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7-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3498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7-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管理信息系统7-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管理信息系统7-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管理信息系统7-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管理信息系统7-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7-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来构建物理模型(基于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技术方案),即根据新系统的逻辑功能要求,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系统设计又称物理设计,解决系统“怎样做”的问题。,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对MIS开发的三阶段,可运行系统用户手册,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分析报告,原 系 统 新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任务书,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如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等。 灵活性 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如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

2、的独立性。 可靠性 如安全保密性、检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经济性 如不要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设计的内容,总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功能结构图设计 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数据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1.设计依据 2.计算机硬件选择 3.计算机网络的选择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5.应用软件的选择,功能结构图的设计,所谓功能结构图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图中每一个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思想就是模块化,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尽可能独立的小模块,然后分别实现。,功能结构图

3、的设计,功能模块 功能结构图中每一个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得大一点或小一点。分解得最小的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每个处理过程,而较大的功能模块则可能是完成某一任务的一组程序。,D1领料单,D2进货单,入库处理,出库处理,库存帐,制作收发存月报,D3收发存月报,查询条件,查询,库存报警,D4报警表,P1,P2,P3,P4,P5,F1,仓库 主管,数据流程图,功能结构图,代码设计,1代码的概念代码是客观实体或属性的一种表示符号。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与计算机的共同语言,起着沟通人与计算机的作用。例如:物资编号、职工编号、学号、课程代号、图书编码、小区代码等。,代码设

4、计,1代码的概念代码可以是数字、字母、数字字母的组合等等 示例:学号:课程代号:若已知代码的位数为P,每一位上可用字符数为Si,则可以组成码的总数为:例如,对每位字符为0-9的三位代码,共可组成C=10*10*10=1000种码。,代码设计,2代码设计的原则(1) 唯一确定性。每一代码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每一实体和属性都用一个确定的代码来表示。(2)标准化与通用性。尽可能利用国际、国内、部门的标准代码。(3)实用性。尽量使用原业务处理上已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代码。,代码设计,2代码设计的原则(4)可扩充性。考虑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当增加新的实体(或属性)时,不需要变动原代码体系。(5)易识别性。

5、既要便于管理人员使用时的识别和记忆,又要便于计算机识别、分类。(6)简明性。尽可能简短、统一、冗余位少。,代码设计,3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 :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顺序码简单明了,易扩充,但不便于分类汇总,不能说明任何信息的特征。如001、002、003 (2)块码 :对代码对象分区间进行编码。例如:用块码表示会计科目性质,10011911表示资产类科目,21012941表示负债类科目等。,代码设计,3代码的种类 (3)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又可以分为:层次码。代码各组从左到右有一定的层次关系。如:邮政编码、图书分类码

6、。多面码。代码各组代表代表一个独立的属性。如:身份证号码。,代码设计,3代码的种类 十进制码。一种特殊的层次码,每一层都用一位十进制数来表示 。如:500自然科学 510数学 520天文学 530物理学 531机构 5311机械 53111 杠杆与平衡,代码设计,3代码的种类 (4)助忆码: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或文字数字结合起来描述,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联想帮助记忆。如CLF代表材料费。优点是便于记忆,但不利于分类,有时容易引起联想错误。,代码设计,4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xxxxx x原码 校验位,代码设计,校验位值的计

7、算 原代码 1 2 3 4 5权 6 5 4 3 2对应乘积之和 6+10+12+12+10=50以11为模去除乘积之和5011=46得出的余数作为校验码:因此新代码为:1 2 3 4 5 6,代码设计,校验位值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权和模 如:权可以采用 算术级数( 1 2 3 4 5 ) 几何级数(2 4 8 16 32) 质数(3 5 7 11 13)模可以采用 9或10或11等 校验位值可以取余数或模减余数,代码设计,条形码的第13位(校验位)的计算方法:偶数位系数为3,奇数位系数为1,模为10,取模减余数作为校验位。原代码 9 7 8 7 0 4 0 2 7 3 2 4乘权数 1 3

8、1 3 1 3 1 3 1 3 1 3乘积之和 9+21+8+21+0+12+0+6+7+9+2+12=107107/10=107校验位=10-7=3新代码为: 9 7 8 7 0 4 0 2 7 3 2 4 3,输入、输出设计,一个MIS是否方便实用,主要看该系统是否有良好的输入与输出设计。一个好的输入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一个好的输出设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简明、有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输出设计,输出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 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适用。,输出设计,(1) 输出设备的选择 显示

