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4809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公務務員員事事務務局局法法定定語語文文事事務務部部 OFFICIAL LANGUAGES DIVISION, CIVIL SERVICE BUREAU文文訊訊 WORD POWER第二十四期 二零零六年六月 Issue No.24 June 2006風風雨雨 文文章章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人出生之後便無可避免地活在天之下,氣之中,終身走不出這個範圍,因此與天氣有關 的詞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語言裏。中國人見面閑談,叫做聊天,跟英國人碰頭往往先談天氣,有微妙的對應。天文台曾經使用電腦化剪報服務。根據服務供應商的要求,我們指定了一些所謂關鍵詞, 其中包括氣候一條,結果我們不斷收到 “經濟氣候 ”、“政治氣

2、候 ”、“社會大氣候 ” 的無關消息,造成很大不便,最後要回復人手剪報,真是始料不及。事實上,政局動盪,大家會說風雨飄搖,革命將臨是暴風雨前夕,改朝換代是風雲 變色。十九世紀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人稱西風東漸,二十世紀東方民族崛興,則號稱 東風壓倒西風,用了一個風字,意象既概括又鮮明。國家安定時期,大家覺得風調 雨順,國泰民安,其實客觀的天氣依然變幻不定,只是防災能力提高而已。在辦事機構,有人成就大事業,我們會說他風雲際會,有人製造麻煩是 “攪風攪雨” ,某某仕途暢順是 “順風順水”,不斷猜度機構的動向意圖則是捕風捉影,有小道 消息是風聲,改組裁員是地震,後者不是天氣,但卻是天文台工作的一部分。個

3、人生活之中,影響我們的是社會風氣和潮流,後者與潮汐起落緊密關連,而潮汐亦 是由天文台預測的。我們哀傷時愁雲慘霧,盛怒時大發雷霆,破涕為笑是雨過天青, 生活優悠則是 “風流快活”。短短幾句,風、雨、雲、霧、雷全部登場。幸得有天 氣,語言的表達才能夠如此有聲有色。隨歲月過去,詞語有時會多帶了一些新的意義,結果引起尷尬。每年春天的潮汐起落 幅度都很大,漲盡時偶然會水淹城門河畔的單車徑和中上環交界部分地區,此之謂 “春潮氾濫 ”,但假如用於天文台的新聞稿,恐怕大家會以為是三級電影的廣告。多年 前天文台有 “豪雨警告 ”,因為諧音成為一時笑柄,後來借機會改了。近年天氣預報員 一度喜歡說 “華南有一道雲雨

4、帶 ”,有人指我們不知 “雲雨”為何物,年輕同事知道 後改用“雨雲帶”,結果因為諧音再惹訕笑。香港人的聯想能力高超得令人啼笑皆非, 惟有告知同事雲是雲,雨是雨,必須分開。天氣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亦為文學提供了素材,我很喜愛一副傳統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傳統的知識分子,睿智慈悲,澄明的心靈感應大自然的流轉動靜,關懷 人世間的 波折起伏。歷來香港天文台人員以觀測風雨為職志,以減少傷亡為己任,晝夜不停,春 秋不斷,默默走過的,就是一條融合天意與人情的道路。預測風雨,除了科學計算,還有世間文章。含含英英咀咀華華The God of Thunder and

5、 LightningMeteorologists will never fail to tell us why lightning always comes before thunder, and why the saying “lightning never strikes twice in the same place” is not true. In many cultures, people believe that their weather gods, particularly the gods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know the answers

6、too. Zeus, the Greek god of the sky, thunder and lightning, is a good example.Zeus name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dios, meaning “bright”. In Greek mythology, he had control of all the heavens. The winds were at his service; day and night took their turns, and the seasons came and went, at his comman

7、d. With the thunderbolt as his distinguishing mark, Zeus also controlled thunder and lightning. In Homers Iliad, he did not hesitate to call forth thunderstorms against his enemies.Hesiod once described Zeus as “the lord of justice”. As the supreme ruler of Mount Olympus, Zeus watched over the admin

8、istration of law and justice in the world of mortals. He rewarded those who were honest, faithful and kind-hearted; and punished those who were deceitful, faithless or cruel.In art, Zeus is often depicted as bearded and middle-aged, but with a youthful figure. His image is awe-inspiring, as his pose

9、 suggests that he is about to throw his bolt of lightning that is, to mete out punishment to any wrongdoer.雷雷公公電電母母雷電警世懲惡、替天行道的形象,深入民心。世人常言道,死於雷擊電殛者,必是壞人 無疑。人們指天起誓,也常矢言,假如言而無信,必遭天打雷劈。雷電威力之大,可以 想見。中國社會對大自然神祇的崇拜,1始於上古。雷、電、風、雨,無不成為膜拜對象。在古代神話中,雷公和電母是一對天神,司掌天庭雷電。雷公又稱雷神,電母又名閃電之 神、閃電娘娘、金光聖母。雷公之名始見於楚辭,古時以雷為

10、天庭陽氣,故稱 “公”。閃電之職,最初由雷公兼司,至漢代有電父之稱,而電母之說則始於唐宋。唐 崔致遠桂苑筆耕集 曰:“使電母雷公,鑿外域朝天之路 ”;宋蘇軾 次韻章傳道 喜雨也有“麾駕雷公訶電母 ”的詩句。歷來祈求雨雪的儀式,不少都以雷公和電母作為主要啟請的神明。規模較大的道觀和廟 宇,通常都會供奉雷公和電母。 山海經多處提及雷神,稱其為 “龍身而人頭,鼓 其腹”。雷公神像大都狀若力士,袒胸露腹,背插雙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足如鷹 爪;左手執鍥,右手持鎚,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擊鼓 即為轟雷。電母之像則容貌端雅,兩手執鏡,目光犀利。雷公和電母能辨人間善惡,維護公義。

