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讲义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7653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辑》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剪辑》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剪辑》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剪辑》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剪辑》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辑》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辑》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剪辑剪辑讲义讲义湖北电影制片厂 导演 王洪刚前言前言剪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中,有各种不同方向的探索,有不同的 看法,在实际中又有混合运用。因此,在描述这一学科时,存在一定的混杂, 让初学者概念混乱。 常见的剪辑教案的弊病,一是把不同观念的理论方法混杂论述,陷入新名词、 过时分类(如对于蒙太奇的无穷无尽的分类)的碎片中;二是停留在剪辑流程 的描述。 本教案从剪辑思想的演变史出发,理清传统剪辑与创造性剪辑、好莱坞零度剪 辑与蒙太奇、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区别,使初学者带着思想的翅膀,飞行在剪辑 的世界里。 传统剪辑就是好莱坞零度剪辑; 好莱坞零度剪辑强调连贯和流畅; 蒙太奇理论强调多个镜头

2、的对列,产生新的意义,但不注重连贯和流畅; 蒙太奇理论属于创造性剪辑; 创造性剪辑主要强调打破连贯; 零度剪辑和创造性剪辑一般为短镜头。 长镜头理论强调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反对蒙太奇的弄虚作假和短镜头的误导。在剪辑理论中,主要是美国的零度剪辑与俄国的蒙太奇理论两家的流派在争奇 斗艳,法国的长镜头理论和创造性剪辑的部分手法也不甘寂寞的起舞。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剪辑的定义剪辑的定义 剪辑(Filmediting),在法语中, “剪辑”一词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 装配” 。即“蒙太奇” 。 剪辑-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镜头与声音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 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

3、确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剪辑的本质就是通过主体动作的分解组合来完成形象的塑造。 剪辑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而是选择氛围。 剪辑是第三度创造 1)想法变文字; 2)文字变声画; 3)剪辑。剪辑的六大依据剪辑的六大依据 1)视听幻觉2影视的逼真性和运动性特征都是建立在幻觉基础上的,它创造的是现实幻觉, 但不是现实本身。 2)选择性记忆-人类思维的特点。 3)逻辑因素 4)情绪因素 5)节奏因素 6)声音因素剪辑的作用剪辑的作用 1)叙事 2)表现(抒情) 3)省略-省略不必要的、观众不看自明的过程。二、剪辑思想的演变二、剪辑思想的演变1.1.朦胧时期朦胧时期 电影最初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以纪录现实活

4、动的形象,而不是一种叙事手段。 当时的电影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复制,还构不成艺术。 早期的电影未经过任何剪辑,常常由一个镜头构成,是真实事件的记录。 早期的电视也是停留在现场直播的方式。 后来,人们拍摄多个镜头和放映。一次偶然的影片放映错误,打乱原来顺序的 放映,产生了新的含义,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剪辑,开始有了叙事,不再用单 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 然后又发现了不同景别的不同含义,剪辑第一次成为电影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这个时期产生几个重要的结论: 1)一个镜头并不需要完整的内容,一个镜头并不需要完整的内容,不完整动作的镜头是构成影片的基本元素, 通过剪辑可以使这些不完整的动作构成完整内容的影片。

5、 2)实际时间与剪辑时间可以分开。剪辑时间等于实际时间,将会沉闷。2.2.传统剪辑传统剪辑 美国导演 D.W.格里菲斯是传统剪辑的鼻祖,也是蒙太奇的实践者(蒙太奇的理 论由俄国人创立) 。他采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 因而产生了剪辑艺术。格里菲斯的贡献如下: 1)镜头构成场景,场景构成段落,段落构成影片; 2)确立了段落在电影叙事中的地位,并首次采用了平行蒙太奇; 3)剪辑节奏-用剪辑来控制画面的情绪节奏; 4)闪回镜头-在某一场景中突然插入另一个场景镜头或片段的一种电影剪辑 手法。3自格里菲斯以后,剪辑艺术再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进展。3.3.传统剪辑的进一步精细化传统剪

