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7868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建议(共72张ppt)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高考经济常识复习建议,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特点。,1、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在教材中占主要地位。 2、建构基础知识的框架和体系。 3、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处理好单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5、反映了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启示: 1.我们既要追求学生掌握知识数量的增加,更要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重组和优化。 2.只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主题:如何建构经济常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把握经济常识的主干知识 ?,一、经济常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一)经济常识的核心问题。 (二)把握经济常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2、(三)经济常识主干知识体系。,二、经济常识学科主干知识的把握。,三、十六大报告中有关经济常识的重要观点。,一、经济常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一)常识的核心问题经济,(一)常识的核心问题经济,矛盾,人们需求无限增长的趋势,满足需求的有效手段相对不足,一、经济常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二)把握经济常识理论的内在联系。,一、经济常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三)经济常识主干知识体系。,商品,市场主体,商品服务市场,二、经济常识主干知识的把握。,(一)商品、货币、价值规律。,1.商品与商品经济。 2.货币及其职能。 3.通货膨胀。 4.价值规律。,1.商品与商品经济,(1)商品是是经济的细胞。商品概

3、念,是经济常识全部内容的逻辑基点。,(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质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即商品的价值量,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质体现社会生产关系,表现形式实物表现(交换价值),货币表现(价格),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展变化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规律价值规律,2.货币及其职能。,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从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

4、职能。(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通过货币的职能反映从来) (4)纸币与货币的区别,3.通货膨胀。,(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的价格水平和待售的商品数量成正比。它的公式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危害: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影响社会稳定。,(2)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物价上涨有多种因素:商品或货币

5、价值量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正当竞争等。,(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价值规律。,(1)掌握与价值规律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所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会亏本(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问题

6、)。,(1)掌握与价值规律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生产者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就有可能获得额外收益(“有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还有适销对路的问题)。,(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等价”指的是价值量相等,而不是价格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A.要认识和尊重,以便利用;,B.利用价值规律要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技术进步、优胜劣汰等方面的作用,以提

7、高经济活动主体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C.利用它必须控制其负面作用,要适时适度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从两个方面把握,A.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必须

8、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此,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B.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9、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从两个方面把握,对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按劳分配和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要分层理解:按劳分配是主体的分配

10、方式,是公有制为主体的要求;其他分配方式与非公有制经济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相联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总的说,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共同决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的

11、区别:,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有质的提高;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B.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

12、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但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市场经济要求国家宏观调控。这是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社会主义的三点特殊性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共同富裕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关系.,市场经济下人们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利益,由于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的差距是必然的。由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经济的手段就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服务。,对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

13、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效率和公平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分配;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和经营者发挥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益。坚持把效率优先放在首位,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必须兼顾公平。,2.社会

14、主义市场经济。,(2)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由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共同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功能。,宏观调控的具体做法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宏观调控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A.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胀率和国际收支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四个变量。,B.四大目标密不可分。这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

15、内在要求,符合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a.目前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促进经济增长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b.其他三个目标要兼顾。 经济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物价与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业率上升,需求转旺,一旦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就会造成通胀;就业率下降,需求不足,就会造成通缩,这两种现象对经济健康发展都有害。稳定物价,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 物价稳定了,宏观环境才能相对稳定,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才有较好的预期。,D.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就业问题明确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并且提出“增加就业”而非“充分就业”。,a.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期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期,

16、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数量的体制性、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非常典型,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亟需就业,总体就业矛盾凸显。,b.我们应该、能够、必须做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优势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需要。,c.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做到所谓的“充分就业”,一定阶段内失业率会有所上升。,d.要通过拉动内需,创造就业岗位,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业潜力,完善社保机制,努力增加就业特别是再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第一,有组织地开发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就业岗位。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作为一个重点。,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第三,充分重视职业培训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加大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第五,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三)企业和经营者。,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既然是经济组织,就必须十分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