最近清晰点为前景深,从对焦点至后面的最远清晰点为后景深,前后景深之和为全景深。前景深的清晣范围小于后景深,约为全景深的1/3。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一、景深的含义,景深范围内的景物清晰度效果与照片放大的尺寸(即放大倍率)以及观看照片的距离密切相关。,一、景深的含义,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即f系数大,景深也大;f系数小,景深也小。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

5、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见P8,图1-3),1.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1) 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对底片上摸糊圈大小的要求,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 影像允许的模糊圈直径取决于影像放大倍率、观看者的视力和观看距离三个因素。,对于同一张胶片,若将影像进行高倍放大,并从近处观看,那么,胶片上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就变小,相对地,景深也变小; 相反,若胶片上影像不作高倍放大或观看距离较远,胶片上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就变大,景深也显得较大。,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2)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

6、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3)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不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摄距越远,景深越小,与原规律相反。(参见超焦距),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三、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使主体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使所有的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展现,表现它们的每一处细节。,掌握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的获取是最有意义的,因为,只要掌握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的获取方法,对其它大小景深的控制自然会迎刃而解。,三、最小景深与最

7、大景深,1.获取最小景深,采用小景深拍摄的画面,往往只有被聚焦的拍摄主体是清晰的,画面中的其它部分,如前景或背景都呈模糊状,而这些虚幻、柔和的模糊部分却更加衬托了拍摄主体的清晰和醒目。,小景深拍摄法是一种很有力的突出主体的拍摄方法,在人像、静物、花卉及一些特写画面的拍摄中经常采用此法。 根据景深与光圈、摄距及镜头焦距的内在关系,获取最小景深的方法为: 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1.获取最小景深,在获取最小景深的三种方法中,采用最大光圈是既简便又效果很好的方法,它不会了引起被摄体变形和空间透视失真的效应。 适当地缩小摄距,可以使景深变小,但过分地缩小摄距,则会引起被摄主体形变失真。,1

8、.获取最小景深,而采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同时会带来空间透视压缩的效应,而且镜头的焦距越长,空间透视压缩的程度越大。 当然,在不考虑空间透视因素时,采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仍不失为好办法。,1.获取最小景深,采用最大光圈获取最小景深时,需要同时调节快门速度,以与最大光圈配合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但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是有上限的,当快门速度无法再提高,或会引起曝光互易律失效时,则要采用低感光度胶片或中灰滤光镜(ND滤光镜)来解决。,1.获取最小景深,2.获取最大景深,采用大景深方法拍摄的画面,其清晰度的范围非常大,往往从很近到无限远都清晰。 这种大范围的清晰度对拍摄环境的描绘,被摄主体在环境中的位置

9、的交代以及景物透视关系的反映都很有利。 在风光、商业和建筑等摄影领域经常采用大景深法拍摄。,获取大景深较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小光圈,但随着光圈的缩小,曝光量也将明显减少,为了保持合适的曝光量,必须增加曝光时间,也就是将快门速度放慢,但当快门速度放慢至1/30秒以下,容易造成照相机的晃动而影响影像的清晰度,此时可选用高感光度胶片或三脚架来解决。,2.获取最大景深,当快门速度慢于1秒时,应注意曝光互易律失效问题,这时要对曝光及色彩进行补偿。 此外,当光圈收缩至最小时,还有可能使镜头产生绕射现象,对成像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景深效果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光圈从最小光圈开大12级以保证成像的质量。,2.获取

10、最大景深,获取最大景深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但要注意画面的畸变。,2.获取最大景深,我们知道在同样的拍摄状况下,虽然短焦镜头较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能产生较大的景深,但短焦镜头会给拍摄画面造成畸变,并且还会改变画面中的远近透视关系,它使近处的物体显得更大,而远处的物体变得更小。 镜头的焦距越短,这种畸变和改变透视的现象就越严重。,2.获取最大景深,增加摄距虽然也能增大景深,但是成像也相应减小了。 因此,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最小光圈+短焦镜头+超焦距聚焦”(详见第四节)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2.获取最大景深,四、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1. 相机上的景深表 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