6、辑的进一步精细化-好莱坞零度剪辑风格好莱坞零度剪辑风格经典好莱坞电影的零度剪辑模式在世界上占有统领地位,是故事片的标准剪辑 模式,也是其他剪辑方式和风格的评价标准。甚至一些持反传统剪辑观念的人 也不能忽略它。 好莱坞的零度剪辑,也叫连续剪辑、透明技法。 零度剪辑的含义就是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 如何让人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那就是连贯,流畅。 这一技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镜头的组接和修剪中,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感,使观众感到所有画面是 一气呵成的; 二是在影片的段落转换中,使上下两个段落之间既有一定的连贯性,又能清楚 地划分出段落的界限,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 场面。

7、 格里菲斯时代,强调的是叙事方法,注意到了轴线和三镜头法则。但是在细部 处理上并不连贯,流畅。 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中,故事是由一场戏接一场戏构成的。这些戏多半是按时 间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的,不过一般只表现那些能够推动故事发展、或为故事 情节提供某些重要信息的事件。故事可以从一个时间段进入另一个时间段,或 者从一个场景进入另一个场景,但是在同一场戏中,剪辑应该保持时间和空间 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单机拍摄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摄镜头。为了确保这些在不同角度、位 置下拍摄的镜头能够流畅清楚地剪辑在一起,好莱坞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剪辑方 法,其目的就是要掩盖剪辑痕迹,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 这些方法是:

8、 1)三景别法则-环境、动作、细节。 2)三镜头法则-一个外反拍,加二个内反拍。 剧情、导演意图、决定镜头拍摄数量,剪辑决定完成片镜头数量。 3)轴线 4)段落、脉络清晰。 5)避免时间和空间的生硬转换 6)镜头间动作纯粹自然的连贯并非总是必要的,压缩(或延伸)真正的时间, 让有意义的动作事件全部表现,把自然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 7)一场戏中镜头的衔接流畅自然,不致产生明显的跳动。 8)不要让演员在一个镜头里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让一个连续的动作横跨两个 镜头,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下一个镜头。 9)通过人物同一动作来流畅地衔接前后两个不同场景。 10)利用上下镜头间的相似性剪辑,比

9、如男人的脚(特写)接另外一个场景的 女人的脚(特写) 11)动接动4两个镜头都是运动镜头,并且运动方向一致时,应去掉上一镜头的落幅及下一 镜头的起幅进行组接。 “半截子”镜头组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切换,动感更强,节奏更鲜明。 12)静接静 两个固定镜头组接时,其中一个镜头主体是运动的,另一个镜头主体是不动的, 其一种组接方法是寻找主体动作的停顿处来切换;另一种方法是在运动主体被 遮挡或处于不醒目的位置时切换。 如果两个运动镜头的运作方向不一致时,就需在镜头运动稳定下来后切换,即 保留上一镜头的落幅和下一镜头的起幅进行组接。 13)剪动作 动作剪辑点-指动作发生的高潮处或者动作的最大幅度处。 1

10、4)剪情绪 情绪剪辑是心理上的。 根据内在情绪连贯性连接。 外部动作已经结束,或者没有外部动作,而镜头却随着情绪的延长而延长。 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心理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不要按叙 述的长度来处理,而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 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给观众留下感知和联想的空间。 15)剪节奏 镜头短、画面转换快,能引起急迫、紧张感; 镜头长、画面转换慢,可导致迟缓或压抑感。 长短镜头交替,画面转换快慢结合可造成观众心理情绪的起伏。 16)剪接加速度 组接的镜头越来越短,利用镜头的积累效果,可使段落形成一个高潮。 17)每一个高潮点后都要留出一个缓冲释放的

11、空间,给观众以回味和联想的余 地。4 4、创造性剪辑之一、创造性剪辑之一 - 蒙太奇蒙太奇 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俄国青年导演在分析研究了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的不足: “格里菲斯一直停留在描绘和客观的水平,他并没有通过镜头的并列组接以形 成含义或影像。 ” 爱森斯坦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剪辑方法既能讲故事,又能阐述思想,表现主 题,这就是蒙太奇。 俄国的导演们通过“库里肖夫效应”发现了不同镜头并列能创造出不同含义的 效果。 结论:单个镜头的作用很有限。 单个镜头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的功能。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 镜头段落来实现。 蒙太奇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叙事蒙太奇和