9、器:内容不多,无需保存的检索信息。 打印机、绘图仪:系统最终结果以图表或文件的形式输出。 音箱:以声音方式输出。 磁盘:以磁盘文件的形式输出中间结果信息。 缩微胶卷输出机:以缩微胶卷的形式保存图形和资料。 网络传输,输出设计,(2)输出格式的设计原则 标准化,使用方便,符合用户习惯,便于计算机实现。(3)输出设计说明内容包括: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输入设计,基本要求是:在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输出需要的前提下,做到输入方法简便、迅速、经济。 用户界面设计要坚持友好、简便、实用、易于操怍的原则,避免菜单嵌套过多和颜色过于多变。 用户界

10、面主要包括菜单、表单、提示等。,输入数据的校验,静态校验:输入,打印,校对(也称人工校验) 重复校验:输入两遍,如果相等,则接收。 类型校验:如检验数字项数据每位是否为数字(输入掩码) 格式检验:检验数据是否符合预先规定格式(输入掩码) 逻辑校验:检验数据值是否合理(字段级、记录级验证规则),输入数据的校验,界限校验:检验数据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字段级验证规则) 记录计数检验;通过记录个数检查是否遗漏 平衡校验:检验数据的合计是否正确 代码校验;通过添加校验位来检验输入编码的正确性。,输入设计,数据存储设计,在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的主要方式是文件和数据库,文件适合于单项业务处理,数据库是由相关

11、文件组成的数据集合,适合于复杂系统,它不仅可以描述数据,还可以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存储设计,文件的分类 主文件: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 处理文件:存放事务数据的临时文件 工作文件:处理过程中的临时文件 周转文件:存放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其他文件:各种备份文件,用户要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数据库模型,称为概念模型,用E-R模型表示,将概念模型转换成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系统设计),为数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系统设计),系统分析(详细调查),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系统开发的阶段,学号,教师名,教师号,性别,教师,

12、编号,名称,电话,姓名,学生,M,N,E-R 模型,分院,注册,管理,1,1,属性,实体,联系,M,N,M,N,E-R 模型,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a)每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b)1:1的联系,将一个实体的关键字纳入另一个实体对应的关系中。 (c)1:n的联系,将“1”方的关键字纳入“n”方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关键字,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的关系中。 (d)m:n的联系,需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包含两个实体的关键字以及联系的属性。,编号,地点,年龄,工厂,管理,厂名,厂号,姓名,厂长,1,1,厂长(编号,姓名,年龄 工厂(厂号 ,厂名,地点),厂号),E-R模型,关

13、系模型,编号,价格,面积,产品,存放,货号,品名,地点,仓库,1,n,仓库(编号,地点,面积) 产品(货号 ,品名,价格,数量,编号,数量),学号,学时,性别,成绩,课程,选课,课程名,课程号,姓名,学生,m,n,学生(学号 ,姓名,性别) 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学时),选课(学号,课程号 ,成绩),补充例题,设有产品实体集,包括属性CNO(产品号)和CN(产品名),还有零件实体集,包括属性LNO(零件号)和GX(规格型号)。每一个产品可能由多种零件组成,有的通用零件用于多种产品,有的产品需要一定数量(SL)的同类零件。因此存在有产品的组织联系。画出E-R图,并转换成关系模型。,GX,CNO

14、,SL,零件,装配,LNO,CN,产品,m,n,产品(CNO,CN) 零件(LNO,GX) 装配(LNO,CNO,SL),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规范化理论研究关系模式中各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关系模式性能的影响。第一范式(1NF):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第二范式(2NF):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二范式,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在关系模型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相当于一个文件。实体间的联系均通过关系进行描述。,关系模型,元组,元组,属性,属性,属性,主码,规范化过程,各范式之间是一种全包含关系,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在执行“分解”时,必须准守规范化原则: 保持原有的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性,系统设计报告,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代码设计方案 3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 4数据库设计方案 5程序模块说明书,思考题,输入校验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校验的方法? 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的校验位。原码是6137,权为16,8,4,2,模为11。 简述代码的种类。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 简述规范化理论中前三种范式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