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5993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板书比赛部分获奖作品小学语文第二册鱼和潜水艇板书设计嘉定实验小学 钱红兰 一、板书设计二、设计说明: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上大海,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边出示课题边用简笔画画出“鱼”和“潜水艇” 。理解“鱼为什么能上下浮沉”时,板书“鳔” ,鳔里鼓足气, “胀大”时,鱼就“浮上来” ;鳔里放出气, “缩小”时,鱼就“沉下去” 。学生找到鱼和潜水艇的关系后,写出右边的板书,潜水艇里有“柜子” , “排水”时浮上来, “装水”时沉下去。由此知道,人们受到鱼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用线连接后板书“启发” 。学生根据板书不仅知道了鱼和潜水艇能上下浮沉的原因,也领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小

2、学语文第二册木棉树的种子板书设计嘉定区方泰小学 杨晓华一、板书设计木棉木棉树树的种子的种子二、设计说明木棉树的种子描述了一颗木棉树的种子,离开了妈妈以后,经过顽强努力,终于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故事。故事里描述了木棉树的种子离开妈妈,遇到两次困难后两次想起妈妈的话,于是就有了它的两次成长。因此,教学时,教师就以课文中的神秘数字 2 为抓手,把“2”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板书后,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认真地阅读课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活动中,适时板书“困难” 、 “想起妈妈的话” 、 “成长” 。然后在“创设情境,回归整体”环节揭示课文的主题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坚强,板书“勇敢” 、

3、 “坚强” 。在最后的课堂总结时,完善板书,即板画一棵大树,寓意木棉树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离”字是课文中的一个生字,老师利用板书,强调其书写。本课的板书设计新颖,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不仅突现了识字难点,而且通过简单的绘画,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随着教学的进展,板书在不断地完善,当木棉树种子终于克服重重困难,长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时,学生不但有很强的成就感,而且他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启迪。2想起想起妈妈妈妈的的话话困困难难成成长长勇敢勇敢 坚强坚强离小学语文第三册燕子过海板书设计上海同济黄渡小学 任春兰 一板书设计二设计说明燕子过海向我们讲述了一群飞往南方过冬的

4、燕子,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地朝着目的地不停地飞行。飞累的燕子见到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便纷纷落在甲板上休息片刻,然后又朝着南方飞去。水手们久久地目送燕子飞去。文章简短,但语言并不直白,抒情性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燕子不怕困难,顽强执着精神的由衷敬佩和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燕子的关心和爱护。板书的设计着重抓文中的关键词语,理清文章思路。燕子因“不停飞行”而“太疲倦” ,于是像雨点一样落下甲板,伏着休息,抓住“落” 、 “伏”两个动词,突出燕子的疲倦。休息片刻之后,燕子“并不软弱”而继续“坚强”起飞,抓住课文最后一节中的两个反义词,提升对燕子品格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船上的水手与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又将

5、死去的燕子轻轻放入海中,板书中将这两个动作概括为“目送” 、 “轻放” ,言简意赅。整个板书最后形成一只燕子展翅高飞的形象,寓意深刻,底部又似一艘行驶的轮船,甲板清晰可见,一图双关。不停飞行不停飞行太疲倦太疲倦坚强起飞坚强起飞不软弱不软弱落落 伏伏目送、轻放目送、轻放大大 海海3636、独果、独果我我妈妈 妈妈发发 现现共共 享享聪慧过人延年益寿能治百病奶奶 奶奶互互 让让二、 板书说明: 独果是小学语文试验本第六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小 荣一家在面对一个百年未遇的独果时相互谦让的事,赞扬了小荣一家人之间浓 浓的互相关爱的真情。上述板书按以下步骤出示: 1、在揭示课题,了解独果阶

6、段,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独果神奇 功效的词语,适时板书:聪慧过人、延年益寿、能治百病。同时,点拨学生 用上这些词语连贯地介绍独果的神奇功效。 (作用:三年级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这样的板书假设了坡度,(作用:三年级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这样的板书假设了坡度, 可以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可以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 2、在梳理全文,把握脉络阶段,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精简准 确的词语概括出围绕着这个神奇的独果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交流后板书: 发现互让共享。 (作用:(作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有条理地复述课文作铺垫。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有

7、条理地复述课文作铺垫。 ) 3、在重点研读,感悟谦让阶段,启发学生读读相关内容,说说一家人究竟是怎 么互让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机板书:我 奶奶 妈妈(作用:这里创设了一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个部分人(作用:这里创设了一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个部分人 物关系比较复杂,这一板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清关系,同时也让学生物关系比较复杂,这一板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清关系,同时也让学生 根据板书来完整概括地说,无形中掌握了复述的技能,根据板书来完整概括地说,无形中掌握了复述的技能, ) 这一板书的整体外观既像一个橙子,紧扣了课文中独果是橙子的含义。同时, 又像一颗红心

