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建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915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生态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加强生态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加强生态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加强生态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加强生态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生态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生态建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前 言言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标志着我国林业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 ,加快云南林业的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 ,明确指出云南林业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提出了发展林业八大产业,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是其中之一。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是云南林业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是国家林业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为云南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工业体系,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也有长足的发展,但它还跟不上我国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滞后于我省其它产业的发展。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与我国加入 WTO,要求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资源为基础,正确处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 ,省林业厅组织有关人员,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编制出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项目为支撑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规划 ,以

3、促进全省木材工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按两阶段编制,第一阶段 2005-2010 年,第二阶段 2011-2020 年。由于编制规划的时间紧迫,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可在执行中事实求实的作局部调整、充实和完善。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支持和协作,特此感谢。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规划编写组2004 年 9 月2目目 录录1、 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基本概况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基本概况31.1. 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概况.31.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42、 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62.1.

4、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62.2. 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83、 云南省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云南省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03.1. 指导思想.103.2. 基本原则.113.3. 产业发展目标.114、 产业发展的重点、规模与布局产业发展的重点、规模与布局134.1. 重点发展产品、规模及布局.144.2. 适度发展产品、规模及布局.154.3. 营造林建设规模及布局.164.4. 规划期内木材工业原料来源.204.5. 科技支撑.205、 投资框算投资框算215.1. 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投资框算.215.2. 原料林基地投资框算.215.3. 效

5、益分析.225.4. 资金筹措.246、 实现产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及措施实现产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及措施256.1. 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行业自律作用.256.2. 加强原料基地林建设.256.3. 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扶植龙头企业,强化企业营理,创精品名牌.266.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266.5.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731、 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基本概况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基本概况“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得到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产业,而且产

6、品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质量和档次不断上升。1.1. 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概况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概况1. 经济平稳增长,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平稳增长,实力进一步增强2003 年全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总产值 31 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1.55%,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 41%,年平均增长 4.55%。2003 年主要产品产量:锯材 26.2 万 m3,比1993 年下降了 51.25%,人造板 54.7 万 m3,比 1993 年增长了 2.24 倍;集成材、细木工板 16.5 万 m3,地板条 398 万 m2,家具 600 万件,分别比 1993 年增长了 30.73 倍

7、、22倍、5.78 倍;其它木材加工产品产量也有较大增长。“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全省拥有合法的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 3980 户,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制材工业、人造板业、人造板深加工业、木质家具制造业、木质建筑装饰材料业等专业化生产群体,全省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实力进一步增强。2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产品附加值提高1998 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商品材指标大幅度减少,木质原料供应不足,各企业为了缓解原料供应带来的困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

8、整产品结构,在以消耗大径原木的锯材、胶合板产量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以消耗小径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的产量增长快,2003 年达到 38.5 万 m3,比 1993 增加 8.32 倍,是人造板中增长最快的。同时以小径材为原料的细木工板集成材发展较快,产量达到 16.5 万 m3,一定程度改变了实木家具、实木门和实木地板以原木为原料的生产状况,尤其是实木门生产的 90%以上都采用集成材。在家具的制造中,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发展,为家具提供了更广泛的原料来源,实木家具的比重下降,人造板式家具的数量上升,占家具产4量的 70%以上,增加了人造板二次加工、强化木地板等木材深加工等品种。通过

9、产品结构调整,云南的林产品档次得到了提升,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3 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都已渗透到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缩短了与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省许多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在人造板及其深加工行业中,有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如从意大利、德国、芬兰等十几个木材工业先进国家引进) ,也有成熟的国产成套中小型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少产品销往省外,有一定数量的木质门、

10、集成材、刨切单板、实木家具、地板、锯材等产品销往国外,2001 年、2002 年、2003 年出口创汇分别为 1259、1498、2563 万美元,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还取得了国家专利,通过不断的共同努力,我省木材加工的产品技术经济综合指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木材的利用率由八五期间的 40%提高至 60%左右。 4改革取得成效改革取得成效 全省的国有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基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有一些生产企业根据各自实际,分别采取兼并、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了改革,景谷县组建了景谷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林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通过改革,民营企业掘起

