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5414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教育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儿童教育研究,流动儿童定义 流动儿童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流动儿童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政策,流动儿童定义,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是指614周岁(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居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流动儿童1200万,即在城市儿童中,每8人就有1人是流动儿童,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三人就有一人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教育的背景与现状,背景: 1.随着社会结构由刚性的二元结构向弹性二元结构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1984年2000万人,1995年增加到8000万人,2007年达到1.5亿人,约占当时人口总数的11.3%,一些发达城市成为流动人口的

2、主要流入地,流动人口在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很高并在持续增加,(右图)他们已经具有了“落户”的特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必须有书读,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2、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的适龄就学儿童逐步减少,部分学校开始出现招不满学生的现象,96年开始,国家裁撤了很多公立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南沿海城乡结合部出现了大量的打工子弟学校。本来闲置下来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当时以及以后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但当时没有预见性的政策,从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流动儿童一直未上学者占

3、6.85%,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者占2.45%,合计失学率达9.3%。流动人口超龄现象见右图。,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没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 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 但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 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也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有一些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编班、不计入考评的对象, 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

4、忽视的态度。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打工子弟学校师资令人担忧 对流动人口来说,民工子弟学校普遍收费较低,而且收费形式灵活,可以按学期、按月收费,也可以允许他们拖欠学费,这些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吸引流动人口把自己的子女送进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民工子弟学校在一定时期保障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的民工子弟学校是看准了时下“流动儿童”进公办学校难的这个巨大商机,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这些学校大多属私人办学,没有被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校舍紧张;办学者多为流动人口本身,文化程度较低。它们无论是教学设施

5、、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还是安全、卫生、健康等条件,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培养学生场所的要求。众多的民工子弟学校各自为政,割地为据,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都无法与公办学校媲美。据对北京海淀区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调查,有16. 5 %的学生认为学校设施比较充足,其他学生都认为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和设施比较贫乏。21. 9 %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电脑室,22. 7 %的认为学校缺乏音乐教室,35. 4 %的认为学校缺乏体育器材,12. 9 %的认为学校缺乏图书室及图书,6. 2 %的认为学校缺乏活动场地,8. 8 %的认为学校缺乏其他设施。,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据调

6、查, 流动人口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 自我评价偏低, 存在自卑 、自闭 、压抑 等心理特征。杭州市进行的一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 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明显劣于本地学生。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8个因子中, 民工子女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本地学生。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必然给不少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 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杭州市对608名流动人口子女进行的调查表明, 能与同学融洽交往的流动人口子女只有50% , 而约有11.8% 的流动人口子女有交往困难的问题。,家庭教育、学习环境较差 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流动家庭大

7、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区房屋的基本设施相当匮乏,社区环境相对落后,黄赌毒危害较大,还不时上演争吵、斗殴真人剧,生活在其中的流动儿童容易受不良影响;更没有能力支付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受教育所额外增加的费用。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 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写个信、记个帐就行; 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 或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 或让孩子帮自己忙生意, 迫使孩子失学。,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融入城市教育难 流动少年儿童融入城市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城乡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模式,乡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歧视和抵制。这种文化冲突导致流动儿

8、童在语言交流、生活习惯、行为特征、自我认同、交往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城市儿童格格不入,使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产生许多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在语言交流、生活习惯与部分行为特征方面适应和融入城市教育相对较快,比如讲普通话、讲卫生、讲礼貌等好习惯,多数学生能按照老师指导循序渐进逐步好转,但是也要有两到三个月的适应期。与此同时,流动儿童在学习行为、自我认同、与城里孩子的交往方式与价值取向等方面适应和融入城市教育相对较慢,比如部分流动儿童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曾经习惯的农村乡土文化在遭遇城市文化模式的抵制下,造成流动儿童自我认知度很低,自尊心很强;也没有打心底把自己当做城里学生,

9、甚至排斥城市的学习生活方式。调查表明,大约70%的 流动少年儿童存在身份认同危机。他们难以适应学校教育、难以融入集体环境、和城里孩子交往产生障碍、心理问题严重甚至出现失范行为。因此,真正使流动儿童在学习行为、自我认同、交往方式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融,原因分析,社会排斥的作用 注:社会排斥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排斥。 制度排斥:制度排斥是我国结构性排斥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种社会排斥由国家或某些组织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造成的,是一种政策制定本身的导向所形成的,还有一些是无意识的,政策失误或不正当的政策导向所引起的,而这种排斥还受到国家政策、法律、社会习俗的认可。在我

