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3384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农业(补)ppt培训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2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意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就是建设现代农业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章结构,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一、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和标准 1、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基本涵义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对于这种转变,既有学者认为是一种“过程”,也有把它看着一个“产物”。,(1)西方:把现代化作为一种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是单一因素的,而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2)台湾:21世纪世界彩色百科全书提出: “现代化与变迁密切相关是随着愈来愈复杂以及相关连的人类生活在整个文化背景、工艺、经济和生态

3、方面的综合变迁他是一种适应的过程,适应经常多变的环境”。这种表述强调现代化是各个领域的变迁过程,人们要适应这种多变环境。 (3)大陆: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像西方先进国家那样向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社会的总体过渡。,总的说来,现代化是经济、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的综合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表现为:从使用人力、畜力转变为使用非生物动力,从使用手工工具到使用机器作为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这意味着财富增长、技术多样化、分化与专业化,从而导致一种新型的劳动分工,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2、现代化的标准(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

4、2-15%以下; (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 (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 (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 (6)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 (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 (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9)婴儿自然死亡率3%以下; (1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 (11)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二、农业发展的阶段,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从总体上说,这种划分是以生产力水平,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力的组合方式等为标志的。,1、原始农业,时间: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

5、器时代,历经7000多年,是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特征 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 采集、狩猎获取“天然食物”到有目的地种植、养殖以获得食物。 刀耕火种,靠天吃饭,集体劳动,产量很低,维持生存。 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时间: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从原始社会末期,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迄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这一阶段。,阶段 古代农业(奴隶社会-19世纪中后期) 特征: 铁制工具,人畜力为动力; 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

6、接的经验; 物质和能量在农业内部循环; 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 重大成就: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基本特征: 半机械和机械化农具 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 分工开始发展 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 农业企业出现 重要贡献: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 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特征 (1)技术停滞 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所谓技术停滞,是指传统农业的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使用基本由自己生产的简陋铁木农具

7、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风力进行生产。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研究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他在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 。,(2)低水平均衡 传统农业的生产率很低。但是资源配置却已经达到了最优,只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舒尔茨说,依靠重新配置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阅读: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中译本),第29-31页)。,(3)自然经济 传统农业是生计农业,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产量和生产率很低,产出和消费几乎是大小一致,是自给

8、自足的自然经济。 印度学者苏布拉塔加塔克和肯英格森特指出,“传统农业是以小型的家庭的农场为标志的。作为一个生产单位,传统农业不仅以其规模小为特征无论以所利用的资源量,还是以产出量加以衡量,而且以高度的自给自足为特点” 。 农业与经济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译本),第5-6页。,3、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基本特征 科学化(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 机械化(现代农业机械体系) 专业化(高度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区域分工;作业工

9、序分工) 社会化(农业产业组织创新) 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现代农业的成效 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产品商品率较高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总之,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三农业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在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逐步深化: 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就被理解为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四化”。 20世

10、纪70年代:“七化”,即土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优良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 改革以后: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深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阅读:宣杏云、王春法: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出版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用现代工业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园林化。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和装备农业,主要包括良种化、化学化和改革耕作技术。 农业劳动者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劳动者思想观念转变、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增加。 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包括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现代化和农业企

11、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农业资源环境优良化。即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农业。,小结:一个比较一致接受的定义,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3、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之一:蒋建平主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6月)一书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主体指标7项,群体指标22个。 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 农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

12、村人均社会总产值,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 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 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农业净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农业商品率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 林牧渔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 百公顷农机总动力 有效灌溉面积比重 化肥有效成分施用量 农业生产技术与文化教育 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劳动力比重 初中以上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 农村组织建设与经营管理 乡镇一级科技服务三站普及率 乡(镇)村二级农业服务人员数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 森林覆盖率 自然灾害成实率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 耕地污染面积比重,第二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新中国现代化

13、进程总体回顾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才展开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提出了现代化建设。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党和政府高层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 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路线影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一再被延缓。,改革以来的现代化战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邓小平提出:“三

14、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三大”确认)。,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使广东及其他有条件的地方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 党的十五大论述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头20年、上半叶的奋斗目标,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目标进一步细化。,党

15、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相关内容参见文献部分),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16、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 生活宽裕,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乡风文明,就是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遵纪守法和睦诚信。 村容整洁,就是农村规划建设有序,卫生整洁。 管理民主,就是农村政治民主,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又能够统一集中。,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二、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