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17532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 李 季 未成年人特点与教育保护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保护,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心理学教授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拓展部主任 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研究部主任 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讲师团副团长 广东省社区教育讲师团团长 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CCE项目华南地区主持人,一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保护,(一)了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是有效教育保护的前提 1、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基本内涵:身体特点、学习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特点、品德特点 2、了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三个维度:年龄特点、时代特征、个性差异 3、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是成长规律的反

2、映,把握规律才能科学有效教育保护,(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1、儿童早期 (0-8岁)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原发性(补偿性)学习与关键期理论:早期身心发展特点 早期情绪发展敏感期:半岁-1岁,依恋感与安全感形成;1-2岁,亲情和愉悦情绪;2-3岁,情绪记忆,恐惧感与健康情绪发展;2岁半-4岁前,人际情感,自尊感与情绪智能发展。(生命头两年都会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矛盾必须在那两年解决好,否则儿童将会遭受缺乏信任感的折磨,严重的甚至无法与成人相处。埃里克森) ECCE:早期儿童智能开发:胎儿期亲子对话;0-1岁动作语言学习;0-3亲子快乐识字与阅读(犹太人教养之道);3-6岁

3、儿童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开发;0-8岁儿童情绪智能培养。 积极情绪:早期儿童情绪智能培养方法:每天拥抱孩子:亲肤育儿法;“亲子面对面”:对话育儿法;“眼睛比嘴巴会说话”:眼睛育儿法;“家庭欢乐谷”:亲情育儿法。 化解童年消极情绪困扰:如“如何减少儿童上幼儿园的分离性焦虑?”“如何帮助儿童克服动物恐惧倾向?”,2、儿童青少年教育保护的三个重要而烦恼时期,3岁前后幼儿期第一逆反期,表现为不听话; 9岁前后童年期自我中心,表现为玩游戏机、学习分心 ; 13岁前后青春期第二逆反期, “暴风骤雨期”、“危险期” 、“分化期”,表现为叛逆、心理闭锁、学习分化。 影响最大的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心里话对

4、谁说:知心朋友、谁也不说、同学、父母、老师 观念反差的思考初二女生最关注的事:超女;增高、减肥、丰胸 。初二家长最担心的事:孩子逆反亲子沟通障碍(全国6000万对父母的共同问题);孩子网瘾无心学习、学习分化;孩子早恋学习分心。 施受错位的反思如何看待学生的逆反?为什么90%的老师说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师爱? “狼来了”:说谎?;“超女现象”:逆反?追星?自我表现?“追星现象”:幼稚?幻想?时尚?从众?年龄特征?(在今日中国,比尔.盖茨是布兰妮.斯皮尔斯;而在美国,布兰妮.斯皮尔斯就是布兰妮.斯皮尔斯。美国人认为,这是他们的问题所在。) 不要把心理问题品德问题,3、青少年期心理发展

5、的基本特征,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 生理上,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因而,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离异家庭儿童品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自杀等。,4、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生理成熟 (2)家庭 (3)

6、学校 (4)同伴 (5)社会(大众传媒,社会文化,现代科技如互联网,游戏机) (6)自我与心理成熟 现代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体文化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 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模式的结构性变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最喜欢的活动:看电视听音乐读课外书刊 信息主要来源: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街头广告、课堂书本、网络、同学朋友、父母家庭 影响最大的因素:书刊、影视、广播、课本、网络(李季:教育创新),5、青少年的性心理特征,(1)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 性兴趣的产生 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出现 早恋与婚前性行为 (2)青春期困扰 对性征的变化:悦纳或疑惧 早熟与晚熟 两性关系

7、的处理 性冲动困扰 (3)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异性意识的发展第一阶段: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期前)第二阶段:异性疏远期(学龄初期到青春初期)第三阶段:异性亲近期(13、14岁17、18岁)“请W偷看”第四阶段:两性初恋期(17、18岁以后) 性别角色的发展,相关链接 青春期性教育的困惑,青春期情感审美误区 恋爱荣辱观:“有异性朋友为荣,没有异性朋友为辱” 青春期性教育误区 性是人生自然的事情,无需教育 性教育越早越容易引性行为 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未婚先孕 青春期教育难题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暂时拥有青春期恋爱类型:帅男丑女型、患难夫妻型、单亲子女型;网络型爱情、影视型爱情、慰藉型爱情。

