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10612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ppt培训课件(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经济学概述,目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2,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的 发展,1、掌握经济学概念、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构成 2、理解学习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3、熟悉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理解什么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5、了解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6、掌握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教学目标,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济-“economy”源于希腊文o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oikonomia 家产管理 现泛指人类相互关联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现代汉语中经济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

2、: 1、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2、节约、有效率 “经济和经济学”可以 引出各种各样的景象:,审视两个重要的思想:稀缺性与选择 一、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 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构成了稀缺性.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请看: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1、资源一切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2、稀缺性,所谓“稀缺”(sca

3、rcity)相对 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 的需要来说,用于满足这些 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价格为零时不能无限获取。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使经济学的存在成为必要。,二、选择是每个经济社会的中心问题,(一)选择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3、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即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润,机会成本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有所得必有所失,所失是所得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最高代价。资源的机会成本利用

4、某种资源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将资源用于其它可选择的最好方向的收益。 我们应树立的一个概念就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1996年的春天,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刚刚掌握了经济学的入门知识就面临如下选择:是继续读两年大学还是参加全职工作_职业高尔夫巡回赛球员.(老虎伍兹)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问.有被称为研究快乐的学问.是研究使人们幸福的学问.,(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choice)行为的理论。更确切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2、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5、,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3、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目的与可以 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4、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选择,在使用和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5、由资源稀缺和选择引发的三大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稀缺性还引发了资源利用问题,所以,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说。,三、西方经济学的构成,1、微观经济学(虫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宏观经济学(鸟瞰)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微观经济(Microeconomics

6、),(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 研究的目标是最大化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1、均衡价格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理论 4、分配理论 5、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6、微观经济政策,(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四、市场经济,四、市场经济,。,(一)个人所有 在高度抽象的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归个人所有,(二)私人利益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理性人在现有约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 因此经济学又有一种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理性人行为的科学。 “屠夫、酿酒商和面包

7、商并非出于乐善好施向我们提供产品,他们是出于其自身利益。” 在国富论中,斯密描绘了一个过程: 翻译过来是: (微观上)理性人(自私或自利)的个人追逐其自身利益的无序的行为,在客观上促进了全体成员福利水平的提高。这个作用机制被称为“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实际上指的是起到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

8、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亚当斯密 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都具有“利己心”。 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 “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 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在斯密看来,现实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 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 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 的动机和目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有 利于生产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社会共同利益。,“假如另一

9、个星球上的生物能俯瞰地球上发达的现代 经济,他们可能会把人类的活动比作一个巨大的蚂蚁 王国.这些奇怪的人似乎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警卫,有的 喂养幼子,有的收集食物,有的分配食物.有些人蚁还花费 大量的时间摆弄纸张,在书上作笔记,或者在电脑旁敲打 键盘.另一些人蚁在工厂工作,拧螺丝、开机器等等。还有 一些把物品从一处搬到另一处。”这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对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活动的一个描述。 人类的享乐心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但存在成本问题(稀缺性) 于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市场机制(经济学的核心) 远古即是如此,儒学的限制,君子耻于言利.,(三)小型经济,补充:微观经济学的假设1、理性人的假设

10、2、充分就业的假设 3、市场出清假设 4、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Positive Economics Normative Economics,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the way things are ;what is)的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理论的表述方式,(1)叙述法(文字表示法) (2)列表法(算术表示法) (3)图形法(几何表示法) (4)模型法(代数表示法),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

11、ht to be)的问题。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要作好坏的评价),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均衡(equilibrium)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边际(marginal)指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 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外在因素是已知的和既定的,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均衡状态的情况。 2、动态分析:考察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

12、化过程。 四、经济模型,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个主要阶段: 1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15世纪 17世纪中期 2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国富论出版,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亚当斯密(1723-1790)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国富论(1776年)成为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也被形容为:现代经济之诞生(1776); 开启了古典学派。亚当斯密、李嘉图(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古典经济学的代表。古典经济学把理论研究由流通

13、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关注经济的增长。为此就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要有一种激励人的分配机制。 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的职能是只需充当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起初教授逻辑学、伦理学。 担任三年的家庭教师;之后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生平和著作。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

14、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法学和经济学。 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 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 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 5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 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这时正值法国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兴旺时期,斯密在巴黎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交流了学术观点。这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

15、定的影响。 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写作。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76年 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国富论 1776 5大篇32章共976页,但对“一只看不见的手” 却只提到1次 1. 价值和分配之问题 2. 论资本累积 3. 论各国富裕之不同 4. 论重商及重农主义 5. 论国家之收入(含租税论),(1)简

16、介。 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 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 (2)利己心理论。 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都具有“利己心”。 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在斯密看来,现实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

17、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所谓经济人,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Rational),利己的,都是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的动力的。 理性无需完全自私自利 理性的行为不一定自私自利,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因为经济学中的“个人效用”一词,效用是指满足的程度,不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满足。事实上,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以有多种动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人有理想、感情、信仰、荣誉感、正义感等,这些都会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因此,理性无需完全自私自利。2)完全信息假设 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