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7358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高中化学“感性感性理性理性实践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始兴中学 陈 勇2006 年韶关市论文壹等奖摘要摘要 21 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创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借鉴前人经验,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按照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基本认知规律,来探讨“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字关键字 建构主义 感性 理性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该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在国民素质的诸多因

2、素中,最核心的是创造力。谁掌握了最具创造力的人才,谁就掌握了推动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所以 21 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创造。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形成一种互教互学的动态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发挥的空间,建立和形成让学生发挥自己主体性的教学方式;要从教学意识向课堂意识扩展,把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置于学生的整体成长活动结构当中来考察,实现教育教学功能的最优化。笔者在化学教学工作中,通过学习有关的教育学理论,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

3、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教学特点、应用原则这四个面来论述,以期各位同行的指教。一、高中化学一、高中化学“感性感性理性理性实践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强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教师不仅要在学习内容方面辅导学生,而且需要在学习技能方面指导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拥有自主权。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非常强调教学中多向交流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师生间

4、、学生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和合作性地解决问题,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1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培养,提出要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使学生意识到他们与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技能,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会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反思和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这与我们今天要培养的新世纪的会学习、会创造、会共处、会做人的人才特征相一致,因而这种学习理论今天非常普遍地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

5、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按照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基本认知规律,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 “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教学目标而形成的。二、高中化学二、高中化学“感性感性理性理性实践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包括感知典型化学学习材料、探求化学问题实质、形成化学理论、多层次应用理论知识和提高性总结五个基本教学阶段。第一阶段:展示学习材料,获得感性认识阶段。这一

6、阶段是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已准备好的典型化学学习材料(各种文字材料、图像、图例、数据、实物、演示、实验等) ,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充分感知材料阶段。例如,笔者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教学时,向学生展示的学习材料是一探究实验: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先把碳棒插入盛用 NaCl 固体的烧杯中,仔细观察装置中灯泡是否变亮并做好记录。把碳棒取出擦净再插入盛有纯水的烧杯中,观察并做好记录。最后再把 NaCl 固体逐勺加入纯水中,仔细观察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此实验为学生后学习“电离和电解质“概念奠定基础。灯泡2第二阶段:提出问题,探求问题实质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对化学材料充分感

7、知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要研究的化学问题或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恰当安排时间长度,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阶段。例如,在第一阶段让学生充分感知探究实验之后,教师提出思考题“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把碳棒插入纯水、NaCl 固体灯泡均不能变亮,其原因可能是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据实验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相互启发,对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初步结论。第三阶段:形成理论,获得理性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依据学生讨论的初步结果,围绕化学教学的中心问题,进一步提供学习材料,师生间继续分

8、析、归纳、总结,概括出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原理阶段。例如,在学生对“把碳棒插入纯水、NaCl 固体灯泡均不能变亮,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得出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请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之后,教师展示动画“NaCl在水中的电离过程” ,与学生一起来总结思考题;接着,引导学生得出电离的概念并讲述纯水中也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但由于浓度太小,所以不能导电;最后得出结论,形成规律: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有一定浓度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对于同一种溶液,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师生继续一起分析哪些物质也能像 NaCl 一样溶于水后也能导电?那么把这一类化合物又

9、称为什么?其常见的这一类化合物有哪些?通过一步步相互递进的教学步骤,来完成“电解质”理论的归纳、总结过程。第四阶段:多层次应用理论知识,促进知识迁移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应用新获得的化学理论知识,通过一般性应用和创造性应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的转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阶段。例如,在上一阶段“电解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分析实例“硫酸钡沉淀、碳酸钙沉淀能否电离出离子” 、 “氨水、醋酸能电离出什么离子” ,从而来了解学生前边学习的掌握情况。如果实例分析遇到困难,有必要返回到前边一个学习阶段,结合例子再将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如果实例分析顺利,则进入对理论的

10、进一步应用阶段,让学生继续分析“如何用化学用语将 NaCl 等这些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 、 “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 , “H2SO4溶液和 Ba(OH)2溶液中主要存在哪些离子,它们之所以能发生反应其实质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第五阶段:提高性总结,指导进一步3学习阶段。经过前 4 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应及时地对前面的化学学习过程做出提高性总结,使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化学概念、原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方法,以及最终获得的化学理性知识,并且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回忆前四个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知道

11、自己在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表现上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教师的建议。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如下: 三、高中化学三、高中化学“感性感性理性理性实践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双向互动性。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从一开始的感知化学学习阶段,到后来的探求问题阶段,形成理论阶段,多层次应用理论阶段,一直贯穿着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通过学生间、师生间信息交流,交往活动,将“知识、能力、人格”真正内化给学生。2.主动性。运用该化学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化学知识的积极探求者,自我建构者,教学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子。该模式充分发

12、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3.价值性。该化学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为教学目标。其结构简练,教学过程明了,接近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高中化学四、高中化学“感性感性理性理性实践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1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为教学目标。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确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化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来。只有经过一次次学习过程中的

13、感知、思考、讨论、发言过程,才能确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2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展示 学习 材料 获得 感性 知识提出问题探求问题实质形成理论获得理论认识一般性应用反馈是否掌握相关知识创新性应用提高 性总 结, 指导 进一 步学 习4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建构者,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不妨碍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评价者、引导者,又是讨论过程参与者。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就没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3点面结合原则。该化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是面向全体

14、学生的。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两头” 。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学生,要使他们成为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领头人,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有意安排他们作为讨论小组组长、发言的带头人,以提高讨论的质量,活跃学习气氛。对于发展稍滞后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给予个别指导,以增加其学习的信心,而不至于越落越远。4恰当性原则。在该教学模式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要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学习心理、学习差异有深入的了解,要有较强的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其他化学教学模式合理搭配,恰当使用。以上即是本人对高中化学“感性理性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探讨,此课堂教学模式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希望同行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张为民.谈“讨论式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2).2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9)此文在 2006 年度韶关市中学化学教研会论文评选中获韶关市壹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