8、观念差异:“早恋”与“专一异性朋友” “早恋”从众:低龄恋爱 新困惑:女生比男生主动、同性恋 长假恐怖症:少年妈妈(2002年我国人工流产总数为149.3万例,青少年约为40万例,占四分之一强。据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重庆地区少女怀孕的发生率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6、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自我体验强烈 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但仍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独立意向强烈,但又容易产生盲目反抗 (2)青少年情感的发展 情感丰富强烈 情感两极化明显,摇摆易变 情感的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 (3)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青少年与

9、成人的关系:闭锁 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开放 (4)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 冲动,行为易越轨 行为的坚持性不强 承受能力较低 受暗示性强,二 未成年人教育保护解读,(一)什么是教育保护 (二)教育保护的意义 (三)教育保护的内容 (四)教育保护的原则 (五)教育保护的特征 (六)教育保护的依据,(一)何谓教育保护,教育保护指国家和教育机构依法实施的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群体性保护制度和管理行为。 教育保护的主体是国家和教育机构(学校和办学者); 教育保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主体是在中小学校学习的在校学生(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中小学生是未成年公民-中小学生是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

10、民) ; 教育保护的内容是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其年龄相当的群体性保护; 国家教育保护是国家承担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的一项法定保护义务,表现为提供、指导、监督、处理和救济的职权(职责); 学校教育保护是指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事业机构,依法履行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学生年龄相当的群体性关照的义务,内容是提供必要的物质保护、人的保护和制度保护; 教育具有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责任,通过教育可以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与权益实施积极而有效的保护; 国家教育保护和学校教育保护目的都是使学生以人身健康不受侵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的法定权利: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公正评价权,

11、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如隐私权,荣誉权)。,相关链接学生管理的法律挑战:学校管教权和学生权益的冲突,学校侵权行为及防范对策 缺乏事实依据/证据情况下对学生通报批评 注重证据的收集 公告处分时,隐去当事人姓名。 披露学生私人信息 尊重学生隐私(魏罡:我们从不是花朵) 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只公布事实,不披露细节。 学校按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在班集体或学校范围内,教育和批评学生、公布学生成绩、公告学生处分,属于正当的教育管理行为。 罚款 对损坏学校财物的学生,可按学校规定要求其照价甚至合理的高价赔偿。,相关链接 学校侵权行为及防范对策,停课 学校规章制度对实施停课的

12、主体、情形、时间应做出明确规定。 取得监护人的同意并签字。 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周。 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得被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得被随意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未尽法定保护义务致学生人身伤害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和消除危险。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规章制度。 确保教育教学和生活的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监护人、采取救助等积极措施。,相关链接 教师侵权行为及防范对策,体罚与变相体罚(罚站之后) 明确目的(合教育目的)与手段(合法)的关系 遵循教育性原则 当众羞辱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对学生实施单独批评 搜查/搜身 通过耐心教育

13、,让学生自愿交出相关物品。 报告有权搜查/搜身的特定主体。,相关链接 教师侵权行为及防范对策,不许上课 隔离 报告学校管理者,带学生入办公室单独教育。 没收学生财物 代管 收缴 未尽法定保护义务致学生人身伤害 学生旷课的,应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对于 “具有内在、直接危险性“的教育活动,应履行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义务。(如国防教育教官行为),相关链接 教师权力与公正,教育保护是有限保护,教育者却拥有决定学生一生的无限的权利。 教师,切记谨用、善用而不要滥用你的权力。 教师拥有的权力有多大? 教学权力(教与不教,如何教)“不像诗!” 管理权力(管与不管,如何管) 知识权力(让学生成为

14、知识分子还是知道分子) 言语权力(赞扬与伤害,表扬与批评,启发与混乱) 决定学生学业乃至人生的成败 影响学生人格的自信还是自卑 让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 赋予学生权利还是损害其权益 促进学生进步还是压抑其发展 教师,尊重和公正是你唯一的权利! 用爱心焕发出的尊重和公正是对学生最大的教育保护!,相关链接 美丽的眼神,学校百年校庆,恰逢德高望重的雒老师八十寿诞。雒老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给雒老师教过的学生发出一份问卷: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案居然惊人的一致。

15、雒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百年校庆庆祝大会校长讲完话后,各界名流致辞。一位知名的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雒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雒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雒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面雒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另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厌老师的偏袒,比如偏袒女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

16、雒老师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后来上台的学生中,有的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的同学认为雒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的同学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就是一条汨汨流淌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最后,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的主席台。他说:“我也是雒老师的一名学生,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也像雒老师一样,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他讲完后,台下顿时响起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马德:最美的眼神读者美文选粹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162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