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基础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7094195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基础知识(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地质基础知识,前言,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地壳中矿产品的形成都和地球表面以及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有关。地质学基础知识,则着重说明地壳的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各矿物产资源的蕴藏规律。通过对各种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地层层序、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等的了解,为掌握成矿理论、矿床类型、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等打下基础。,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地球是个旋转的椭球体,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占71%。 地壳 是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平均厚33公里,表面5%为沉积岩,上部岩石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富含硅、铝,又称硅铝层。下部岩石成分相当

2、于玄武类岩石,化学成分除硅铝外,铁、镁相对增多,又叫硅镁层。,地幔 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的一个圈层,又称中间层。以9001000公里深处为界面又分为上、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组成,下地幔主要由镁、镍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 在上地幔上部,深约60250公里的范围内,因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成热能使这一带有局部的熔融状态物质存在,一般认为这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 2900公里以下的中心部分。地核的组成物质为铁、镍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地热 地球热力来源:太阳辐射、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热以及元素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目前,根据钻探资料显示,在地深20公里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从常

3、温带以下,平均加深100米,温度升高3 C左右。深于20公里后,地温增幅会大大变缓。据推测,地球中心温度不超过20003000 C。,第一节 矿山地质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在矿山,为保证采矿工作顺利、安全地进行,对矿床生产地段或整个矿区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的调查研究,且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称为矿山地质工作。即从矿山建设到矿山投产并进入正常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矿床地质条件,更深入、细致地了解矿体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矿石的质量和储量、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地质灾害预报及预防等问题展开的地质工作。,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矿山设计、建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工程施工等

4、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参与生产技术的管理工作,如储量计算、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等管理工作,开展专门性地质调查等。 矿山地质工作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又分为经常性生产地质工作、专门性地质工作、矿山地质管理工作及矿山水文地质等工作。,1、经常性生产地质工作,这是矿山开采整个过程中,为保证矿山生产正常进行,每个矿山都要经常的进行的地质工作。它主要包括: (1)生产勘探工作。 (2)勘探工程和采掘工程中的地质调查、取样工作。 (3)储量计算工作。,2、专门性地质工作,这些工作包括:,(1)为研究露天或地下矿山开采中岩体稳定性、为预防地质灾害而进行的水文地质、地热等地质工作。 (2)为保护矿山生产和生活环境

5、而进行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3)为了开展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和地质评价工作。,3、矿山地质管理工作,(1)三级矿量储备的管理工作。 (2)矿石损失、贫化的统计计算。 (3)矿石质量均衡管理工作,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地质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采矿工作安全生产的质量。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又往往与地质工作有关。例如矿床地质条件的变化,矿体形态、产状、质量的急剧变化、矿体的突然错失等等将引起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变。在生产中寻找新矿体,特别是盲矿体的发现,即可增加矿产资源,又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又如,巨大的破碎带的出现,意外的涌水,片帮、冒顶,采空区处理不当引起地表陷落等,都可成

6、为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矿山地质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基本地质资料。因此,矿山地质工作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矿山地质作用与矿山地质构造,一、矿山地质作用 地球的演化迄今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形成了地壳。地壳的年龄约为38亿年左右。今天看到的地球只是它全部运动和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不论是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还是地表形态等不断形成、变化、发展,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作用,就叫做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可以引起矿物、岩石及矿床的产生和破坏,可以引起地壳、海陆分布的变迁,可以酿成巨大的灾害,有的地质作用人

7、们可以直接觉察到,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等,但大多地质作用进行得很缓慢,在短暂的人生中很难直接观察到,如大陆下沉、海岸上升等。地质作用按其能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一)内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热能等,并作用于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地壳运动、岩浆变质作用。由于能量为地球本身所具有,而且十分巨大,因此,内动力地质作用是促使地球,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变化发展的主导因素。,1、地壳运动 壳运动是一种由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的机械运动,是地壳发展深化的主要动力。地壳运动的基

