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6590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三班安全教育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二班班级安全工作计划(2013 2014)班主任:赵娟新学年第一学期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结合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结合本班实际特制订本计划。一、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本学期六年级共有 69 个学生,其中男生 41 人,女生 28 人。我班学生主要是租住在陈家沟村附近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周边人员密集,车辆多车速快,道路狭窄,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二、安

2、全教育工作计划内容: 内容主要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网络安全、劳动和日常生活安全(含防骗、防溺水、防雷等)、禁毒、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 三、措施:黑板报、班会、综合实践课、晨会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四、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期安全教育工作将采取以下措施: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每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还要做好上学、放学在校门口接送学生的日常工作。2、防溺水教育,天气渐渐转暖入夏,因此仍然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

3、要内容的教育。3、防触电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如电磁炉、电烤炉等。因此要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5、预防传染病的教育,初春的气候忽冷忽热,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比如流感、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因此,加强学生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6、认真检查学生的活动场所,一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如学生的桌椅是否稳固,有没有钉子。7、在校园里禁止学生喝自来水,要求学生从家里带凉开水来喝或和教室的纯净水。8、学校的

4、体育设施,要经常检查,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不要去玩。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按照安全工作制度规定和内在规律,抓好落实。在经常性上下真功夫,坚持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常抓不懈。为把我班建成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工作。南门小学五(3)班2013 年 9 月第一课时 小小少年在长大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心理变化的特征,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2、初步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3、感受正在

5、长大的快乐。正视青春期带来的烦恼与困惑。增强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 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难点 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教学过程 对号入座活动一 活动准备1、准备 5 组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2、准备课件事先准备好的 5 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编号后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爱你最短者获胜 3、分析:(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2)男生女生变化一样吗?(3)这些变化说明什么?4、播放课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5、学生讨论:喜欢这些变化吗?面对这些变化相说些什么?补充资料,解决学生不

6、明白的生理问题,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6、总结:同学们你们在长大,青春期已悄悄来临。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发生的心理变化时正常现象。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遮遮掩掩感到不好意思。让我们挺起胸膛健康的成长,使自己变的更加阳光,更加漂亮。 教后反思:由于学生的年龄问题,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本课的实用性很大,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明显的。第二课时 学会与人交往目标 1、 自觉遵守社会交往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他人交往2、 掌握一些与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3、 感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重点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难点 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学的故事学生扮演小雪,讲

7、述小雪的故事学生讨论:为什么同学们不愿和小雪交往呢?学生谈感受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未来人才的必备之一,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交往的人。活动二:交往有妙招表演情景剧小丽的故事安排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得情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小丽交往呢?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当朋友生病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当遇见新同学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当朋友把他的作业本弄脏了,他是什么态度?(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与人交往的?活动三我懂交往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2、 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后反思: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们讨论比较

8、积极,效果很好。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这种玩笑开不得这种玩笑开不得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知道开玩笑过火所导致得严重后果,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教育学生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学会与他人正常交往。3、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恶语伤人及开玩笑过火给他人带来伤害的案例。活动过程:一、讲“恶语伤人”故事案例,谈体会。1、学生讲故事案例2、讨论:通过这些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3、小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他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希望同学们懂得:开玩笑过火,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

9、之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二、讲恶作剧酿苦果案例,吸取教训。1、学生介绍案例2、学生讨论认识恶作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3、小结:生活中的恶作剧,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恶果,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三四而后行。三、深刻反思,庄严承诺想一想,哪些玩笑不能开?哪些行为属于恶作剧?请写出自己的承诺:我们绝不开这种玩笑!决不搞这样的恶作剧!四、阅读拓展开玩笑“七忌”教学反思:学生们对本课的一些案例都认真的进行了学习,谈了自己的体会,收获很大。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拒绝校园暴力拒绝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 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2

10、、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是应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和警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方法与技能。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活动过程:一、 校园暴力害人害己。1、读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评论:为什么他会成为一名少年犯?2、介绍校园暴力3、学生讲述收集的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4、讨论交流: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5、小结:校园暴力其实是一些恶习日积月累导致的,是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其危害和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威胁。二、 我该怎么办?1、情景模拟展示:(使学生明确如何沉着、冷静、理智的

11、处理问题)2、讨论:如何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能)3、小结: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是不会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只要我们学会倾诉,懂得交换角色,做事前能掂量掂量,校园暴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时,我们还得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避免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情。三、如何面对校园暴力1、教师讲述应对校园暴力的具体案例,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可行?为什么?加入你是案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当你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时,你会如何应对?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及做法,教师适当点评。3、小结: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要保持清

12、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最还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可以采取及时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切记: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四、阅读拓展: 面对校园暴力时的“四忌”面对校园暴力,笔者想提醒广大学生要做到四忌:一忌“懵”。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校园暴力的场面就会恐惧过度,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为此,在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头脑清醒。二忌“沉默”。你怕遭报复,受到欺负后选择沉默,其实这是“助纣为虐”的做法。你越怕,邪气就会越上升,再次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只有人人都敢于同邪

13、恶势力做顽强斗争,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校园暴力才会消失。三忌“鲁莽”。遇到校园暴力,你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们敢欺负你,说明你处于弱势,力量不如他们强大,硬碰硬肯定会吃亏。此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把他们抓获。四忌“以暴治暴”。很多学生本来是受害人,就是因为以暴治暴,最后成了罪犯,得不偿失。对此,你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遭遇校园暴力时,及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学反思:学生们自导自演了情景对话,并纷纷对问题惊醒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措施。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远离毒品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关爱生命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的

14、开展,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手段:1、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 A毒品的种类; 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的观看 VCD毒魔缠身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

15、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

16、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 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