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参考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3791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方言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昆明方言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昆明方言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昆明方言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昆明方言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方言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方言参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浅谈昆明方言词汇【作者】林瑜【关键词】【指导老师】 杨雅丽【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引言昆明位于西南边陲的云由省境内,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地处高原,著名的高原湖泊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昆明就位于滇池之滨。昆明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 :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如春,被誉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技不断四时春”, 昆明因此又有“春城”之称。现全市人口625万,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6.5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48%。绝大多数昆明人讲的是昆明方言,因为昆明分为五区八县, 因此昆明方言存在地域特色, 相互同有微小的差异, 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云南历来就

2、是民族聚居之地,历朝统治者皆视云南为蛮荒之地,不列入正式版图范围。历史上有汉武帝逐彩云到云南,而彩云落地, 故名彩云之南,曰云南,又有蜀相诸葛亮七擒孟获平蛮夷定边疆的历史故事,还有唐皇助皮罗阁建大理国的记载。可见云南与中原一直保持紧密关系, 一直是中原藩国,自元代起,云南才正式归入祖国版图, 1928年设昆明市, 1950年3月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 “又相传如今的昆明居民多由南京迁入昆明,据推断应是明清以后的事,所以昆明话应是由元朝统治者带入,结合明古都方言南京方言并融合当地少数民族方言而形成的,这应该就是从历史沿革推断9明话隶属官话方言的原因,”1 (P12)“昆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

3、话”1(P18),它和汉语共同语同源异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昆明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昆明方言中有1些和汉民族共同语不同的同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形成,反映着昆明丰富多彩的民俗特点,方言学家杨灼认为: “昆明方言是在明朝初期, 以江准方言为基石出,同时吸收了华北方言,以及其他- 些江南省份方言特点形成的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语系中的一个,它的形成与云商地区的汉族移民史息息相关”2(P114-116),云南最早的移民开始于战国后期,汉代至唐初只有少量移民进入云n,但到了唐玄宗时期,唐与云南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大批汉族人被俘虏, 进入云n,直至明代,大批内地汉族军民到云南屯垦开

4、f,并在此定居下来,使得汉族人口比例第一次超出了云南当地的土著居民,汉语当仁不让地成为昆明地区的通用语言,到了清代和近代,华北、四川的移民也大量进入云南,从云南的移民史来看,昆明方言的成型即在明朝时期,而对昆明方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战国时期和明朝,昆明方言是一门古老的、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语言,因此,它是研究昆明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汉语方言的研究源远流长,从西汉杨雄编集的方言1书算起,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运用现代语言科学技术来调査方言也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194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了云南方言的调査: 1969年杨时逢将原先收集到的方言材料加以整理,出版了云南方言调査报告(中央

5、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 1989年, 吴积柱编写了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97年张华文、毛玉玲编著了昆明方言词典 (云南教育出版社) 。这是对昆明方言词汇研究极为重要的著作 。现在研究昆明方言成就较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丁崇明教授,他关于昆明方言主要发表了昆明方言的形容词复杂形式 (语言学论丛2007年第36缉) 荣晶、丁崇明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題 ( 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又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第8期,该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2005年出版的中国学术年鉴) ,丁崇明昆明方言的儿化(

6、 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一辑) , 丁崇明昆明方言的特殊“V得”及其句式 (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2007年第二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荣晶、崇明昆明话动词重叠的句法组配 ( 方言2000年第1期) ; 丁崇明、荣晶昆明话“着”的语义语源探究 (2003 年汉语方言研究和探索一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等。还有杨灼昆明方言词的文化保留价值与传承作用浅谈 (2008 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李光元昆明方言中的形容词与普通话中形容词之异同的比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高慧宜现代昆明方言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

7、26卷第4期) , 张映康昆明汉族亲属称谓之探究(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10月第27卷第5期)等。这些著作都是前辈们研究昆明方言的结晶, 我根据自已的实地调査、 文献搜索等, 获得大量的语料,并且参阅了前辈们的成果,对昆明方言词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 虽然方言词汇是一个系统的研究, 由于时间以及作者知识水平的限制,本文仅对昆明方言中的特色词汇进行探讨,希望能通过自已的研究提出一些新观点。一、昆明方言中的称谓词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它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昆明方言中有许多根据不同的情感和习俗而产生的一种加了前綴的新的称谓词, 这些加了前缀的新称谓词

8、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用意以及感情色彩, 例如:1.以“阿”作前缀的称调词,阿,加在表示亲属称谓的语素前构成一个合成同,表示亲切、亲昵之感,它不放在姓氏的前边,也很少放在排行前面,也不常常放在名字或小名前面,如:阿爹、阿哥、阿妹、阿奶、阿老表等,云南花灯包二接姐 云: “我姐编着一大辨羊尾巴,” 3(P153)阿,现多被少数民族使用,如:讲述傣族青年恋爱的电影芦笙恋歌中的插曲婚誓的歌词: “阿哥阿妹的情意长, 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条根,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就是芭蕉心这首歌旋律柔和幽雅、委婉回荡,用傣族的柔情似水唱出阿哥阿妹的情意绵绵,用了

9、“阿”在称谓前,表现了哥哥和妹妹之同的亲密无间,也说明了两人的关系并非是来属,而是恋人或是相互爱慕的男女。还有彝族歌曲阿老表, “阿者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的话, 莫给小妹白等着”这是一首彝族人民用来欢迎客人的歌曲,彝族喜火,以火作为神圣的象征,热情、奔放、好客是彝族人民的特点,歌曲旋律欢快,气氛热闹, 配上彝族特有的大三弦、 左脚舞以及燃烧旺盛的篝火, 更让人体会到彝族的热情, “老表”是彝族人民表兄弟、 堂兄弟之间的互称, 也可以用作熟人或年龄相近的、不认识的成年男子之间的客气称呼,据调査,在昆明市团结乡的彝族就将自已的表兄弟或堂兄弟称为“老表”,也有人将自已的朋友称为老表的