12、抒 情蒙太奇,象征和隐喻包含在其中。在实际运用中,长镜头的场面调度和蒙太 奇是混合使用。 1)平行剪辑5平行蒙太奇的概述 又称并列蒙太奇。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 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 或一个情节。这几条情节线,几个事件,可以是同时同地,也可以在同时异地, 还可是不同时空里进行。 2)交叉剪辑 交叉蒙太奇 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 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 握

13、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3)表现蒙太奇(包含心理蒙太奇) 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 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涵义,从而表达某种 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 4)心理剪辑(心理蒙太奇) 形象(画面或声音)的片断性,叙述的不连续性,节奏的跳跃性。多用对列、 交叉、穿插的手法表现。形象带有人物强烈的主观色彩。 通过镜头组接或音画有机结合,直接而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 态,如表现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想象、遐想、思索甚至潜意识的 活动。 抒情蒙太奇 MV 的表现模式 1)明星感和梦幻感(贯穿主人公、特写多) ; 2)

14、画面提纯和慢动作 选择比较单纯的背景,多运用长焦拍摄,形成画面提纯的效果。慢动作是在剪 辑中产生的效果-时间放大效应(是抒情的强有力的手段) 。 3)空镜头的象征和隐喻作用 风景镜头、一片树叶,一滴水、一幅窗花,都具有象征和隐喻的含义。 4)板块化剪辑 MV 一般以爱情为题材,往往表达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感色彩,这正是我们拍 摄和剪辑是可以利用的元素。一般分是二个板块交叉剪辑,传递韵味。 5)音乐 剪辑时,音乐领先原则,画面找音乐。蒙太奇和剪辑的关系蒙太奇和剪辑的关系 蒙太奇只是众多的剪辑技巧中的一类。 (传统蒙太奇强调的是镜头组合后创造的 思想、情感,并不注重叙事的流畅和连贯。 )5.5.创造

15、性剪辑之二创造性剪辑之二 - 层出不穷的新手法层出不穷的新手法传统的叙事剪辑的目的在于维持故事的连续性以及让剪辑动作尽可能地不留痕6迹。与此相反,另外一些不愿固守传统的剪辑师则希望镜头之间的剪接是突然 的、不连续的、明显的。他们可能会通过剪辑点的选择来创造出某种特定的韵 律感或节奏感,这时决定剪辑方案的不是镜头本身的自然节奏,而是音乐的速 度。他们也可能会按照画面中某些事物的形状、样式、运动状况或色彩将镜头 组合在一起。这时候,银幕方向的一致性以及前后动作的连续性等传统剪辑原 则都无关紧要了。 这种非叙事性的剪辑方式,在抽象派影视作品、商业广告、音乐电视片以及新 出现的多媒体作品中相当普遍。有

16、一些现代导演,像罗伯特布莱森、米开朗 基罗安东尼奥尼、尼古接斯罗杰、让路克高达德等,却有意识地在他 们的所谓叙事性影片中打破或延伸了经典的连续剪辑法。他们的作品显示,好 莱坞的经典剪辑模式只是影片剪辑的传统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这一切的目的是-强化视觉,有意让观众察觉剪辑形式的存在。常见的手法: 1)简化。 大量的同机位跳切,缩短动作过程;如戈达尔式跳切,目的是省略不必要的, 创造节奏。 2)跳跃。 打破传统流畅剪接中诸如匹配规律、轴线规律等等,有意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3)变节奏。 4)隐喻和象征 突出某种情绪或意念;6.6.长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 以巴赞为代表的长镜头理论认为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能够完成 表达意思的任务。长镜头理论强调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反对蒙太奇的弄虚作假 和短镜头的误导。长镜头的场面调度 通过演员和摄影机运动的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在相 互对比之中,揭示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涵义 加强视听形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