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7654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级)(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四冲程内燃机,时间:二周,一、目的 二、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四、课程设计的步骤 五、课程设计的进度表,主 要 内 容,一、目的,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确定机构运动方案,要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将所学过的分散知识点集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包含了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齿轮、凸轮等机构的设计、速度波动的调节、运动循环图等内容。,二、要求,(1)要有良好的学风及严格的纪律 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律要在教室内搞设计,以便教师进行指导。上午:8:40-11:50; 下午:2:30-5:30

2、 每个教室,在黑板的右下角,按座位写上名字,以便教师点名。无故缺席、按学生手册规定处理。 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与遵守纪律情况、图面质量、说明书质量、运动方案是否合理、答辩等因素有关。,(2)每位同学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3)图面质量的要求 图幅、线型、标题栏等均要符合国标。 不能徒手画图:曲线要用曲线板、小圆要用模板、包括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方向也不能徒手画出。图纸上不能写有关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4)说明书要求 说明书不得涂改 说明书要有封面、任务书、评语、目录、正文、及参考资料等 封面、任务书、评语三项打印外,其余统一用A4纸手写。,(5)所有图纸要叠好(按4号图纸的大小),连

3、同说明书一起装在档案袋内。 (6)按规定时间来答辩。 (7)齿轮传动要按照无根切条件考虑。(采用变位齿轮),(8)分组6个人完成一个方案,在进行动态静力分析时,每个人完成五个位置的力分析(按表中规定的位置),共完成30个位置的力分析,这样就有30个数据来画出 曲线。,因此,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按进度完成设计任务,要有整体观念。 每个方案组要有一个组长,组长要负起整个方案组的各项工作,包括:分工、纪律、进度等。 每个班由班长、学习委员负责分组,并交一份分组名单。 每个班分组时,剩下的人不足6个人时,把剩余的人分到各方案组去。,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已知条件: 活塞行程 H (mm) 活塞直径 D= (

4、mm) 活塞移动导路相对于曲柄中心的距离 e= (mm) 行程速比系数 K= 连杆重心C2至A点的距离lAC2= 系数lAB(mm) 曲柄重量Q1 = (N) 连杆重量Q2 = (N) 活塞重量Q3 = (N) 连杆通过质心轴的转动惯性半径曲柄的转速n1= (rpm) 发动机的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 曲柄不平衡的重心到O点的距离lOC=lOA(mm) 开放提前角:进气门:-10;排气门: -32 齿轮参数:m=3.5(mm); =20;ha*=1Z2=Z2=14;Z3=Z3=72;Z1=36,四、课程设计的步骤,机构设计按照行程速比系数K及已知尺寸决定机构的主要尺寸,并绘出机构运动简图(4号图

5、纸)。 (凸轮要计算出安装角后才画在该图上),以活塞在最高位置时为起点,将曲柄回转一周按顺时针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然后找出活塞在最低位置时和活塞速度为最大时的曲柄位置(即曲柄旋转一周共分十五个位置),并作出机构各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求出滑快的相对位移。,、,、,、,2、选定长度比例尺作出连杆机构的位置图,3. 作出机构15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求出这15个位置的VBA,VC2,VB,2的数值,并列表表示。(表一),、,4. 作出机构的15个位置的加速度多边形求出15个位置的 , , , , , 的数值,并列表表示。(表二),5.用直角坐标作滑快B点的位移曲线 ,速度曲线 及加速度曲线(把以上2、3、

6、4、5作在一张2号图纸上),6.1 概念:动态静力分析根据理论力学中所讲的达朗伯原理,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在构件上,仍可采用静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力分析称为动态静力分析。,6.动态静力分析,惯性力惯性力偶矩,6.2 动态静力分析方法,(1)计算活塞上的气体压力,(N) F活塞的面积(cm ),(2) 求作用于构件上的惯性:,(3)计算活塞上受力的大小及方向:,(4)把作用在构件2上的反力R12分解为 和 ,取 求出,(5)以构件2、3为示力体,取 , 求 和,(6)以构件3为示力体,取 ,求,(7)以构件1为示力体,(构件1的重力忽略不计),取 求出 再由 ,求出,(8)用一张3

7、号图纸大小的方格纸作出 曲线,=,6.3 动态静力分析步骤,6.4 动态静力分析结果(1号图纸)求出机构在各位置时各运动副的反力及应加于曲柄OA的平衡力矩,(每人完成五个位置)各种数据均要列表表示。,(1)将各个位置的 、 、 等数值列于表三。,(2)列出各个位置的的 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其数值。,(3) 将各个位置的 、 、 、 、 、 等数值列于表四。,、,(4)将各个位置的 、 等数值列于表五。,、,7. 用直角坐标作出曲线 (用方格纸绘制)( 统一用“动态静力分析”所求得的值),(1)在本课程设计中,决定飞轮的转动惯量时,不考虑机构各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2)把 曲线作为 曲线(驱动

8、力矩曲线),(3)根据一个波动周期内的输入功等于输出功求阻抗力矩(常数),并作出阻抗力矩曲线,阻抗力矩的纵坐标H:,(,8.计算飞轮转动惯量,(5)根据许用不均匀系数 ,求出等效构件上所需的等效转动惯量:,(6) 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不考虑各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4)根据上面各单元面积求相应的功, 并求出最大盈亏功,9. 计算发动机功率,11.绘制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图(4号图纸)根据工作循环图及曲柄的位置,求出凸轮的安装角,把凸轮补画在机构运动简图上。,10.用图解法设计两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3号图纸) 选择合适的运动规律,利用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12.最后将设计过程写成20页左右的详细说明书。,五、课程设计的进度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进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