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3304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论(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19,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程序,胡中锋 教授 于三水千叶酒店 2008年10月16日,2018/10/19,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一)几个基本概念1.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教育问题,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2018/10/19,2、效度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即研究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分为两种: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外在效度:是指结果能被推广的人、情境和条件。,2018/10/19,内在效度是基本的,否则无外在效度可言。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外

2、在效度不一定高。因此,可以说,研究效度是指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2018/10/19,3信度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也可分为两种: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2018/10/19,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2018/10/19,4、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指用来预测的变量,因变量是指被预测的变量。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特别是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一定要清

3、楚哪些变量是自变量,哪些变量是因变量。当然,在教育研究中很严格的因果关系是很难寻找的,往往是相对的因果关系。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取的可以独立、自由变化的变量,是研究者需要操纵和控制的变量。因变量是用来衡量研究结果的变量。,2018/10/19,(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1、研究目的的独特性2、研究对象的复杂性3、研究内容的变化性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5、研究过程的不确定性6、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2018/10/19,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一般有以下六个程序。但由于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可能出现多于或少于的情况,但研究的顺序不能颠倒。,2018/10/19,(一)选择问题,1、选

4、题的重要性问题就是尚未解决的矛盾。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选择的研究课题。 英语用“Problem”来表示问题要确切一些,而不是“ Question”。问卷用“Questionnaire”而不是“Problemnaire”,问题解决则用“problem solving”。正确选择研究问题是科研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选择问题是科学研究过程的起点,也是研究者成功的关键。一般说来,确定问题,就是确定了研究的目标、主攻的方向。,2018/10/19,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

5、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18/10/19,2.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2)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4)从与有关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2018/10/19,2. 选题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所谓“需要性”,就是说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一种分类:按照个人与社会需要分类 * 教育理论的发展或者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但研究者并无相应的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的问题。* 研究者本人怀有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但却未必是教育理论的发展或

6、教育实践的改善所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的问题。* 既非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所迫切需要去解释或解决,也非研究者本人一心想去解释或解决的问题。* 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且研究者本人又有研究的欲望与研究热情的问题。,2018/10/19,(2)本土性原则,教育研究必须直面本土教育需求,不能不考虑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不去分析我国当前教育实践的主要问题与主要需求,而是仅仅关注、或者首先关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并以这些国家教育实践的现状与走向为尺度来判断我国当前教育实践的应有取向,确定教育研究的课题。,2018/10/19,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总之,我

7、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2018/10/19,(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造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能使所选的问题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或在应用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从而保证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4)可能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实际具备的个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研究问题,对预期完成问题的主观、客观条件尽可能充分地估计。,2018/

8、10/19,3. 选题的程序(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选择研究问题的领域一般都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以及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专业特长去确定。研究者可以从广大的研究领域中,经反复衡量后,由博返约,确定一个研究领域。(2)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文献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方法,而且也是避免重复研究的方法,因为从阅读资料中可了解研究问题有哪些部分是已经解决的,哪些部分尚未知而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2018/10/19,(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经阅读文献后,对研究的问题将更加明确,于是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是必要的一步。(4)陈述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若能清楚而明确地界定范围,研究问题的陈述就好办多了。研究问题的陈述方式一般

9、采用陈述句形式。,2018/10/19,4、问题的衡量标准,(1)意义(2)可行(3)创新(4)具体明确学生课外活动方式研究学生课业负担研究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自尊之关系研究,2018/10/19,5、几类具体的选题,(一)XX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二)影响(导致)XX的因素分析(三)A和B的关系研究,2018/10/19,(二) 提出假设,所谓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事实上,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提出的假设必须是可以加以验证的。 不能加以验证的假设,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研究。,2018/10/19,1、假设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

10、定的科学依据。任何假设虽然都是猜测的,但均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并能解释与它有关的事物和现象。(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假设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都带有猜测性、假定性的成分,其结果是或然的。(3)具有多样性在科学发展中,对同一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假设。实际上是一种可变性。,2018/10/19,2、假设的成因和形成途径,()成因第一,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某种全新现象或开辟出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理论或学说对其加以解释,需要独辟蹊径,提出全新的解释。第二,理论产生新突破,运用于相关领域,对已知现象作出新解释,对未知现象提出猜测,由此形成新的假设。,2018/10/

11、19,()途径第一阶段:发现问题。问题是科学假设产生的动因。科学假设的逻辑起点,不是一般的观察、实验,而是问题。第二阶段:搜集、整理有关该科学问题的事实材料,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该问题作出初步的解释和假定性的推测。第三阶段:从初步的假定和推测性说明出发,利用各种有关材料,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假说的基本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知识体系。,2018/10/19,(三)设计方法,有了假设以后,就要着手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法,即进行研究设计。必须认定与问题和假设有关的变量。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2018/10/19,(四)收集资料,依照研究假设逐步收集资料。 资料的收集,必须贴近假设或问题。 资

12、料的收集,必须注意客观性。,2018/10/19,(五)分析资料,收集到资料后,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分析,以使原始的资料成为分类化、系统化及简要化的结果。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2018/10/19,(六)得出结论,收集到的资料,经整理分析,所得的结果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推翻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结论的建立,必须以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为依据。,2018/10/19,三、附录研究问题领域举例,1、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分析。2 、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比较研究.3 、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4 、废品工艺品制作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2018/10/19,5、音

13、乐氛围的创设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6、电脑与作文教学.7、叶圣陶阅读教学理论研究.8、研究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9、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0、小学低年级阅读课程对学生作文成绩的影响.11、小学生课文活动方式调查.12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2018/10/19,13、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自尊的相关研究.14、教师压力研究.15、教师职业倦怠感研究.16、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17、学校组织气氛研究.18、教师激励研究.19、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教师科研能力研究.21、教师评价研究.22、学生评价研究.,2018/10/19,23、课程评价研究.24、教材评价研究.25、校长领导方式研究.26、校长评价研究。27、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研究。28、学校事故研究.29、研究性学习研究.30、发展性评价研究.31、教育成本与效益研究.32、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研究.,2018/10/19,33、私立学校教师流动研究.34、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35、学生品德测评研究.36、课堂教学评价研究.37、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38、教师心理健康研究.39、校长领导权研究.40、学校办学体制研究.41、学生不良行为研究.42、学生上网问题研究.43、学生偶像问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