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3566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2015届二诊语文试题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充市高南充市高 20152015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1.C,A 项错在拆迁,应为 chi;B 项错在殷红,应为 yn;D 项错在下载,应为 zi。 2.B,A 项应为明火执仗;C 项应为蛰伏;D 项应为不落言筌 3.D,制订,创制,拟定,一般指工作计划,此处可改为制定;热诚,热烈而又诚恳,一般 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热忱;落落寡合,指与人合不来,此处不 合语境,可改为形单影只。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4.B,A 项

2、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 “改革”不能与“出台”搭配,可在“改革”后加上“方 案” ;C 项指代不明, “自己”在这里指代不明确,可将“自己”改成“我” ;D 项句式杂糅, “借口为名”句式杂糅,可改为“借口”或“以为名” 。 5.C,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旨在说明灵魂的高贵与重大, “废黜”是因为失去了灵 魂的高贵导致精神生活的庸俗。 6.C,灵魂生活、肉身生活、社会生活同等重要,都必须安顿好。 7.A,B 原文没有依据,而且说法绝对。C 二者的差异应该在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上。D 说 法绝对,只有追问灵魂的人才会这样,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样。 8.C,格:标准。 9.B,两个乃表判断,A 项

3、中前一个且,表让步,尚且,后一个且表递进,并且;C 项中前 一个而表转折,却,后一个而表修饰;D 项中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些,后一个是人称 代词,他们。 10(1)你正值少年气盛,本来就应当把出类拔萃当做是自己的目标。关键词:第一个以:介词,在,处在,引申为正值,正当;固:本来;意:目标。各 1 分,大意 1 分10(2) (既然)认为写科场文章是可耻的,就不应当追求科举了;一边追求科举一边又认 为写科场文章可耻, (你真是)糊涂啊!关键词:之的指代内容,耻的意动用法,惑:糊涂,各 1 分,大意 1 分11. 写文章要敢于创新,勇于展示自己,不必在乎猎奇涉怪的评说 不要妄自菲薄,要志存高远,

4、积极进取 要顺应现实,练好基本功 不要好大喜功,要脚踏实地。 (一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善至 矣 (每对两处得 1 分) 翻译: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美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 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 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2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

5、,百姓对待天,不讲 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13(1):紧扣诗题“思中原” (1 分) ,运用夸张的手法(1 分) ,写出咫尺中原仿佛远在天边,并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壮的基调(1 分) 。讽刺南宋朝廷畏敌如虎,不敢越雷池一步 的软弱(1 分)及定都临安后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颓废(1 分) , (任答 4 点得 4 分)(2)首联中流露了对故土中原的深切思念(1 分) ,对南宋朝廷的失望(1 分) ,颔联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怨愤(1 分) ,颈联里流露出对中原百姓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朝廷无 力恢复中原的伤感(1 分) ,尾联抒发了作者坚定的报国之志(1 分) (任答 4 点得 4 分) 14.(

6、1)怀旧空吟闻笛赋 (2)潮平两岸阔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清流激湍 (6)审容膝之易安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玉簪螺髻15. B D(答对 1 个得 2 分) 解析:B,小说中“我”这个医生,并无独特之处,和护士、护士长一样,他也是医院利 益的维护者,只是程序式的询问,没有深入病人内心,没有了解他的内心需求。D,这一 无名的现象,放大了现象的普遍性,加深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力度,并不是要保护他们的 隐私。 16.丰富了人物形象。老人虽然既瞎又瘸,行动、生活不能自理,可通过摔盘子,表达了 老人对健全身体的渴望。 照应标题,同时又为下文做铺垫。摔盘子与

7、掷铁饼有相似之处,使得老人被冠以“掷铁 饼者”的美名,照应了标题。同时又为老人死前精心清理被自己摔盘子弄脏的墙壁做铺垫。突出了小说主题。老人在大多时候以“沉默”来回应院方对自己的冷漠,而摔盘子则是 一种响亮的反击,体现了医患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每点 2 分,其中第二点任答到一方面即可。 ) 17.身体残疾,深受病痛折磨。可以从小说对老人的外貌描写看出。个性坚强,富有抗 争精神。从老人抗争命运、抗争医院两方面可看出。特别自尊,有尊严。可以从提无礼 要求“拿鞋子来” ,死前清理墙壁等看出。 (每点 2 分,如答到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 18.院方的“沉默”主要体现在医患之间交流的障碍与不通畅上

