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专题1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5495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专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外文言文专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外文言文专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外文言文专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外文言文专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专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专题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 1 - 页 共 13 页 课外文言文专题课外文言文专题江西省江西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9-13 题。 (10 分)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

2、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忿( ) 狱(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 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 分)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

3、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四川成都市四川成都市第 - 2 - 页 共 13 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

4、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第:只管。鬻:(y)卖。茔:(yng)墓地。3下列

5、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 (2 分)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 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3 分)译文: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 分)译文: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 ,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4 分)答: 3 (2 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 (6 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

6、人都害怕他。(大意正确计 2 分,落实“惮”的意思计 1 分)(2) (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大意正确计 2 分,落实“辞第 - 3 - 页 共 13 页 色”的意思计 1 分)5 (4 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 分) ,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 分) ;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 分) 。 (语意相近即可)四川眉山市四川眉山市课外文言文阅读(4 分)小人无朋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

7、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交疏:交情疏远;保:关心爱护。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24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 (2 分)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 分)23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错一句扣 1 分)24 (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

8、私利、金钱) (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 1 分,共 2 分)浙江宁波(四) (8 分)第 - 4 - 页 共 13 页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世祚:指国运。 玄:深奥。 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 分)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

9、着 日月广明之道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 19.(1)A (2)B(2 分,每小题 1 分)20.D(2 分)2

10、1.C(2 分)22.博览群书 梦中诵书(2 分,每点 1 分,意思符合即可)浙江衢州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 “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第 - 5 - 页 共 13 页 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 ”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 ,有删减)【注释】白侯:指白景亮,

11、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繇(yo):徭役。赋:税。问:问罪,责难。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2 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 ,驭吏(2) ,天子嘉之。21.(3 分) (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22.(2 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意思符合即可)23.(2 分) (1)清(约) (2)严浙江嘉兴浙江嘉兴(

12、三义犬(9 分)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注释】潞安:县名。 郡关:州府。 扫橐:扫,清理。橐,钱袋。冲循:交通要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第 - 6 - 页 共 13 页 (1)既走,则又从

13、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分)(三) (9 分)21。 (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22。 (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浙江丽水(三)(7 分) 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14、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病:困苦。忮(zh):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第 - 7 - 页 共 13 页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 分) (三)(7 分) 23、(3 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24、 (2 分) B 25.(2 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