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7554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止,现 状(一),老年人口;60岁以上,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达总人口10%以上 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1.6亿,占总人口的12%,也就是说全国人口将近八分之一是老年人。,现 状(二),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冠心病患者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人数超过100万每小时约有260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现 状(三),烟民数量世界第一 ,据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中国控烟报告,中国吸烟者超过3亿,被动吸烟者超过5亿。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烟草种植国、第一大消费国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烟草国有专卖体制的国家。 1999年,前世卫

2、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访华时曾断言,烟草将会杀死29岁以下的3亿中国人中的1亿,其中5000万将死于中年 授予中国“脏烟灰缸”奖,,鶴舞白沙 我心飛翔 一品黃山 天高雲淡 大紅鷹勝利之鷹 愛我中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术后镇痛不当,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好发于下列病人高龄病人长期大量吸烟肥胖肺部基础疾病(COPD/哮喘/肺间质疾病/脊 柱侧弯畸形),评估,肺功能监测FEV1, MVV 血气分析PaO2, PaCO2 简易试验,手术前准备,超声雾化 祛痰药物 练习床上咳嗽 NIPPV训练-三次,每次半小时,目的:从心理上对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呼吸状况做好

3、准备,同時适应面罩扣于口鼻处的感觉,可能导致手术后呼吸功能 不全的因素,与手术相关的疼痛胸腔引流管刺激、刀口疼痛、肩膀痛 胸腔积液、气胸、胸腔胃压迫 肺不張 相关神經损伤导致咳嗽乏力 营养狀況差,不能有效进食、呕吐误吸 肠道功能未恢复 内环境紊乱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失平衡,处 理,有效止痛 引流(胃引流、胸腔引流)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改善营养狀况和糾正內环境紊乱 NIPPV,围手术期发生心脏问题的危险因素,-Eagle KA, Berger PB, Calkins H, et al. ACC/AHA guideline update for perioperative card

4、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六个独立预测因素,高危手术(包括任何经腹手术、进胸腔手术或者腹股沟水平以上的大血管手术) 缺血性心脏病病史(心梗病史或者运动试验阳性、近期出现与心肌缺血有关的胸痛、使用硝酸盐治疗、心电图显示病理性Q 波) 心衰病史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史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围手术期血浆肌酐2.0 mg/dL (177 mol/L),围手术期发生心源性猝死、非致命性心梗、非致命性心脏骤停的预测,无危险因素- 0.4 % (95% CI 0.1-0.8 percent) 一个危险因素- 1.0 % (9

5、5% CI 0.5-1.4 percent) 两个危险因素- 2.4% (95% CI 1.3-3.5 percent) 三个或以上危险因素- 5.4% (95% CI 2.8-7.9 %,用或者不用阻滞剂对心脏严重事件的影响,与手术相关的心脏危险因素,相关检查,心电图-基本筛选 超声心动图-心腔形态、肺动脉压力、射血分数 动态心电图-了解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 CTA (无创)-冠状动脉,预 防,控制血压 -阻滞剂 钙拮抗剂 中枢性-2受体激动剂 他汀类 阿司匹林,Conclusion,对没有临床危险因素而心功能状态良好的病人,行低到中等危险性手术,其发生事件的危险性极低,不需要行

6、特别检查 对有下列情况如: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或严重瓣膜病变者,手术风险极大,需要延迟手术,针对疾病进行治疗. 对有中等度临床风险、较差的心功能的病人做中等度到高度危险的手术,其预后如何尚不能确定,建议进一步检查,和进一步准备,认真评估心室和瓣膜功能,肺栓塞定义,产生于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内,通常是血栓。 通过血液流动带至肺动脉,并阻塞肺动脉。 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机体缺氧、呼吸困难等。 其起病突然。,美国每年有超过 600,000的人员发病,死亡率为1015%,死亡通常发生在起病后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内, 肺栓塞是导致住院并长期卧床病人的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孕妇死亡

7、的第一原因。,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近亲中有人有肺栓塞病史 凝血机制异常 近期大手术 下肢骨折 久站或久坐 肿瘤史 肥胖 吸烟 心脏病发作史 怀孕、口服避孕药,其 他,股静脉穿刺 血液高凝 有脑梗塞史 骨科手术中使用止血带 神经外科病人使用脱水药,昏迷制动,症状和体征,突然的胸痛 呼吸困难 咳嗽咯血 轻度头痛和乏力 大量出汗 皮肤紫绀 焦虑,病理生理: 由于血管机械性阻塞和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产生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由于血流受阻,肺泡死腔增加,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低氧血症 二氧化碳排出受阻,高碳酸血症反射性的产生肺泡的过度通气支气管收缩导致气道阻力增加肺泡表面物质的丢失和肺水肿导致肺顺应性下

8、降,血流动力学方面,右房右室扩张、 三尖瓣关闭不全. 扩大的右室可以压迫左室、室壁肌张力增加。另外,压迫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梗. 左心室低灌注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 冠脉灌注减少加重了心肌缺血. 再反过来引起左心室衰竭和肺水肿,这通常发生于大个的栓子脱落所致的肺梗死。 一般而言栓塞面积达到肺毛细血管床的50%以上才会导致肺动脉压力的急剧升高,小于30%者一般症状轻微,这可以解释很多病人的临床表现比较轻微的原因.,诊 断,由于肺栓塞的症状不典型,故诊断相对困难,重视病史和体检十分重要 x-ray 胸片、心电图 血气分析 D-二聚体用于了解有无血凝块在体内形成 下肢彩超了解下肢

9、静脉中有无血凝块 胸部螺旋CT 肺血管造影,影像学诊断,X线胸片检查 CT检查 核医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MRI 肺动脉造影 下肢及盆腔彩超检查,检 验,动脉血气分析D-Dimer,预 防,基本预防措施 在四肢或盆腔邻近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鼓励病人尽早开始经常的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机械预防措施,包括足底静脉泵(VFP)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IPC)及逐级加压弹性袜( GCS) ,它们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降低

10、术后下肢DVT发病率。但在临床试验中,抗栓药物的疗效优于非药物预防措施,因此这些方法只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或与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药物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 华法林 右旋糖酐,治 疗,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下腔静脉过滤器,术后镇痛,优点:1 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由于心率快,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而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以及交感神经刺激而出现冠状血管收缩,均可导致心肌缺血。而恰当的术后镇痛可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术后镇痛可减轻原有心脏病患者术后“心痛”的感觉。,2 降低肺部并发症。由于疼痛引起的呼吸肌痉挛和运动力下降,可

11、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吸烟者和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明显。而充分及时的术后镇痛能使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的发生率降低。,3改善凝血功能。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对于有些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极为不利,可引起术后致命的并发症和血栓形成,造成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可使髋部、膝部、前列腺等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移植再栓塞率下降。,4 促进胃肠、泌尿功能恢复。适当的镇痛方法能使交感神经阻滞而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增加肠蠕动,减少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减

12、轻腹胀和膀胱胀那种欲罢不能的痛楚。,5 保护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的结果可能使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数量减少。术后镇痛治疗可减轻或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减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后疼痛对人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这些心理反应加之疼痛的影响,无疑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72小时的难以煎熬的疼痛期,这对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其对病人的病理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病人的康复是不利的。术后疼痛的治疗可减 少机体的儿茶酚胺及各种应激性激素释放,对于维持病人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硬膜外单次镇痛方法为较好的镇痛方法,方法简便,又节约了资源,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