11、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16、11、88、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是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1. 相机上的景深表,对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如拍摄时用f11,就按f8或5.6的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2.景深计算公式,景深计算公式如下: 景深的近界限=HD/(H+D-F) 景深的远界限

12、=HD/(H-D-F) H=超焦点距离 D=聚焦距离 F=镜头焦距,例如要计算50mm焦距的镜头,聚焦于4米处,光圈为f8时的景深范围,同时我们可知道f8的超焦点距离是6.25米(模糊圈标准为0.05mm),代入前面公式: 景深近界限=6.254/(6.25+4-0.05)=2.45(米) 景深远界限=6.254/(6.25-4-0.05)=11.36(米) 它的景深范围应该是2.45米11.36米。,2.景深计算公式,第三节 焦深 一、焦深的含义,焦深是指在保持影像原有景深不变的前提下,焦点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当我们用手动聚焦对准某焦点聚焦完毕后,轻轻地左右转动聚焦圈,有时会发现

13、在一定的范围内焦点还是清晰的,当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后,焦点清晰度就下降了,这个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焦深。,二、影响焦深的因素与规律,1. 光圈、摄距与焦距对焦深的影响光圈与焦深成反比。 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2. 运用焦深的两条要点,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焦深大小以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也影响焦深大小。 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与焦深成正比。光圈、摄距、镜头焦距对焦深的影响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三者中两者相同时,第三者影响焦深的规律就成立。否则,这些“规律”也会出例外。,

14、3.焦深与景深的异同,焦深与景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实用价值也不相同。,区别焦深与景深的要点有以下七点: 1.焦深是针对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而言的;景深则是针对被摄体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晣的范围而言的。 2.当摄距缩短时,景深减小,焦深则是增加(当物体与影像距镜头同样距离时,即产生1:1的影像时,焦深与景深是相等的)。,3.焦深与景深的异同,3. 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如使用长焦镜头,缩短摄距等,景深减小,焦深增大。 4.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如使用短焦镜头、拉大摄距等,景深增加,焦深减小。 5. 当光圈缩小时,景深与焦深都增大;反之,光圈增大时,景深和焦深都减小。,3.焦深与景深

15、的异同,6.当允许模糊圈增大时,景深与焦深都增大;反之,时模糊圈要求更小时,景深与焦深都减小。 7.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相关。,3.焦深与景深的异同,(1)当用相机镜头或放大机镜头聚焦时,应开足光圈,这样既增加了影像亮度,又减小了焦深,有助于准确聚焦。 (2)对于高质量的小型相机来说,当聚焦到“无限远”时,镜头相对于焦平面的位置也就要求高度精确。,四、焦深的实用价值,(3)大画幅相机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焦深,所以,在大画幅的技术相机上,可以实施镜头扳或胶片暗盒的上下或左右转动的功能,用于控制透视效果,校正汇聚线。当使用大画幅相机近距离聚焦时,相机的焦平

16、面即使有所倾斜,也不会明显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四、焦深的实用价值,第四节 超焦距,一、超焦距的含义“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时,从镜头到景深近界限的距离。(镜头筒上的景深表得到)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距至。,一、超焦距的含义,超焦距并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距离,而是会随着光圈、镜头焦距和模糊圈变化而变化。 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景深大)。 镜头焦距不同,即使光圈相同,超焦距也不同。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景深小)。,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不同,即使光圈、镜头焦距相同,也有不同的超焦距,要求的模糊圈越小,超焦距就越远。,一、超焦距的含义,二、超焦距的调节与计算公式,对于带有景深表的相机来说,调节超焦距只要把距离刻度的“”对准实际所用光圈的景深远界限即可。这时,相机上指出的聚焦距离就是针对你的拍摄条件的超焦距。,镜头上各级光圈的超焦距,可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H=50Ffd H=超焦距 F=镜头焦距 f=光圈系数 d=模糊圈直径例如,50mm镜头、f8光圈、模糊圈直径0.05mm时,H=5050(80.05)=6.2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