8、,象征着小荣一家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之心,较好地传达了教 学的情感目标。 应该说,这一板书设计直观地显现文章的脉络,精当地突出教学重点,既加 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整体感知概括能力的 提高,艺术性与实用性达到了和谐统一。小学语文第六册小学语文第六册独果独果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南苑小学南苑小学 胡萍胡萍一、板书设计小学语文第 10 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板书设计怀少学校 朱晓露50、一曲胡笳救孤城、一曲胡笳救孤城板书设计说明:板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写西晋边关守将刘琨效仿楚汉之争中张良用“四面楚歌”之计击败项羽的事,用一曲胡笳动摇了匈奴的军心,保全了城池的故事。板书设计突出以下特

9、点:一、直观形象、讲究艺术不要说学生,老师都不清楚胡笳究竟是怎样一种乐器,吹奏出的音乐究竟怎样,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勾起匈奴骑兵的思乡之情,让他们士气低落、无心应战?一开始用简笔画勾勒出胡笳图,配以胡笳乐曲,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老师适时地穿插一些胡笳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的信息。用声波传播的的圆弧图形不仅直观形象地演示出胡笳曲传到包围在晋阳城四周的匈奴骑兵耳中,还把当时边塞的冷落、开阔表现了出来。二、突出重点、点明中心刘琨的妙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胡笳曲的音乐魅力,因此,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描写胡笳曲的两个重要词语“悦耳动听”和“哀伤凄婉” 。正是这种声音

10、勾起了匈奴骑兵的思乡情,让他们“士气低落” 、 “无心应战” ;正是这声音涣散了匈奴骑兵的军心,让刘琨将军的妙计得以成功。找到关键词语板书,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学生在总结课文时也明白了刘琨将军是以智取胜的。小学语文第九册詹天佑板书设计戬浜学校 王春梅一、板书设计杰出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人”字形中部凿井法三、设计说明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一篇精致的微型教案。 詹天佑一文的教学设计摈弃逐段讲读的方法,围 绕中心句,紧扣关键词,抓住重点段落,重锤敲打,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这一特点在板书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在教学伊始,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11、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 国工程师,然后抓住詹天佑“爱国、杰出”的特点,紧扣“阻挠、要挟、嘲笑” 等关键词,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当地的自然环境,感受作者在字里 行间蕴藏着的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在勘测路 线时所想、所说的语句,感受詹天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国热情。最后,指导 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第 3、4、5 节品读感悟,感受詹天佑根据两地不同的地 质条件,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以缩短工期,所表现出的杰出的才能和智慧。 此外,为了达到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目的,设计了根据课文内容画简笔 画并解说的环节,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到了实处。爱国勇担重任:阻挠 要挟 嘲笑勘测路线:

12、想 说两端凿井法詹天佑小学语文第八册 33苏武牧羊板书设计望新小学 周立英板书设计: 出使威逼 宁死不屈33苏武牧羊 被扣 利诱 民族气节饿 (旌节) 折磨 渴 爱国热情冷荣归苏武牧羊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说明:一、揭示课题。 板书:苏武牧羊。 二、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板书:旌节。三、学习第 1 节。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板书:,随机学习“出使”部分。四、学习课文 25 小节。这是文章的重点,具体记叙了苏武被匈奴王扣留后的经历。指导学习“威逼”部分,板书:威逼;指导学习“利诱”部分,板书:利诱;指导学习“牧羊”部分

13、,板书:折磨。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 板书:饿、渴、冷 五、指导学习第 6 节“荣归”部分。板书:荣归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板书: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爱国热情小学语文第 8 册 29父亲的谜语板书设计29父亲的谜语父亲的谜语 疁城实验学校 周燕华 一、板书设计:父爱二、设计说明:(1)板书设计为“眼睛”原因有二:其一,父亲的谜语的谜底是眼睛;其二,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父亲的谜语和对父亲的眼睛的描写来表现出父亲对作者的爱,因此“眼睛”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表现点,故此板书也以“眼睛”来表现,并在眼眸中写下“父爱”两字,意谓从父亲的眼睛里可以看出深深的父爱,这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2) “苦思冥想时提示我”和“烦恼忧愁时逗乐我”这两段对称的文字是文章两件事例的主要内容的概括。综上所述,这一板书既有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有课文中心的体现。学生通过这一板书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父亲的谜语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写父亲的眼睛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沉、含蓄的爱;又知道主要是通过“苦思冥想时提示我”和“烦恼忧愁时逗乐我”这两件具体的事例作为素材来展开描述的,达到“一叶而知秋”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