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8284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任勇ppt培训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教育的理性走向厦门市教育局 任 勇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不通一艺莫谈艺”。我真的不通一艺,对艺术教育,也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只好站在门外,就我所了解的艺术教育的现状,对艺术教育的走向问题,作些理性思考。,1、从“重技轻艺”走向“技艺并重”艺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教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教育,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人性。艺术教育不是不要培养艺术家,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人潜在的艺术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奠定基础。我以为,太注重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艺术的文化内涵熏陶的人,其“技”也长不了太久。没有“艺”的“技”是

2、苍白的“技”,没有“技”的“艺”是空洞的“艺”。,2、从“教为主体”走向“学为主体”传统的艺术教育,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欣赏艺术,加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艺术课的兴趣并不高,教学目的也就难以达到。其实,艺术课应该更有条件引发学生兴趣的。艺术教育走向“学为主体”也许是“激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的学校创立了“三转变、六激励”的课堂教学原则,即以“教师为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听、看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以学生“学会”转变为以学生“会学”;以“激励质疑、激励争辩、激励联想、激励寻异、激励求真、激励创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

3、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策略。,3、从“畸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报摘:一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很清楚地记得:一次在一个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辅导班上,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常见的“”,没想到有学生举手,老师,这个板凳是什么意思。下课后数学老师对这位同学说,以后不要再开玩笑。学生很认真地说:“我没有开玩笑,我从初一开始学舞蹈,一直学到高三,基本没上过文化课。”读完上述报道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这是个案,但“艺考生”文化素质之低,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我们追求的艺术教育吗?走向畸形发展的艺术教育,摧残的不仅仅是艺术,而是教育,而是孩子。没有“文化”的“艺术人才”,其“才”是有限的。只有“全面发展”的

4、艺术人才,其“才”方为“实学”之真才。艺术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培养会艺术的全面发展的人。,4、从“局部视野”走向“多元视野”我们的艺术教育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纵观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都是建立在立足于本民族艺术文化基础上的。但仅有民族的,是很不够的,也是狭隘的。艺术教育不能局限在本民族这个范围内,而要把视野放的更开放一些。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资源共享”,就是要开发和利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文化。我认为,艺术教育要在基于充分保护本民族的艺术文化的同时,广泛地吸收世界各民族一切优秀的艺术文化,开阔艺术教育视野,丰富艺术教育内涵。,5、从“特色培育”走向“全员脱盲”由于种

5、种原因,包括众多的艺术比赛和艺术展演,让艺术教育无意中步入更加关注“特色培育”之路。在许多时候,“特色培育”的水平有取代“艺术教育”水平之势。我以为,“特色培育”应该建立在“全员脱盲”基础上,“特色培育”应更多地在艺术社团或课外活动中进行。“特色培育”可以推动和提高整个艺术教育的水平,也可以保护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但追求“特色培育”不应成为培养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更不能成为唯一目标。学校在艺术比赛或艺术展演获奖,可以体现学校艺术教育的水平,可以展示学校艺术形象。但艺术教育应当回归本源,艺术教育的本源之一,就是让更多的人体验艺术的意蕴,让艺术属于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拥有艺术的

6、世界是多么的灿烂美好!,6、从“刺激感官”走向“融入心灵”超级女声这类选秀节目的异常火爆与青歌赛门庭冷落的局面,令我们尴尬和迷惑。虽说艺术要“雅俗共赏”,只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才能得到普及和推广。但现实的情况是“俗”的那部分过于泛滥了,“俗”到“俗不可耐”了,而“雅”的那部分听众甚少,赏者也不多。在大众艺术传媒的一些负面影响下,艺术教育工作者该怎么应对?有位专家认为:“音乐有两种,一种是奔人的感官而去的,另一种是奔人的灵魂而去的。显然经典音乐属于后者,而超女属于前者。”我以为,我们的艺术教育,要尽可能让“俗”的艺术,“俗”得得体;要尽可能让“雅”的艺术,“雅”得引人。让更多的人走出“不善于识

7、别真正的美而满足于浅薄的表面的漂亮”的误区,真正走向“融入心灵”的高雅艺术。,7、从“艺术之内”走向“艺术之外”艺术教育工作者往往扑下身子抓艺术教育和教育艺术,这是敬业的表现,但也是有局限性的。艺术教育工作者,眼界,多在教育中;目光,多在校园里;视角,多在基础教育方面。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艺术教育课程而言,就有国本的、地本的、校本的,家长的,社区的,校际的,高校的,研究机构的,社会团体的,主管部门的,等等,皆可“为我所用”。我们还可以研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艺术教育这个课题,比如,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我们怎么看艺术教育?经济学家呢?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传播学家、未来学家呢?从教育跳出来

8、看,更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跳出教育看教育,眼前一片新天地。我曾经发表一篇题为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文章,其观点得到学界普遍认同,不少刊物转登此文。,8、从“功利之心”走向“陶冶身心”“艺考热”在中国的兴起,应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一种艺术能够走向民间走向大众,也是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之后的一种精神追求。在“艺考热”中,有人是真诚地热爱艺术的,有人则是出于功利之心;有人是真想得到艺术的熏陶,有人则是虚荣的攀比或盲目的跟风。掺杂了太多功利之心的艺术教育,是难以行走长远的;只有尽可能多地摒弃功利之心,追求艺术的熏陶与审美的启悟,艺术教育之路才能走得长远。,9、从“小艺术观”走向“大艺术

9、观”传统的艺术教育有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的特点,往往感觉到艺术教育不“艺术”。新课程改革有了一门“新课程”艺术课,这就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堂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曲艺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而且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开始相互渗透。新课程让音乐教师成为艺术教师,不就是一种“大”的体现吗?,10、从“独特艺术”走向“综合艺术”艺术教育,不仅能“大”,而且还宜“综”。事实上,艺术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但艺术课程之“综”,也不是各种艺

10、术之间的简单叠加,更不能抹杀各种艺术的独特性,而是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既充分发挥每门艺术的价值和个性,又寻求艺术的共性和规律,使各种艺术相互支撑、补充、融合和统一。在美术教学中融入音乐内容,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术欣赏,使这两种教学中都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的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11、从“艺术教育”走向“艺术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为的发挥开出的奇葩,是人类精神的延伸,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艺术,从精神层面来说,就是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文化”一词出现频率特高,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

11、解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化包括艺术,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艺术教育是很可以“文化”的。没有“文化”处理的艺术教育只是知识,缺乏文化内涵。一首乐曲、一个舞蹈,应将这首乐曲、这个舞蹈放在音乐、舞蹈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揭示它的历史联系和特点,使学生把所学的乐曲、舞蹈融入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得到文化的涵养。艺术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走向文化自觉,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具有文化使命的艺术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一种鲜明的文化品格和

12、表现出特有的文化担当。,12、从“传授知识”走向“激活课堂”我多次提到我的“教学层次论”,即层次1=传授知识,层次2=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层次3=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方法渗透,层次4=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方法渗透+提升情感,层次5=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方法渗透+提升情感+理念教学,层次5是最高层次。艺术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把艺术教育当成知识教育。这就大大削弱了艺术教育培养人感性能力的根本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艺术课程,主张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经验背景等方面。我们真希望学校艺术课堂是没有讲台的课堂(有了讲台也视为虚设),让艺术教室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艺术教师可以做个小实验:让班主任通知学生,说艺术老师有事,这节艺术课改为自习。你请班主任观察,学生是“一声叹息”,还是“欢呼雀跃”?如果学生“欢呼雀跃”,你的课堂还是学堂吗?你的“艺术田园”还是乐园吗?,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