8、, (1 分)如医护人员用 沉默拒绝拿鞋的请求,医患间程式化的谈话,甚至面对老人摔盘子,院方不是寻找原因, 而是对他采取措施。 (1 分)这些“沉默”体现了强势医院对弱势病人的冷漠。 (1 分) 老人的“沉默”主要体现在无声地忍受病痛的折磨,有意沉默地回应医生的询问和毫无 声息地死去。 (1 分)老人运用“沉默”这个武器,一方面维护了自我的尊严;(1 分)另 一方面也反抗了院方的强势与冷漠。 (1 分) 总之,小说通过对医患之间“沉默”的描绘,讽刺了医者对患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心理 需求的漠视, (1 分)揭示出医患关系的疏远甚至冰冷。 (1 分) (院方和老人“沉默”的理解各 3 分,答到第

9、3 点的得 2 分,但满分为 6 分。 ) 19答案示例:求贤若渴,无可厚非。唯分数论英雄,凸显评价标准单一的无奈。 法制不够健全的背景下,分数或许是唯一公平的标准。 20.答案示例:那钢浇铁铸的分割依然矗立,遮蔽崩解了;那勤勤恳恳的工作和学习还在继 续,样态改变了。(每个句子能表达出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多自由,能更便捷的获 取和传达信息,更自由、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等方面意思 2 分,句式与仿句大体一致,规范、 连贯、得体 1 分) 21. 【写作提示】材料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每个人3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

10、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 题意,可写心灵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 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 自己对“视野”的看法。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由己及彼 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反省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 而忽略了实质等等。也可以“窗子”“镜子”兼谈。参考译文:多谢你的来信,正好天色已晚,送信人立等回信, (因而)未能果决地逐一回答(你信中所问) 。承蒙你在信中的深厚情谊(即来信咨询) , 左传里说:“可以对人说清楚的,却不对人说,这是失掉朋友啊!” (

11、实为孔子的观点) ,因此我粗疏地写下自己的浅见,作为对你的答复,希望你谅解。来信中说,现在流行的好文章,有不少是从猎奇涉怪开始的。只是那些文章,有的巧妙,有的不巧妙罢了。 (其实,一篇文章)立意新颖就会异于常,异于常自然就显得奇怪了;词气高雅就会超出众人,超出众人自然就显得奇特了。虎豹的花纹一定比犬羊的鲜艳,鸾凤的叫声一定比乌鹊的铿锵,金玉的光泽一定比瓦石的炫目, (这些奇特)并非它们有意放在前面,乃是自然而然的。山必定崔嵬高大,然后才可为岳;水必定波涛连天,然后方可成海。明堂的梁柱,一定能阻挠云霓的前进(即高耸入云) ;贵重的宝珠,也一定在深潭中隐藏。你正值年少气盛,本来就应当把出类拔萃作为

12、自己的目标。在学写文章的初期,你尚且还没有用尽所有的才思,为何突然宣称自己力有不逮呢?(俗话说)图谋上古三王的事业,即使达不到,次一等还可以用来争霸天下, (你的目标)如果仅仅为了展示自己,那么它的坏处就将不尽了。 (言下之意是人当志存高远)所以孔子讥讽那些力有不逮的人,希望你自我勉励,努力进取。来信中说,那些文辞浮艳、讲究声律的文章,是可耻的,也不愿去写。虽然它们确实有可耻的地方,只是我认为你现在却不是这样,甚至就连自己说过的话,也不相信。为什4么这么说呢?你参加科举考试,而科考中有司大张科考的标准,每年参考的人来应试,他们录取的正是你不愿去写的文章。工人们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他们

13、的器物变锋利。你才开始伐木却舍弃斧头,这怎么能行呢?既然认为写科场文章是可耻的,就不应当去追求科举了;一边追求科举一边又认为写科场文章可耻,糊涂啊!现在你这样做,好比只想过河却把湿脚当做耻辱,怎么能对自己说过的话深信不疑呢?来信里说,你热衷于创制法令来安定百姓, (其实,这些举措)是那些身居其位的官员们的事,也是圣贤们得志之后才施展并尽力完成的事,不是诗赋的责任啊!功业已经成就,恩泽已经流布,用诗歌文章来记叙,并使这些举措发扬广大的作品就会出现。圣贤们没有得志,才会用诗歌文章来使这些法令、举措在后世流传。现在你才开始学习,并未出仕为官,却急于这些事,也太早了吧!你信中说到的好些问题,有些说得似乎不符合你的本意,有些考虑得或许过分,其他的都很好。已经承蒙你的高看,怎敢自我疏忽懈怠,于是姑且回复了以上这些,等见面之后再详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