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993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管工博士培养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20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认真刻苦、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从事宏观和微观管理的课题研究与开发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2.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不设二级学科,本专业设置六个研究方向:1.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基础理论,海量信息的知识挖掘、

2、加工、组织、管理与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知识组织与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知识工程技术与方法,基于知识工程云计算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及实现等领域。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和策略,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IT 项目管理理论、技术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3. 电子商务与物流工程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信用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及信息系统集成方案,面向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物流系统集成优化理论与方法。从

3、组织管理规律和组织行为规律出发,对电子商务及其组织管理有关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进行研究,为组织管理相关决策提供辅助支持。4. 科技管理与科教评价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方针与科技法规,科技管理与科教评价决策,科技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知识产权制度与政策,技术创新与管理等领域。5、经济管理决策与分析本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理论以及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管理及决策问题,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证研究视角,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问题,分析现代经营管理的决策行为,发展经济管理理

4、论、方法和工具;分析与模拟各种复杂的管理实践问题,评估各种决策的绩效,为各级各类组织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6、教育信息化管理工程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模、算法研究与工程开发,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方法,区域及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政策规划与实施策略,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模型与方法,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及其应用、评测方法,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的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的评测与评估方法。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总学分 16

5、-18 学分(18 学时/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 2年。博士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 (具体课程信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本专业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讲授本专科生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或承担一门本科生专业课的全面辅导工作(包括答疑、上实习课、批改作业、上机辅导等) ,成绩合格者计 1学分。本专业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8 次,其中至少 1 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须有 1 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计

6、1学分。本专业博士生必须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承担具体的科研工作任务。科研实践的考核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书籍、对外发布的研究报告、自主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等作为考核依据。若研究生本人在科研成果中没有署名,则需由导师开具参与项目研究的证明材料,考核合格者计 1 学分。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不允许添加未署名作者。本专业博士生的社会实习一般安排在寒暑假,累积时间约 4 周左右。实践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学术交流、校外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答辩前撰写 3000-5000 字的总结报告,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和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计 1 学分。实践活动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六、科学研究本

7、专业博士生应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三年毕业的博士生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文章,具体要见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博士生作为主持人或主研人员,且以华中师范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得 1 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有证书,且排名前 3 位)等创新性成果可等同于 SCI、EI 或CSSCI 检索收录论文 1 篇。博士生以华中师范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获得 1 项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有证书,且排名前 3 位)可等同于SCI、EI 或 CSSCI 检索收录论文 1 篇。博士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

8、二作者)身份发表的与其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 、 新华文摘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 篇,作者单位署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可等同于 SCI、EI 或 CSSCI 检索收录论文 1 篇(转载刊物与原发刊物之文章只计 1 项成果,不重复计数) 。七、学位论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既使研究生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和应用,又使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学位论文也是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之一。(一一)、选题、选题论文选题应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一般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自选,也可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由导师指定题目;研究生也可从导师的

9、科研项目中选题;委托培养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也可以根据委托单位的需要选题。选题的要求如下:(1) 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并能有预期成果的课题;(2) 先进性:博士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能做出创造性成果;(3) 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4) 可行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 1.5-2 年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二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

10、论文题目而举行的报告会,它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开题报告也是考核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多方征求意见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开题报告,做到选题准确、合理、恰当,明确论文要达到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院、学科点的有关人员了解研究生的选题情况,以便创造必要的条件,便于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工作。1.开题报告内容开题报告内容(1) 选题依据(研究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基础研究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研究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来论述其应用前景。(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

11、的关键问题(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等)(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5) 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2.开题报告形式开题报告形式(1) 开题报告要求写成书面材料,提前一周提交给每一位开题报告论证小组成员。(2) 开题报告论证会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由 3 位左右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包括导师)组成开题报告论证小组;原则上要求由外校同行专家参加。(3) 研究生按照要求陈述开题报告后,由论证小组对论文选题、研究思路以及论文撰写计划进行提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修改乃至重新开题的要求。3.开题报告结论开题报告结论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对学位论

12、文的设计,应将有无创新作为研究生的开题能否过关的重要考评依据。开题报告论证小组必须严把论文开题审核关。开题报告的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其中:(1) 开题报告通过者,应根据开题报告论证小组的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即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2) 第一次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 2-3 个月内补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二次未通过者需推迟毕业(研究生可以向学院提出更换导师) ,连续三次未通过者视为中期考核不合格,中止培养,中止培养者按自动退学处理。4.开题后的工作开题后的工作(1) 论文开题后,原则上应当按照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按照开题报告所确定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各项工

13、作。如果研究内容有较大的更改,按上述程序重新进行开题。(2) 开题报告论证会结束后二周内,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将开题报告表、论证结果记录以及专家修改意见整理归档。(三三)、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性工作情况的全面考核,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1)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完成,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研究方向进行检查。(2) 检查小组根据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所拟定的阶段计划及工作目标,严格审核并客观评价论文工作的进度及完成预期目标的程度,检查导师的指导情况,检查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3) 根据检查情况,对论文工作目前存在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

14、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4) 检查小组应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行认真的评议,对完成工作量较少,阶段性成果较少的要督促其加快进度;对存在严重问题者,应要求其及早调整方案,及时改进。 (5) 对于不能按期参加中期检查的研究生,需由研究生本人提出延期检查的申请报告,由导师和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报研究生秘书备案,同时相应推迟答辩时间。(四四)、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1.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必须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亲自参加科学研究独立完成的成果。论文研究的课题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有一定意义。论文应包含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论文

15、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结论正确,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或计算严谨准确,概念准确,推理严密,文字通顺,条理分明,结构完整,表明作者已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 8-10 万字,中文摘要为 1500 字左右。学位论文一般包括:论文题目、摘要(中外文)、绪言(引言)、文献综述、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注释)及必要的附录等内容。(1) 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 25 个字。(2) 摘要(中外文):论文需 1000 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

16、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关键词 3-5个。(3) 目录:须标出 3 级标题。(4) 绪言(或序言或引言):在正文前,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5) 文献综述:全面论述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给出客观的评价。(6)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学科专业和论文的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7) 参考文献和注释: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的正式发表的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注释按引用的顺序,作为本页的脚注。(8) 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等。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2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按学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规范执行。(五五)、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检查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