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5940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管理和实施明强小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管理和实施七宝明强小学七宝明强小学王芳王芳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就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现在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它对于学校实现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我校2007 年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挖

2、掘学校和地域的资源,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一、校本教材的开发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当然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因此,为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成立校本教材领导小组与编写小组,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由校长室、课程教研部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及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组成的编写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工作,并明确责任到编写小组。编写小组则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明确编写目标,制订出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并要做好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参考资料的选定及校本教材的编写等工作。2.科学编写,凸现特色,形成体系。基于“校本“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

3、于学校“,所以我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依靠本校教师和外聘专家共同开发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本地区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出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七宝镇的古今风貌、走近校园的植物两本教材。二、七宝古镇的资源二、七宝古镇的资源七宝同属江南太湖流域 ,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文化古镇,被称为“大都市里的明清街” 。七宝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 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 它是继朱家角、周庄之后又一个 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 古镇。七宝古镇的布局被规划史专家誉为“中国古代城镇规划史上的活化石” 。古镇上蒲汇塘河横

4、贯 东西,河上有建于清朝年代的古镇标志建筑蒲汇塘桥,将老街分为南北两大街 。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 有世博会上的“上海三大特色名点”之一的“七宝汤团” ,有海棠糕、臭豆腐、方糕等。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 ,富有江南特色的 蓝印花布、中国特色的唐装、中国结、木脚桶等。古镇还有七件宝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的美丽传说 和分布在古镇各处的酒坊、棉织坊、张充仁纪念馆、周氏微雕馆、蟋蟀馆、当铺、老行当、斗姆阁、教寺、宝墨堂等的旅游景点以及皮影戏、斗蟋蟀等的民间风俗等,形成了七宝古镇独特风貌。古镇上的这些古老的河流、拱桥、寺庙、街道、风俗、物产、歌谣及传说,丰富了我们

5、的教育资源,成为我们学生学习探究的广阔舞台。我们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从中感悟、理解蕴涵在七宝老街中特有的地域文化。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感受七宝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我们设计的总主题是: “情牵古镇 七宝” 。首先,进行古镇资源的梳理,挖掘古镇资源中有育人价值,体现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内容;其次挑选具有可接受性,适合于儿童的理解不同方面,根据一至五年级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排列,形成系列化探究课题。一年级一年级探究七宝古镇的历史文化主题为探寻七宝传说

6、之奇。七宝古镇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漫长的岁月凝聚下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素有七宝镇有七样“宝贝”的传说。是哪七样“宝”呢,虽众说不一而大同小异,一般称之为:金鸡、金字莲花经、飞来佛、氽来钟、神树、玉筷、玉斧。每一件宝贝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了解这些故事,就能大体认识古代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观看录像、请老七宝的爷爷、奶奶讲述七宝的故事、分组收集些七宝的故事、把收集的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改编成剧本,分组演一演、古镇寻“宝”记知识竞赛、画一画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古镇七宝的悠久历史,

7、知道古镇是上海本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对“七件宝”的民间传说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用美丽故事激励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美术教师王文红老师在美术教师王文红老师在七宝镇的古今风貌七宝镇的古今风貌这一校本教材的基础上,上学这一校本教材的基础上,上学期又编写了另一本期又编写了另一本画画家乡七宝画画家乡七宝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二年级二年级探究七宝古镇的地貌文化主题为探寻七宝景观之美。七宝政府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于 2000 年斥巨资对老街进行修复改造,整理历史文化,再现独特的人文景观与个性特色。修复后的七宝老街在大都市中保留了江南水乡特色,

8、显现出新而古朴的文化氛围。一条蒲汇塘河穿越镇区,两岸店铺林立,绿树成荫,河中游船如织,河上架设了各种形状的桥梁。学生们通过“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实地游览古镇景点:使学生能够加强对家乡美的理解。、棉织坊、棉织坊,以实物、操作表演、人物蜡像、展示棉布的纺、染、织传统工艺。以使现今人领略七宝地方织染文化与先人的智慧与勤劳;、老行当、老行当,将传统行业浓缩、提炼,以街景、实物、人物蜡像再现旧时七宝百业兴旺景象,让人体味先人们的劳作与生存状态;、老酒坊、老酒坊,以“七宝大曲”配方、工艺为本,用土法池窖烧制“七宝老酒”。展示制酒工艺全过程,集生产、观赏、销售于一体;、蟋蟀馆、蟋蟀馆,

9、充分展现民俗文化现象,于典雅环境中,挖掘、归纳历代蟋蟀文化,使游客于闲暇中凭生无限乐趣;、周氏微雕馆、周氏微雕馆 ,以“红学”为文化底蕴,以微雕为表现手法,用大观园全套微雕作品、 红楼梦石刻、大量图文资料,全面展示旷世名著红楼梦的巨大艺术魅力。另有石文化系列、微雕碑刻系列、华夏之宝系列等,供观赏、品位;、当铺,、当铺,位于富强街。清代年间因有当铺,故富强街旧称典当街。抗战期间,毁于日寇炮火。现在在原址修建,以传统当铺模拟当时景象,表现千年古镇商业文化风情;、张充仁纪念馆、张充仁纪念馆,张充仁先生(19071998) ,七宝人。艺术才华过人,青年时代求学比利时,其作品于欧洲几获殊荣。学成回国,艺