10、,体现了他们奔放、豪爽的民族性格,见人便招呼“老表”,是彝族人民热情的象征,在“老表”前加上一个“阿”,更体现了他们相互之间既热情又亲切的关系。2.以“老”作前缀的称谓词。老,附在亲属称谓前,表示排行最末的,如:老舅, “我都还没回来呢,等他回来再吃饭,”这家人有兄弟、姐妹三人, 老大、老二是姐姐,老三是弟弟,姐姐的孩子就把老三叫“老舅”,按照传统的亲属称谓本应该叫舅舅,但昆明人把排行最末的一个加上“老字,在这里的“老并非是说此人年纪最大或辈分最高,而是指最小的一个,这样的叫法普遍存在于现在的昆明人口中,表示对所称呼人的尊敬以及表示两人之间关系的亲呢, 说文曰: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

11、、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4 (P238) “老 的本义就是年长的,年纪大的,引申指排行最末的, 西游记云: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更不曽配人” “老女儿”也就是最小的女儿, 新华字典 释为: “排行在末了的”, 5(P280)这样看来, 昆明方言中将“老附在亲属称谓前,表示排行最末的,并非用的“老”字的木义,而是用排行最末之义。以上是广泛见于昆明方言中的关于“老”字后面加上称谓词这一类词语的举例分析, 真实在昆明方言中还有- 些特殊的关于“老”作为前缀的称谓词,它们往往表示特指的人物,从而别具特色, 如:(1)老爹:祖父、爷爷。昆明市志: “祖父曰老爹,”6(P325

12、) “,你要去哪点?等等我嘛!”(2)老祖: 曾祖和曾祖母;曾祖, 曾祖母。(3)老祖祖:高祖和高祖母;高祖:高祖母。(4)老倌儿ku?44:也称作“老倌儿倌儿”, 老头儿。“这个走呢又慢么还要拦着路,他就不能靠边让我们先过去?”丈夫,“我家现在是生活新报呢主编,可以不消天天去跑新闻啦。” (“不消”,不用、不必, )(5)老破:.骂人的话,意思同“挨刀的”, 花戏?破四门6(P328): “管他露腰不露腰,背时挨千刀。”老公,丈夫, (年轻人之间相互谈话时称自已的老公为“老砍”,这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只流行于年轻人中, )“你呢单车钥匙, 挨他保管好的。” (“挨”,介词,替,为, )(6)老

13、妈妈:也称“老奶” , 老伴儿(指女方) , “我家去唱花灯啦,我也要赶点儿过去看看去,” (“赶点几”k?53ti?31:赶快;快点儿, )老婆子(指妻子) , “儿子喊我挨他买台冰箱,我又怕不得,” (“挨”,意义同上, )(7)老外母:也称“老丈母”, 岳母,丈母娘,“你今天要去哪点? 一去我家,”3.以“喜”作前缀的称谓词,喜, 附在排行或乳名前,在排行前时,后边常有一个同样用途的前缀“老 ,它在一些地区读作“写”,经调査,此字常用于昆明市西山区的一些农村中。喜老四、喜老三、喜唤弟、写老五、写二狗、写涣涣。如: “喜老三,赶点来吃饭啦” “写二狗,你妈喊你回家去,有人找你,” “这里的

14、 喜、 写来自白族语 3(P155), 由于西山区位于昆明市的西南方向,有很多彝族、白族的居民在此生活, 形成了小聚居型的民族生活区, 是昆明市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根据涂良军教授的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一书得知, “此字来源应是借自白语, 但白语的se31最初也可能来自汉语“细”。此字也可用“小”来代替,小老四、小老三、小唤第、小老五、小二狗、小涣涣等, 意义相同,在农村中广泛使用。由“喜”作为前缀构成的称谓词可是别具特色的昆明方言词汇。“喜”字无论在说文中或是新华字典甲.都不具有这样的表示称谓的意义,而在西南官话区中, 除了昆明方言有这个词外, 其他方言区都不具有这个词,因此,这是昆明方言

15、中独具特色的, 是根据云南固有的民族文化情况, 并通过人们的智慧而创造出的,代表着世世代代云南人民的智慧结晶,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昆明方言的特色,对于方言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帮助我们了解昆明方言的一个突破口。4.以“小”作前缀的称谓词。小,放在一些特定的词语前,构成一些与普通话中意义完全不同的特指人物的词汇, 如:(1)小贼:对小孩的称呼(含亲呢意) ,相当于“小鬼”, “我家那个最爱喝牛奶啦!”(2)小儿子:小男孩, “院坝首有几个在弾珠珠,” (“首”是“里面”的意思, 昆明人将“在里面”,说为“在首”, )(3)小朋友:年轻人的来婚夫或末婚妻, “挨你呢领来玩玩,” (“挨”:介词,

16、 “把”, “你呢单车借给我用用。”、 “我呢钥匙拿给他,”; “呢”,相当于“的”,昆明方言中将所有放在定语后面的“的”字用“呢”代替, “我 书”、 “妹妹衣服,”)(4)小伴儿:朋友(指青少年) , “她是我呢,”在昆明方言中,专指自己年轻时的朋友,如果一位老人说: “小艳是我呢,”说明小艳和这位老人在年轻时是很好的朋友,现在回忆起以前的事,就将小艳叫做“小伴儿”,表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密切,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些代“小”字的称谓词都具有表示亲切、爱护之意, 一般是在相当熟悉对方的家庭情况的人中才会使用的口语, 有助于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同的关系,从称谓词可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亲疏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