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3784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雨霖铃》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雨霖铃》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雨霖铃》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雨霖铃》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霖铃》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教学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齐背雨霖铃。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哪些典型的送别意象?,创设情境,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的别离意象及鉴赏,学习目标,1、充分认识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代表的情感内涵及其作用。2、学习鉴赏送别诗的语言、技巧手法。3、把握送别诗高考命题方向和答题技巧。,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黯然销魂者, 唯 而已矣!,江淹别赋,关于送别意象,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意象?,送别 李叔同,长亭外,

2、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自主学习,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意象?,问题归纳,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带话, 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二:,一是“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

3、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二是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折柳赠别,问人间, 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自主学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贯休古离别,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饮酒泣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自主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

4、为专有的送别之地。,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 河伯,长亭饯别(南浦凄别),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

5、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吗?为什么?,反馈练习,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吗?为什么?,合作探究,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规范答题步骤。,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痛楚(步骤三)。,问题归纳,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

6、之何?江淹别赋,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季节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芳草惜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7、天阔。 柳永雨霖铃,送别诗中常出现夕阳日暮月夜等时间意象。莫非古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傍晚飞鸟归林、牛羊归来,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山中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有?第一、二句交代了什么?三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本诗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反馈练习,1、典型意象有:山中、日暮、春草。 2、第一二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别后情景。 3、第三四句是诗人对朋友的询问和期待,抒发了诗人对友

8、人的思念和对再次相聚的殷殷期待之情。 4、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问题归纳,日暮伤别,送别诗常见意象,地点:长亭、南浦、古道、山中。 时间:傍晚、月夜、秋季。 物象:柳树、浊酒、芳草、夕阳、笛声、远山、晚风、 孤舟。,“长亭”、“南浦”、“柳”、“芳草”、 “酒”等别离意象,往往被诗人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担负起渲染、烘托、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第一、二句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2 、诗歌第四句的意象?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简要赏析。,合作探究,1、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通过描

9、写猿啼、日暮、江边、流水等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感伤的心情。 2、青山、孤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中,表现友人孤独的处境。反衬。“青山万里”“一孤舟”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友人孤单、渺小、凄凉。借代。以孤舟代人,船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表达出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与同病相怜的感情。,问题归纳,古道长亭,芳草萋萋,夕阳映山,离情满怀。晚风拂柳,残笛在耳,执酒留别,酒尽梦寒,浓浓情意就在这无言的梦境中永远地飘荡,课堂小结,别情 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栏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 人去也!,重温别情,是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我们虽然不是诗人,

10、但往往在生命的某种时刻,让我们忽然间诗情涌动。我们追求生命中有品质的快乐,我们同样需要有品质的忧伤,因为这让我们学会珍惜,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有一颗柔软的心,让心灵绽放一点诗情,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活的诗意盎然。,课堂总结,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布置作业一、,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意象和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布置作业二,仿照划横线例句,续写三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柳永与心上人的“泪别” ; ; ; 。 “多情自古伤离别”,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答案: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柳永与心上人的“泪别”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朋友元二的“感 别”;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朋友的“惨别”;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与友人的“景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