10、国,社会劣势群体被制度性安排所排斥的情形十分突出,最严重的排斥性制度就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弊端在于它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中国公民分成标志鲜明的两大类别,也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农村青少年要摆脱农民的身份,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教育,进入城市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改变农村户口。这种城乡分制的户籍制度反映在义务教育上,就是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无法获得与城市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服务。因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犹如一道铁闸一样,阻挡了许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求学之路。 经济排斥:经济排斥是指个人和家庭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

11、济排斥主要有三个指标: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穷和消费市场排斥。劳动力市场排斥包括两种情况:失业或被排斥出劳动力市场及劳动力市场内部排斥。经济层面上的社会排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贫困。流动人口子女“上不起学”,在很大程度上与进城务工人员所遭受的经济排斥是有直接联系的。正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遭受了经济排斥后,才导致了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打工所获收入只够勉强维持家庭日常基本生活开支,至于子女的城市受教育费用,支付难度相当大,许多家庭也因此放弃了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导致了流动人口子女“上不起学”。,原因分析,地方负责, 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现行的

12、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城市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是由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的,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乡镇筹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本来是由流出地政府拨付, 但现在他们要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 加之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逐年增加, 本已十分短缺的教育经费更是雪上加霜, 进一步加大了流入地教育部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的难度。因此, 流入地政府和当地公办学校都不愿承担这部分由流出地政府转嫁而来的义务。所以说, 地方负责, 分级办学 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否定了学生对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选择权, 严重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的权利。,不断增加的农民工子弟加重了流入地政府的负担。 在

13、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以广东省外来人口大市东莞为例, 当地的非户籍的农民工子女占到了总数的,46.8% 当地政府要全部解决这部分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经估算一年要投入大概个80亿。而当地年全市的税收是500多个亿, 按照规定上缴后仅剩下200个亿。在这200亿市一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中,如果要拿出80个亿来解决流动一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显然是不具可操作性的纵现实情况来看, 可想而知作为流入地政府,

14、身上的压力有多么大。”“现在的情况就是中央请客, 地方买单”.目前“两个为主”的政策框架下, 中央只是对流入地政府提出教育投入和管理上的要求, 却既没有赋予其相应的财税权限, 更没有给予其经费投入上的支持这样,对流入地政府而言,就 产生了明显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现象。,政策切入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并不是说单纯的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其关键之处在于逐步减弱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这首先就得从消除城镇居民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地域优越感做起, 从而杜绝城镇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和歧视态度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15、有种成就感、找到满足感和对自己所居住城市的归属感。第二,城市政府应该像对待本市市民一样对待农民工,应该在社会保障、就业、居住、生活等问题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三,应该逐步完善户籍制度和考试制度。政府应适当鼓励和支持流动儿童进城上学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第四,要逐步改变教育资源的等级流动形式。农村相对于城镇来说,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所以,教育资源的流动可以优先考虑农村,形成一种农村乡镇县城中心城市省府首都的资源分配模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制 九年义务教育是全国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权享受的一

16、项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我国政府应当力争使义务教育在全国各地区和城乡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以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全民性、普及性。系统论的思想告诉我们,义务教育是一个整体,政府应当把城乡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系统思考,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发展要从农村抓起,用于普及义务教育的财政应该倾向于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要想早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求政府认识到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的根源,正视城乡教育负担能力的差异,从而在政策上有的放矢地为弱势地区和群体办实事 。,政策切入点,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主要承担流动儿 童的教育成

17、本。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满足公众基本需要、在所有公众中间平等分配的物品,它的分配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无论从义务教育产品的公共性,还是从各级政府的财力分配状况来看,中央政府都理应主要负责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现行的财政体制规定,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财政应由地方政府投入,这不仅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地方之间的矛盾,其结果只能是各地方两败俱伤,谁都不过问农村儿童的财政投入,丧失发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因此,中央政府要责无旁贷,主要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财政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的大量涌入,流入地的财富大量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税收也不断增多,城镇人要把农民工当成自己城市的一份子,应当赋予他们和本地人同等的权利,他们有权享受城镇的公共资源和服务。“马太效应”说明,穷人越穷,富人会越富,这无疑会使我国的贫富差距的拉大。流入地是因为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富裕才吸引农民工去淘金,从道义上讲,适当的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成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应安排专项教育经费来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