11、,企业经济实力得到增强,资本运作日趋规范。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公司也已在我省木材行业落户。1.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 1、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新生资源跟不上、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新生资源跟不上, , 原料林基地建设滞后原料林基地建设滞后“十五”期间,国家核定给我省的森林年采伐限额量为 2669.6 万 m3,其中烧柴1579.9 万 m3,占 58.43%,自用材 727.3 万 m3,占 27.24%,商品材指标仅为 362.4 万m3,占 13.58%,农村烧柴和农民自用材的消耗量的比重较大,低价值消耗较多。商品材指标过少,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木材工业

12、的发展。1996 年以来,由省级安排商品林基地建设累计完成造林 412.5 万亩,目前大都还未Comment y1: 页:5林产工业 2004-1 期-45达到轮伐期,且木材工业所需的西南桦、桤木、柚木等树种造林面积较小,可用于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就显得更少。商品林基地建设的经营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谁造谁有”的政策不落实,对自主投入的人工林仍征收高额税费等不合理政策等,影响了企业造林的积极性.使社会资金进入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比例太小,同时也由于各个环节消耗的管理费用太多,提高了造林成本,导致木材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进展缓慢。 2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

13、 全省上规模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不多,其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偏小,还存在大量的小规模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以刨花板行业为例,全省现存的十多家刨花板企业,除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外,其余企业产量均小于 1 万 m3/a,全省刨花板的年总产量远不及经济发达省份的一个企业的产量,我省目前纤维板企业的规模大多为 3 万 m3/a,而世界纤维板企业的平均规模在 1995 年就已经达到了 10 万 m3/a,至于锯材、家具等行业其生产更分散,规模更小。对于规模偏小的企业,大部分存在着研发投资少、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等现象,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国家强制标准实施后,一些不合格产品仍然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

14、和公平竞争环境,这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深加工水平低,效益差、深加工水平低,效益差现我省的木制品大都仍以基材、半成品、低附加值产品进入市场,大量的以实木板料、毛坯料形式的产品出省,档次较高的门也只能白坯出口,人造板经二次加工的比例不高于 20%,经三次加工成最终端的产品就更少,在家具市场中,无论是实木还是板式的高档家具 80%是外省的,能销往国际市场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加之产品品种少,效益差。2003 年在各行业中全国木材加工企业平均利润率增长最快,其商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为 8.61%,在中国 500 强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中位居第

15、三,仅次于于烟草加工业和石化工业,但相比我省却大相庭径了,2003 年我省大部分国营木材加工企业处于微利或略亏状态,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生存和现状。4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差,抗风险的能力弱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差,抗风险的能力弱建造现代化的工业原料林和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和技术比较密集型,一次性投资较大,如一个 3 万 m3/a 的中密度纤维板,需建造相应的原料林 6.4 万亩,投资 2176 万元,建厂采用国产设备需投资 3000 万元,采用国外设备需投资 15000 亿元,6此外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需大量的投资,而我省大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落后,企业缺乏资金积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工

16、业建设和技改,难以有大的发展。目前,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分属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形成多头领导,各自为政,条块分隔,互不往来,很难形成集团化规模生产企业群,每一个企业都缺乏带动行业改造与技术进步的能力,抗风险的能力弱。5管理及技术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管理及技术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在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中大多存在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等现象。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以初级技术、实用技术为主,科技体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和投入上的分散重复,导致科技资源严重浪费。在产品营销上,缺乏全方位的打造品牌的魄力和手段,有些产品质量与省外相比毫不逊色,但缺乏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产品不畅销。此外,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以及产品使用领域过于狭窄(主要集中于家具业和室内装饰) ,亦是影响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的重要原因。2、 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2.1. 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