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事迹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6161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模范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模范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模范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模范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模范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模范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模范事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一、助人为乐许月华,女,汉族,1956 年 10 月生,党员,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养人员。 她 12 岁时高位截瘫,两个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撑;17 岁时,她被送进了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她是 130 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撒播着伟大的人间母爱。37 年来,她始终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热心助人。她的事迹在网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亲切地称她“板凳妈妈”。 在福利院,许月华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回她肾结石急性发作住院,刚出院她就直接进了福利院幼儿宿舍,一工作就是 30 多个小时。“我要把欠孩子们的时间补回来。”护理班长心疼她:“月华,你这样下去会累死的。”许月

2、华轻轻一笑:“真这样累死,我乐意。我还留了几十块钱,就拜托你替每个孩子买件衣服,算是我给他们的一个纪念。” 随着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婴幼儿不断增多,许月华抚育的“儿女”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同时带着 15 个。为了方便,她让孩子们都睡在自己的床上。床铺太窄,就不断加宽,最后加宽到了 5 米,她那张大床成了一座小型幼儿园。白天,许月华给他们喂奶,换尿布,陪他们玩,逗他们笑,常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这个刚睡下那个又醒了,这个刚停止哭那个又扯开嗓子喊,许月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37 年里,许月华带大了 138 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这些不少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

3、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 许月华 2010 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责任公民”,2011 年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减缩事例、感悟):许月华她命运坎坷,1 岁丧父,12 岁丧母,为谋生计她跑到铁路上捡煤渣,被从背后驶来的火车碾碎双腿。一天,她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搬张小凳子学走路。她想,自己也可以用凳子把身子顶起来走路于是,她主动请缨,撑着板凳,以残缺之躯做起了 138 个孤儿的妈妈,一做就是 37 年。她是许月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双腿的姑娘,是用怎样的勇气和毅力“站”在了板凳上。从失去双腿的少女,到来去自如的“板凳妈妈”,苦难让只有半截

4、身子的许月华释放出了强大的力量就像,苦难中盛开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顽强绽放。郭明义一个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善小而为,15年里每天提前 2 小时上班,16 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 12 万元,20 年来 55 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德不孤,必有邻。郭明义不仅自己无怨无悔地无私奉献,还带动身边工友和全国各地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团队。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下

5、设的希望工程郭明义爱心联队、郭明义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郭明义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队等 7 个大队,仅在鞍钢矿业就有成员近万人,全国已有 4 万余人加入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各地不断传来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成立的消息。 颁奖词:向助人为乐模范致敬!善行无疆。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二、诚实守信孙东林,男,汉族,1970 年 12 月生,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 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

6、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筑工程。20 多年来,孙东林守信如金,不论是对承包的工程,还是对农民工兄弟,都讲一个诚信,都讲一份责任。孙东林常说:“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工兄弟跟咱辛苦干了一年,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怎么能说得过去呢,明年谁还跟咱干呢?无论遇到多大困难,绝不能影响工程质量、绝不能拖欠农民工兄弟一分钱。”20 多年来,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正是凭着这种“讲诚信、重质量”的坚持,孙东林参与了北京顺义区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而且个个都是样板工程。2010 年 2 月 9 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

7、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事故车上的 26 万元钱,驱车15 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从自己的账户上取出6.6 万元,仍然不够发,70 多岁的老母宋腊梅把自己的养老钱 1 万多元拿了出来。由于孙水林已经遇难,农民工的工资清单已不知去向,孙东林就根据农民工凭良心报出的钱数,报多少给多少,终于赶在除夕前将 33.6 万元钱足额发到 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薪义举。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和慰问,孙东林将社会各界捐赠的 33.4 万元慰问金如数捐出,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

8、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截至目前,已接受各类捐赠 200 余万元。 今年月日,由孙东林担任董事长的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孙东林向社会庄重承诺: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决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注重打造名优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决不搞偷工减料;签订施工合同后,不搞欺诈、不拖延工期;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并竭力为困难家庭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向孙东林及孙水林学习的热潮。孙东林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只是希望诚信的阳光能够洒遍每一个角落,照进所有人的心里。”一诺千金。是你们,用宽广的心胸,标定了人间的公平;是你

9、们,经历困苦,信守承诺,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那就是,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对待自己,方正严明。(减缩事例、感悟):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他是哥哥,为给家乡的农民工结清工钱,寒夜上路,不幸一家五口遭车祸全部遇难。他是弟弟,得知哥哥遇难消息后,义无反顾地赶在大年三十前返乡,代哥哥将.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余位农民工手中。他们在一家五口遭车祸遇难的情况下,不躲、不藏、不找借口,没有账目农民工自己报多少工钱给多少工钱,不够一家人凑钱,认的是“干活给钱天经地义”的理,守的是做生意应有的信。他们生死接力,信守承诺,在当前社会风气下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是“信义兄弟