10、术精品迭出,引起海内外注目,卓越成就使其成为杰出画家、世界级雕塑大师。展馆中展示作品、图片、文字并茂,一展先生生平及艺术成就。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高超的雕塑艺术,不仅为七宝的历史增添了光彩,而且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通过参观、写作文、当讲解员等一系列活动,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七宝戏园、七宝戏园,通过展演以皮影戏和沪剧为主的江南传统戏曲,让游客了解七宝的戏曲艺术,达到宏扬这一地方特色文化的效果。三年级三年级探究七宝古镇的民俗文化课题为探寻七宝民俗之多。七宝地区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离传统的农业社会越来越远,以往的民俗风情已经很难见到。古镇旅游的开发,把这些民俗风情重新发掘出来,建

11、立了许多民俗博物馆。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这些博物馆,可以寻找我们的文化之根,达到文化的认同。通过摄、写、探、议等方式探究:7.14 豆浆节、蟋蟀节,皮影戏,编花边,品茶听评书等,这些七宝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艺术特色。使学生对民俗文化产生兴趣,了解民俗节日的由来和发展及部分民俗的工艺,通过活动能简单介绍一些工艺制作和亲自尝试编花、茶艺、制作简单的皮影。挖掘古镇民间童谣,我们将它编制成碟片供学生学习传唱。四年级四年级探究七宝古镇的饮食文化主题为探寻七宝饮食之奇。像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荟萃了两地小吃的精华一样,塘桥也是七宝各种风味小吃的集中地。一年之间,无论春夏秋冬,一日之间,无论晨昏朝暮,塘桥南

12、岸价廉物美的风味小吃总是在等待着你。如张家的“七宝羊肉“、冯家的牛肚什、诨号“阿胡子“的小馄饨等等,都是价廉物美的小吃,在这些常年风味小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方糕、臭豆腐、汤圆学生参观了解七宝羊肉、方糕等特色小吃、食品的制作过程;参观乔家栅、老酒坊等,了解制作工艺;品尝汤团、羊肉、糟肉、方糕、七宝大曲、海棠糕点等;每人完成一份有关“七宝饮食特色”的小报。初步了解这些小吃的制作工艺,了解民间饮食和文化的关系,知道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五年级五年级探究七宝古镇的新发展主题为探寻七宝发展之快。七宝是全国闻名的经济强镇,规划了约 8000 亩土地用于工业开发,建成了三个七宝工业区。近年来通过开发古镇旅

13、游、发展教育事业,七宝正在向文化大镇、教育重镇发展。教育资源丰富是七宝镇的一大特色,镇区范围内现有交通大学、上海市七宝中学、明强小学、黎明小学、启音学校、万科实验学校、七宝外国语小学、启英幼儿园等各级类学校 30 余所。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配套建设也是红红火火。七宝镇的娱乐业也非常发达,至今拥有国内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热带风暴水上世界、大都会高尔夫球场、中残联体育艺术培训基地等娱乐场所。学生们分组探究七宝的新发展,了解七宝的变迁、制作小报,举行演讲比赛等,知道七宝的变化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七宝的建设而自豪。了解家乡的发展成果,展望美好的发展前景,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

14、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的热情,提升实践能力。五个年级,五个探究课题,环环相扣,我们结合探究型课程的落实实施,在各年级中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从历史走向现实,从今天瞻望明天,从而树立起“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牢固信念。三、校园植物的资源三、校园植物的资源我校早在 2000 年就被评为闵行区的绿色学校,校园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有幽静的紫藤长廊,幽香的月季园,茂密的竹林,古老的桂花树,近 200 平方的植物温室、强强种植园等学校的植物资源。学校摄影组的学生将校园四季的植物拍摄后制成的美丽的校园幻灯片在红领巾节目放映后,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根据我们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和两纲中的

15、生命教育的内容,开发了以校园植物为主题的校本探究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能从了解身边的植物开始,通过看一看、画一画、问一问、找一找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增长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环保意识。走近校园的植物设计分成“启蒙篇”和“深化篇”两部分,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编写。适合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教材分别制定了分年段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低年级低年级以初识各种校园常见植物为主,包括植物的形状、颜色、开花季节等,提高识别能力。中年级中年级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种植知识为主,从欣赏到养护,提高对校园植物的保护意识。高年级高年级以了解各种植物的药

16、用和效用为主,辐射与植物相关的知识,从美术、摄影、工艺、网络等方面开展综合活动,提高学生想象、创造力,增强与各学科学习的整合和融合。四、探究型课程校本教材的管理实施四、探究型课程校本教材的管理实施1、提高教师认识,进行教师培训,为校本教材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队伍。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校本教材执行成功的关键。为此,我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课改文件和课程理论、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并掌握了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2、校本教材实施确定了这两本校本教材以探究型课程为主重点落实。(1)领导重视,强化研究)领导重视,强化研究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校本教材的实施落实的情况。分管教学的校长亲自参与探究型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中。由于我们的探究教师都是兼职的,为了避免与工具学科的教研活动冲突,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将研讨活动安排在双周的周一下午。开学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