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7619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培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导入新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

2、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在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

3、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背景:,2. 改革的主要措施,(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

4、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积极性。,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积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5、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限性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982年,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

6、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a.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

7、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2、改革的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3. 改革失败原因:(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重于工业;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

8、改革的异同?,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 2 )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9、局势失控,苏联解体,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 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4、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苏联的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材料1: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

10、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材料2: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5、结果:经济困难;局势失控;最终苏联解体,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八一九事件,材料3:,1991年月12月25日,材料4:,

1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再次,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革适应。,1、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12、 )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案 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B,A,B,5、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C、重点放在重工业 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 6、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导致了工农的不满C、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不切实际,急躁冒进,D,A,7、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

13、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8、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C,A,9、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1)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参 考 答 案: (l)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

14、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开始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 指导思想不同。邓小平理论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上小修小补,政治上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