10、”孙水林、孙东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三、敬业奉献邓前堆怒族,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28 年来,本着对救死扶伤信念的坚守,邓前堆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一条100 多米的溜索在怒江两岸往来,随叫随到出诊 5000 多次,步行 60 万多公里为村民治伤疗病、防治传染病,用艰辛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健康,用十几年如一日的溜索行医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自从担任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就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情系农村,心想村民,随叫随到,及时尽责。为给两岸村民看病,他的行医之路与过江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随身形影不离带着一个药箱、一把溜梆这两件“宝物”。他跑遍了乡村每一条小

11、道,清楚知道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种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的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细账。他每天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诊,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即背上药箱、带上溜梆出发。在当地村民的印象里,无论深夜白天,还是暴雨江水上涨,邓医生总会及时赶来就诊,给病痛乡亲们带来安康,带来希望。邓前堆说:“过溜索再危险,走山路再辛苦,只要乡亲们身体健康,也值得!” 在 28 年的行医过程中,邓前堆谨记“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信念,对病人倾注了满腔爱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用傈僳语向村民宣传解释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制知识,注射疫苗,服预防药,随访,该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 100%

12、,接种率达 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 90%以上,传染病防制工作在这里落实到位。 超常的付出,邓前堆得到的却是微薄的报酬,过着清贫的生活。家里除了一台过时的小电视、几件破旧的家具和一辆旧的自行车,别无他物。这些年先后有 3 个人在拉马底村与邓前堆一道工作,但是由于工资低等诸多原因离开了乡村医生工作岗位。而邓前堆为了做治病救人的医生,谢绝了当村干部,放弃了去外地打工挣钱。邓前堆说:“我不干,这么贫穷的村寨,谁愿意来干医生呢?”邓前堆手中有一大把无法兑现的欠帐条。这两年,收入微薄的他已经为乡亲们垫付了 1000 多元医药费,但他并不认为是吃了亏。“只要手里宽裕,乡亲们是不会欠我的。有时候没有钱,

13、他们就给我送来鸡蛋、苞米什么的。如果他们不主动来还,一定是太困难了。”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信任,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自家人、可靠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邓前堆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面对这些,邓前堆很高兴,也很平静,他只有一个心愿,盼望着有一天村两端能架起一座可以通汽车的大桥,无论乡亲们得了什么病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大医院救治。(减缩事例、感悟):悬空 30 米,跨越 120 多米的距离,不足 20 秒就能抵达。 当你以旅游者心态去尝试溜索时,你体会到的或许只是溜索带来“高”与“快”的刺激。其中的危险,或许只出现在你的潜意识里肩背药箱,紧紧抓住索绳,使

14、劲、蹬腿,紧扣在粗粗铁索上的滑轮瞬时向彼岸溜去。身下三十多米,是奔腾不息的怒江。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爬起来。陡峭的山路上,他出诊 5000 多次,从来不收出诊费。他叫邓前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28 年来,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直希望,村里人过江不要再过溜索,村里能架起一座可通车的桥。2011 年 2 月 1 日上午 9 点 17 分,大年廿九,邓前堆收到一条来自中央文明办的短信,让他确信他可以实现修桥心愿了四、见义勇为7 月,杭州,生死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她不顾 个人安危的惊人一抱,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她叫吴菊萍。人们称她是中

15、国 的“最美妈妈”。人们感动着,感慨着,传播着,传递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吴菊萍救起小妞 妞的故事。在关于她的故事中,人们发现,有几个词反复出现:本能、普通、 习惯性流露吴菊萍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我一直蛮 普通的,真没啥特别的。吴菊萍的丈夫说:她平时和今天所做的都只是这些善 良的习惯性流露而已;菊萍也不想大家把她称为英雄,因为她觉得这是每个人 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吴菊萍的老师同事说:她平时就是一个挺善良,挺有责任 感的人;她伸手救妞妞,其实是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吴菊萍的乡亲们甚至 说:我们身边英雄很多,有些人比菊萍救小孩还更英雄;菊萍就是这些好人中 的一个。由此,更让

16、我们思考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做了自认为普通的事,却 为何在全社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其一,普通人的高尚行为更能体现纯洁的人性,更具震撼力量。如果接住 妞妞的是超人或蜘蛛侠,原本也不值得惊叹了。而吴菊萍是一个普通的妈妈, 有一个 8 个月大的儿子,她却以生命的代价去托住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 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看似自然又简单,其实最艰难,是一种经年的累 积,如果不是长久以来的善良积淀,很难想象会有危急时刻爱的爆发。其二,“最美妈妈”做了别人或许想做但却未必会做的事,她的行为触动 了人们心中共有的善念。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 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依此来看,现实社 会中人们在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面前止步,确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最 美妈妈”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心灵。她于平凡中孕育出人性的光辉, 激发了人们心底向善的力量。吴菊萍那关键时刻的一伸手,展现了人性的精彩。人们为这份精彩喝彩, 这是向善社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