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研究综述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303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泉旅游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泉旅游研究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泉旅游研究综述温泉旅游研究综述摘摘 要要温泉旅游是我国 21 世纪旅游度假的又一热点。对我国温泉旅游研究进行综述,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温泉度假旅游开发、研究方法、发展策略等方面。在分析我国各地温泉旅游的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预测我国今后温泉旅游开发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关键词关键词温泉;旅游;研究综述一、引言一、引言温泉旅游的概念:温泉旅游是以温泉资源为核心载体,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沐浴文化以及优质的服务为支撑,以体验温泉、感受文化、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为目的,广大旅游者所进行的观光娱乐、康体保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科普教育等一系

2、列与温泉相关的休闲活动的总称。我国的温泉文化由来已久,秦始皇建“骊山汤”是为了治疗疮伤,徐福为了山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辗转漂流到了日本歌山县,至今当地仍保留了“徐福”之汤温泉浴场。到了唐朝,唐太宗特建“温泉宫” ,诗人也留下了不少创作,描写脂粉美女从温泉出浴的情形。我国温泉文化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温泉是洗浴的文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泡汤” ;第二代温泉文化是洗浴加游戏,强调温泉的动感、丰富;第三代温泉则是洗浴加休闲的文化,突出温泉是一种休闲旅游;第四代温泉文化是最具包容性的,它不再专属年轻人,而是与上一代共同享有的引入保健概念的全新温泉。二、我国温泉旅游研究进展二、我国温泉旅游研究进展随着我国温泉度

3、假旅游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温泉旅游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温泉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温泉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 我国众多学者对中国温泉度假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高璐,刘玲1指出保健养生是最高层次、最具包容性的温泉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这是温泉景区所要体现的文化之一。深度挖掘温泉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赋予温泉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得温泉旅游产品更具活力。我国的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文化历史悠久,温泉旅游是继观光旅游后的又一经济热点。青风2认为我国温泉历史文化悠久,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旅游产业20 世纪 80 年代开发,时至今日任有巨大的开拓

4、空间。张永康3认为我国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的潜能很大。王华,彭华4认为中国的温泉历史已有千年,但温泉旅游才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迄今为止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 4 个阶段:以疗养为目的阶段;以保养为目的阶段;以休闲为目的阶段;以体验文化为目的阶段。吴洁,程道品5的观点是温泉旅游的内容要以文化为线索、温泉旅游的实体表现形式应以文化为主题、温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要以文化为特色。王亚辉6认为温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温泉开发的差异程度。文化好说难做,温泉资源的核心吸引力大致相同,如何在文化的表现力及其表现形式上进行突破,是我国温泉旅游行业需要深思的地方2 2、 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温泉度假

5、旅游开发对于温泉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代表性观点。如金丽,刘隽7提出了近郊休闲度假开发、远郊保养度假开发、间城市的观光度假开发以及边远地区的“ 秘汤”开发四种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出现的先后与城市旅游的开发顺序密切相关,是由城市内部空间到城市周边地带的逐步过渡的开发模式。许梅8提出了较为新颖的“1+N”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温泉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差异问题,可以使温泉旅游比较均衡的发展,更好的利用温泉资源。对于目前旅游开发存在问题有以下观点。张永康3认为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品牌意识落后、雷同化现象严重;行业混乱,缺乏规范;质量无法保证,缺乏相关标准;忽视文化,缺少内涵

6、等问题。刘娜,冯贤贤9的观点是目前我国温泉企业普遍对市场的细分不够,而细分市场决定产品的竞争力。赵鹏,李云霞10认为我国缺少对温泉地开发的限制机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各种矛盾突出,为解决资源破坏问题、环境问题、 “女性问题” ,减少轻视对旅游地居民权益保护的现象。建立减少负面影响的限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青风2认为温泉旅游产业症结凸显,需要个性化温泉旅游,以国内游客为主,温泉产品缺乏对文化内涵的开发,同质化严重,对外国旅游者吸引力弱。吴洁,程道品5通过研究温泉旅游的文化支撑,提出温泉旅游文化建设匮乏。温泉旅游文化特色将成为温泉旅游地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我国目前的温泉旅游还主要定位于高端

7、市场,且温泉旅游的活动主要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建筑物)内,没有将深含文化内容的大众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为解决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各种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张健11提出要充分重视温泉旅游资源的价值,并且根据市场状况合理选择开发模式同时要设计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个性化的散客旅游市场需求。同时应加大商务旅游在温泉区的开发,还应在非节假日时注意对旅游市场的挖掘。骆高远,陆林12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应该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标准,挖掘温泉文化,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宣传力度。3 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各个学者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方法有所差异,如宋林琳13对重庆温泉旅游开发进行了

8、SWOT 分析。张明14 、程璜鑫15 等试图运用经济学中相关模型解决温泉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但必须指出的是, 这些研究没有深入的实证调查作为基础, 没有一个严密的构建模型的过程。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描述性、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 4 种。国内温泉旅游研究主要是描述性方法(即对某些现象进行描述, 不对假设做出检验, 不作实践性的研究,以论证研究为目的) 和概念性方法(即论文的论点与逻辑思考与前人的工作有明显的联系,注重理性的探讨) 。温泉旅游研究过程中检到的相关文献, 几乎均采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其次, 从研究方法方面来看。从我国现有温泉旅游的相关文献来看, 描述性和概念性的分析是绝

9、大多数文献的研究方法。尽管这两种研究是必要的, 能够简要刻画出当前温泉旅游发展的状况,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对实践的指导方面的贡献却是十分有限, 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因此, 需要更多地融入构建模型与数理统计的方法, 深入地调研以获得详实的资料。力求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描述研究与批判研究等的有机结合。4 4、温泉旅游的发展策略温泉旅游的发展策略冯亚楠 16 在对山西忻州顿村温泉度假休闲旅游进行 SWOT 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对进一步开发顿村温泉度假休闲旅游提出了七大战略构想。此外, 温泉旅游发展的可持续问题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如, 李晓琴17 在探讨川西温泉资源分布与分类基

10、础上, 提出川西温泉可持续开发对策; 刘杰18 对温泉城旅游发展中的地热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研究。此外,徐勇等19 以俭汤温泉为例, 研究了温泉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张明等14阐述了温泉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与利益分配。程璜鑫15对温泉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张玲20 还将分时度假理念引入温泉旅游地的开发中, 试图解决我国温泉旅游普遍存在的季节性明显的问题。1 高璐,刘玲- 浅析我国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20112 青风- 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20123 张永康- 中国温泉旅游现状及发展战略 20104 王华,彭华- 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述评 20045 吴洁,

11、程道品 - 论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 20116 王亚辉- 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以环庐山温泉带温泉度假村为例 20117 金丽,刘隽- 远郊温泉地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 20118 许梅- 试论东海县温泉旅游开发的“1N”模式 20119 刘娜,冯贤贤- 连云港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110赵鹏,李云霞- 温泉旅游景区发展循环经济初探 201111张建-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0412骆高远,陆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 201113宋林琳- 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 SWOT 分析及对策 200814张明, 余志远 -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与利益分配研究 200715程璜鑫- 温泉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以咸宁市温泉谷为例16冯亚楠 - 对开发顿村温泉度假休闲旅游的思考 200817李晓琴 - 川西地区温泉特征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818刘杰 - 温泉城旅游发展中的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00819徐勇 - 黄欣. 温泉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以俭汤温泉为例200720张玲 - 温泉旅游地建设分时度假的可行性分析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