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原理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7366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RP原理与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原理与管理课件(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基础篇,第1章 ERP是管理和技术结合的产物,本章介绍 现代化企业所面临的全球竞争环境;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和组织带来的变革; 引入数字企业的概念; 讨论ERP软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了解ERP的实施给管理和组织提出的要求。,第1章 ERP是管理和技术结合的产物,1.1 全球经济环境 1.2 数字企业 1.3 ERP软件产生基础 1.4 案例-可口可乐公司的制胜武器,1.1 全球经济环境,1.1.1 全球经济的变革 1全球经济变革与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改变体现在: 管理和控制的范围是全球市场; 全球市场竞争; 跨国工作集团

2、; 全球派送系统。,1.1 全球经济环境,2行业经济变革与信息技术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产业之间分工加速向产业内分工发展,使得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日益细化,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生产的一个环节,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紧密衔接的国际分工链网络,即国际产业链,1.1 全球经济环境,哈佛大学的教授Michael E.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以及他的论文中,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指导方针和思路。Porter的理论核心是一个边际效益的概念,这个边际效益值是指企业生产和服务的价值,这些价值是从企业的消费者中获得的,或者通过降低成本获得的。,1.1 全球经济环境,行业价值链 指企业的产品在

3、本行业中的某个位置上,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关键经营活动、支持活动,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的链状模型。,1.1 全球经济环境,Porter认为,企业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增加价值的基本活动例如,原材料储运、生产制造、产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 另一类是,支持目前和未来的基本活动的辅助活动例如,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A Value Chain,Firm Infrastructur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echnology development,Procurement,Inbound l

4、ogistics,Operations,Outbound logistics,Marketing and sales,Service,Margin,Margin,Support Activities,Primary Activities,Source : Michael E. Porter,1.1 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变革体现在: 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经济; 劳动生产率; 知识是企业生产和战略资产; 基于时间的竞争; 产品寿命周期变短; 动荡的外部环境。,1.1 全球经济环境,1.1 全球经济环境,3企业管理变革与信息技术传统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不难发现,其特点是层级型的组织结构,集权式的管理,依赖

5、于一种沿袭下来固定的生产操作流程。而新型的管理与组织风格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分权式,由计算机自定义柔性设计,计划、安排是适合特定的市场和用户的需求。,1.1 全球经济环境,组织结构扁平化,1.1 全球经济环境,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 组织结构扁平化; 分权; 柔性管理; 事务协调费用降低; 授权; 工作组和团队; 区域相对独立。,1.1全球经济环境,企业所面临的环境,1.1全球经济环境,1.1.2 信息技术变革企业管理,1.1 全球经济环境,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企业成本。 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提高转换成本,改善企业与客户

6、、供应商的关系。,1.1 全球经济环境,1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手段 2信息技术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3信息技术为企业加入经济全球化提供技术基础 4. 信息技术开始研究如何支持企业高层管理者,1.2 数字企业,数字化企业(Digital Firm)是指在数字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原动力,数字化技术融入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的整个业务过程,企业的形态和边界也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化企业是遵循数字经济规律的知识型企业。,1.2 数字企业,数字化企业中,一方面要考虑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在这个系统中包括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

7、制(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制造工艺的物料清单(BOM)。,1.2 数字企业,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管理中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问题,这就必然涉及到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即ERP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 。包括企业的采购、销售和库存,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1.2 数字企业 P6,1.2 数字企业,数字化企业的特点(1) 数字化, (2) 网络化, (3) 智能化, (4) 敏捷化, (5) 集成优化, (6) 虚拟化,基于网络的,1.2 数字企业,1.3 ERP软件产生基础,1.3.1企业对ERP的需要1. ERP是适应市场经济

8、发展的产物 2. 我国企业需要ERP,1.3 ERP软件产生基础,1.3.2信息技术为ERP产生提供可能 (1)全面网络化。 (2)数据库技术。 (3)开发工具。 (4)Internet 技术。,1.4案例:可口可乐公司的制胜武器,几个问题,1. SAP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是什么? 2. 国际市场上主要的ERP系统都有哪些?他们在中国的主要客户是哪些公司? 3. 中国市场上主要的国产ERP系统有哪些?这些国产的ERP系统的主要用户有哪些? 4. 你知道哪些有关ERP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和ERP系统用户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互相交流。,第2章 ERP的由来,本章介绍 ERP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历史

