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6153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劝学劝学 第第 2 2 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等词义。2.背诵课文前三段。方 法内容部分 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1.解释下列词语学不可以已( ) 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木直中( )绳 輮( )以为( )轮虽有( )槁暴( ) 金就( )砺( )则利博学( )而( )日参省( )乎己 知( )明而( )行无过( )矣2.文段分析思考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 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3.背诵第二

2、自然段。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研读第三自然段,翻译课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教师或学生课堂 随笔、后记等。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三、应用部分(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价)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1.解释加点词语终日( )而( )思 须臾( )之( )所学跂( )而( )望矣 登高而( )招而( )见者远 假( )舆( )马者而致( )千里 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 生

3、( )非异( )也2文段分析思考 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 比喻来说明? 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53.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点评、追踪训练)延伸拓展下面三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按要求完成文后 各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 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 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

4、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 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 端而言,蝡而动:端,微言;蝡,微动。意思是极 细微的言行。 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作为礼 物。 兰槐:一种香料。1.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断开句读。2.甲文中有两个词类活用的词是( )A. 学、动 B. 入、出 C. 布、美 D. 身、己3.甲文中的“乎”、“曷”可分别用 和 代 替。4.“其质非不美”中的“其”指代( )A. 兰槐 B. 芷 C. 滫 D.

5、君子、庶人5.对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教育与学习 的重要性。B.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 性。6. 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 )甲文谈学习的 ,乙文谈学习的 ,丙 文谈学习的 。1第二课时答案一、1.解释下列词语学不可以已(停止) 取之于(介词,从 )蓝而青于(介词,比) 蓝木直中(合乎)绳 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轮虽有(通“又”)槁暴(晒) 金就(动词,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博学(广泛学习)而(连词,表递进)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

6、(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犯错)矣2. 文段分析思考 比喻论证。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 但是听的人

7、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 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 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三、 1.解释加点词语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 须臾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学跂而(连词,表修饰)望矣 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 假(借助,利用 )舆马者A. 态度与目的, 环境与内容, 作用(或意义)B. 环境与内容, 态度与目的, 意义(或作用)C. 作用与意义, 环境与内容, 态度与目的D. 意义与作用, 态度与目的, 内容与环境7.甲文运用 论证,乙文运用 论证,丙文运用 论

8、 证,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 )A. 对比 类比 比喻B. 比喻 对比 类比C. 对比 比喻 类比D. 类比 比喻 对比1而致(到达)千里 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2. 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 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 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 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四、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C分析:“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于;何4.B分析:这一句和上一句的论述中心都是“芷” 5.D分析:理解整段话的意思即可快速锁定答案。6.A分析: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就很好作答。7.C分析:明确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很容易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