11、相傳雷公視力欠佳,黑白難辨,電母寸步不離, 捧鏡為其探照,明辨是非後,雷公才行雷,兩者可謂合作無間。1“祇”粵音“祈”。There is nothing more universally commended than a fine day; the reason is, that people can commend it without envy. William Shenstone談談文文說說字字五五黃黃六六月月 七七月月流流火火西遊記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往西天取經途中,甫踏足火燄山,頓覺熱氣蒸人。該處 “有八百里火燄,四周圍寸草不生 ”,“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讀之已覺熱浪逼人。形容天氣

12、炎熱,我們會說火傘高張,典出韓愈 遊青龍寺 贈崔大補闕 一詩: “赫赫炎官張火傘 ”,比喻烈日炎氛四射。又如流金鑠石,或鑠石流金,鑠解作 “熔化”, 意謂天氣酷熱,簡直能使金子、石頭熔化。這個成語出自楚辭招魂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 ”。近義的成語有焦金流石,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陽 光酷烈。焦沙爛石則指猛烈的陽光連沙也燒焦,石也燒爛。晉朝傅玄雜詩“炎 景時鬱蒸,海沸沙石融 ”,謂天熱得連海水也煮沸,沙石熔化,同樣以誇張的手法形容 酷熱。中國以農立國,天氣好壞直接影響五穀收成,五黃六月即源出農事。五黃意謂夏曆 五月麥子熟黃了,泛指夏天、大熱天。諺語“六月六,曬得雞蛋熟 ”同樣以六月天喻 指盛

13、夏。北方一到夏曆七月便可望炎夏將盡,故有七月流火之說。流火,星座名, 每年夏曆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後便漸漸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 火,預示夏去秋來,寒天將至, 詩經七月便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之句。 不過,香港位處亞熱帶,夏曆五月間天氣轉熱,要到九月、十月始有涼意。除了成語諺語,漢語裏頭形容天熱的詞組不少,如暑氣蒸騰、蒸籠一般,形象生動。 談到暑熱,我們會說燠熱、溽熱、悶熱、苦熱,甚至毒熱,還會用疊字加重語氣: 熱呼呼、熱烘烘、熱辣辣、火辣辣、熱騰騰、熱浪滾滾、火燙火燙。酷暑盛夏, 熱得難受,自然要歸咎於頭頂上的太陽,烈日當空、熾熱的太陽似乎還不足以表達 心情的煩躁,於是有通

14、紅的火球、歹毒的陽光、毒花花的太陽。夏日陽光的威力, 直如烈燄,炙人、燙人、灼人、烤人,不可小覷。語語林林風風微微煙煙淡淡雨雨蕭蕭然然 詩詩詞詞的的天天候候意意象象天候入詩,由來已久。 詩經蒹葭開首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點明情的場 景。風霜雨雪、霧靄煙雲,歷來都是騷人墨客喜愛吟詠的對象,戰國宋玉有風賦, 三國謝惠連有 雪賦。歐陽修的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臨江仙) ,描摹雷聲隱隱,疏雨荷承,聲聲清脆,跳脫靈動。中國詩詞的天候意象,每多寓意。物候的變化,揭示時光流逝,容易令人聯想到人生的 變幻。漢武帝 秋風辭一開頭,就以秋風起興: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 南歸”,感嘆人

15、生的歡樂有時而盡,誰都不能長生不老。李清照的“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聲聲慢),表面上是說天氣冷暖無常、陰晴不定,實則觸景生情,抒 發詞人晚年孤獨的愁懷。詩詞的物候意象,以雲、雨、煙、霧最常見。雲隨風飄送,與浪天涯的遊子不無相 似之處;李白的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正是由此而起。雲自 在舒卷,望之使人忘卻塵俗的煩憂,王維遂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的名句。雨在詩詞中的意象尤其突出。在詠物述懷詩中,雨滋潤萬物,為大地帶來生機,如 “梅雨灑芳田 ”、“野含時雨潤 ”。又如蘇軾的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 (浣溪沙),描繪春末夏初,一場新雨過後,芳草新綠可愛。

16、天清氣爽,草軟路平, 走馬奔行,自然十分寫意。在詞人筆下,江南風物空靈秀逸。 “杏花煙雨江南 ”,假如少了細細疏疏的微雨,肯 定少了一份迷濛靈秀。寫江南,溫庭筠有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菩薩蠻) ,皇甫松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 ”(夢江南);韋莊的 “春水碧 於天,畫船聽雨眠 ”(菩薩蠻其二),寥寥數語,寫出了愜意舒適的江南生活, 意境深遠。張志和的 漁父是描寫江南的名作: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展現一幅色彩淡雅秀逸的水彩畫卷,同時體現作者沖淡 寧和的心境。色彩明麗的初春山水,再暈染上一層空濛細雨,顯得幽遠而曠淡。賀鑄的青玉案,卻以江南暮春凄迷的景色: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喻寫綿綿不絕的閑愁。煙籠春草,柳絮漫天飛揚,梅雨連綿不斷,三句既是比喻,又 是寫景,更是抒情,表裏如一,不 痕,自北宋以來,深受詞家推重。雨的意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