9、; ERP发展各阶段理论产生的必要性; 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应用的特点和局限性。,第2章 ERP的由来,2.1 订货点方法-ROP 2.2 物料需求计划-MRP 2.3 闭环MRP 2.4 MRP-II 2.5 企业资源计划-ERP 2.6 ERP的新发展 2.7 案例:波司登的ERP网络分销实现精益管理,2.1 订货点方法-ROP,订货点方法(Reorder Point)是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补充方法。 订货点:物料逐渐消耗,库存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到某个数值时,当剩余库存量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订货所需要的时间(订货提前期)时,就要下达订单来补充库存,这个时刻的库存量称为订货点

10、。 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内消耗的库存量安全库存量,2.1 订货点方法-ROP,2.1 订货点方法-ROP,订货点法的前提假设: 物料的消耗是相对稳定; 物料的供应是比较稳定; 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 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2.2 物料需求计划-MRP,2.2.1 MRP产生的必要性 订货点法处理相关需求时的局限性 (1)独立需求库存理论假定需求是连续的、均衡的,但对于相关需求而言,由于生产往往是成批进行的,故需求是断续的、不均衡 (2)独立需求库存理论假定需求是独立的,但相关需求是取决于最终产品的。 (3)独立需求库存理论依据历史数据或市场预测来决定库存和订货的时间与数量,相关需求则是以确定的

11、生产计划为依据。因此,用订货点法来处理相关需求问题,是一种很不合理、很不经济、效率极低的方法。,2.2 物料需求计划-MRP,MRP(物料需求计划)产生的必要性:独立需求库存理论在解决相关需求问题上的局限性。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把对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从此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的思想。MRP要达到的目标:在尽量控制库存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生产 的正常进行,2.2 物料需求计划-MRP,2.2.2 物料清单的提出BOM是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的缩写,它反映了产品的层次结构,即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和数量组成。根

12、据BOM可以确定该产品所有零部件的需要数量、需要时间以及相互关系。 从狭义上讲BOM就是产品的结构,即一件产品是有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从广义上讲,BOM产品结构工艺流程。,2.2 物料需求计划-MRP,X,A,C,B,D,I,E,F,I,G,H,物料清单,2.2 物料需求计划-MRP,2.2.3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MRP 是一种模拟技术,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余额,对每种物料进行计算,指出何时将会发生物料短缺,并给出建议,以最小库存量来满足需求且避免物料短缺。它将已有的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而不是根据过去的统计平均值来制定生产和库存计划。,2.2 物料需求计划-MRP,MR

13、P的逻辑原理图,2.2 物料需求计划-MRP,MRP的逻辑原理图,2.2 物料需求计划-MRP,MRP的基本任务是: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基本MRP的依据是: 主生产计划(MPS) 物料清单(BOM) 库存信息 (INV),2.2 物料需求计划-MRP,2.2.4 MRP的特点 需求的相关性 需求的确定性 计划的复杂性,2.3 闭环MRP,2.3.1 闭环MRP产生的必要性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缺乏根据计

14、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2.3 闭环MRP,2.3.2 闭环MRP理论 1闭环MRP理论由来 闭环MRP理论就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能力的约束,加入了能力需求计划理论(CRP),即全部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 闭环M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2.3 闭环MRP,闭环MRP系统的逻辑流程图,2.3 闭环MRP,2 闭环MRP的特点 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如合同,订单等)。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 采

15、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2.4 MRP-II,2.4.1 MRP-II产生的必要性 制定计划只考虑到人力,物力条件的约束,没有考虑到财力这一重要约束条件。 以往的MRP系统,仅仅涉及到了物流,而没有涉及到资金流 缺乏资金管理的系统不能完成企业管理最终目的,2.4 MRP-II,2.4.2 MRP-II理论为了满足物料与资金信息集成的要求,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 WWight)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

16、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它的简称也是MRP。为了和传统的MRP相区别,我们通常称它为MRP-II。,2.4 MRP-II,MRP-II流程图,2.4 MRP-II,2.4.1 MRP-II产生的必要性1. 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2. 管理的系统性 3. 数据共享性 4. 动态应变性 5. 模拟预见性 6. 物流、资金流的统一,2.5 企业资源计划-ERP,2.5.1 ERP 产生的必要性MRP-II的局限性: (1) MRP-II局限于对企业制造资源的管理,无法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集成管理。(2) MRP II局限于对单一企业的管理,无法满足集团化,多工厂协同作战,统一管理的要求。 (3) MRP-II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无法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