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149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隶十大名碑汉隶十大名碑 你知道几个?你知道几个?德风堂 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 153 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乙瑛碑乙瑛碑清杨守敬评:“是碑隶法实佳,翁覃溪(翁方纲)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诚非溢美,但其波磔已开唐人庸俗一路。”这正讲出了该碑的微妙处。临写此碑要特别注意波画的“逆入平出”,尤其是起笔处的逆势不能形迹外露。如“蚕头”的逆势形迹向上作侧锋外露,就流于了唐隶“蚕头”起笔侧露的庸俗风气。礼器碑礼器碑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 年)刻,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收于金石萃编卷9。

2、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曹全碑曹全碑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 185)高 272 厘米,宽 95 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 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东汉中平二年(185 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萃里村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石门颂石门颂石门颂,

3、著名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148 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

4、响很大。华山碑华山碑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公元 161 年)四月刻,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碑原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毁于地震。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六字。末行有“郭香查书”字样。华山碑是汉碑隶属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书风朴茂古拙又圆转流动;用笔丰满中和又波磔明显,为书家所推重。史晨碑史晨碑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碑是孔庙珍品,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

5、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磨灭处较少,是汉碑中比较清晰的一种。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放纵拓展。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张迁碑张迁碑张迁碑,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汉中平三年(公元 186 年)二月刻。明初出土。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迂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所以有人怀疑是摹刻品,但就端直朴茂之点而言,非汉人不能,所以决为当时之物。碑阴所刻

6、人名,书亦雄厚多姿。鲜于璜碑鲜于璜碑鲜于璜碑书风古朴雄健,浑厚凝重。其用笔以方为主,方整内敛,遒劲端庄,浑厚有力,斩截爽利,如佩刀贯甲的大汉将军,颇具阳刚之壮美(尤其是碑阴)。鲜于璜碑的书法艺术地位,可谓是上乘秦汉,下启魏晋,在汉隶中独树一帜,古朴、雄壮、稚拙于一炉,堪称书蒹众美。鲜于璜碑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具价值,最具影响的名碑。对于书法的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作用与广阔的再创造空间。衡方碑衡方碑衡方碑也是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用笔极为有力,笔画丰润,在转折和撇、捺处尤见功力,形成外方内圆的效果。其结体方正,波、磔、撇、捺皆不张扬外露,字体方整严峻,有下紧上松之感。整篇章法紧凑,字与字之间

7、、行与行之间留白很少,但又毫无局促壅塞之感。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说:“足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清姚华弗堂类稿跋此碑说:“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何绍基称其“方古中有倔强气”。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杨守敬说它“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西狭颂西狭颂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 13 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黄龙碑。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 3.06 米,横 3.75 米,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图是对李翕德政的形象表述和对西狭碑文的生动补充,是了解和研究汉代绘画雕刻艺术的宝贵遗迹。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