8、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水平运动,一是垂直升降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的运动。由于地壳或岩石圈的水平挤压或水平引张,而引起岩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褶皱山系或地堑、裂谷。 升降运动为地壳或岩石圈沿垂直于地表方向的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和拗陷,引起海陆变迁及地势高低变化。,2、岩浆作用 岩浆是一种源于地壳深处,成分十分复杂的炽热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地带向上运动,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这种从岩浆的形成、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称岩浆岩,岩浆岩又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岩浆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主要岩石类型。,3、变质

9、作用 变质作用是原来已固结成岩的固体岩石,由于受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影响,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叫变质矿床。 4、地震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二)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在水、空气、阳光、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破碎与分解,这一过程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是岩石因温度变化在原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化学风化作用则因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其结果不但岩石的成分发生变化

10、,而且会产生新的矿物。化学风化的方式主要有溶解、水化和氧化等。 生物风化作用是因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而被破坏。这种风化作用即有机械破坏也有化学分解。,2、剥蚀作用 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它可分为机械剥蚀和化学剥蚀两种作用。 机械剥蚀作用是由于流水、冰川、海洋及风等对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 化学剥蚀作用即是流水、地下水、海水等对许多岩石(如石灰岩等)进行化学分解作用。,3、搬运作用 流水、风、冰川、海浪及重力等外力,把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转移离开原地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被搬运物质由于搬运介质能力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或在生物作用

11、下,从搬运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叫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方式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及生物沉积三种。,机械沉积是指被搬运物质按颗粒大小、形状和比重、在适当地点依次沉积下来。 化学沉积是指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搬运的物质。因溶解质的溶解度不同,性质及温度的影响,胶体物质由于所带电荷被中和等原因而按一定顺序沉积下来。一般情况下,其沉积顺序为:氧化物、硅酸岩、盐酸岩、硫酸岩和卤化物。,5、成岩作用 使松散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成岩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沉积物受到的成岩变化有固压作用、胶结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等几种形式。,二 、矿山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

12、的变形,表现形式为岩石的弯曲和断裂,形成褶皱和断裂构造。这种现象称为地质构造。地壳中各种矿产的形成、分布和赋存状态都受一定地质构造的控制,许多已形成的矿产还会遭受后来地壳运动影响而变形,产生弯曲和断裂,地下水的活动和富集与地质构造也有密切关系。,(一)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产出状态和空间方位。地质构造大多都是由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岩层构成的,因此分析岩层产状,是分析地质构造的一项基础工作。岩层的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如图1所示。 1、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图1中的AOB线),走向线两端所指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图1岩层产状要素 AOB走向线 OD倾斜线 OD倾

13、斜线的水 平投影 倾角,2、倾向 在层面上垂直岩层走向线的直线叫岩层的倾斜线(图1中的OD)。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倾向线(图1中的OD),倾向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倾向(图1中的OD线所指的方向)。 3、倾角 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倾向线)之间的夹角,也就是岩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叫做倾角。,(二)褶皱构造 褶皱是指成层岩石受力连续弯曲而没有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地质构造。 褶曲是褶皱的一个弯曲,它是褶皱组成的基本单位。它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摺皱岩层弯曲的中心部分叫核,核部两侧的岩层叫翼,摺曲的理想中心面叫轴面。背斜摺曲的特点是两翼岩层的倾向相背,核部为老岩层,两侧为新岩层,向斜

14、摺曲的特点是两翼岩层的倾向相向,核部为新岩层,两侧为老岩层。,(三)断裂 岩层受力后,除了形成摺皱构造外,常常产生裂隙或沿裂隙发生错动,便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这种构造称为断裂构造,其基本形态有节理和断层两种。,1、节理 沿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节理。节理普遍存在于岩石中,如果岩层的节理发育,即意味着岩层的裂隙很多。 节理按其明显程度,可以分为张开的、闭合的和隐蔽的三种。张开型节理,其两壁张开,具有明显的空隙,肉眼能清楚看见,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也是地下水储藏的场所;闭合型节理,其两壁密闭,中间没有空隙,但肉眼能清楚看出有裂隙存在;隐蔽型节理,表现为一种毛发状裂纹,肉眼不易觉察,但是

15、岩石在这个方向上已遭到破坏。,2、断层 岩层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并发生了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一种地质构造。这种地质构造不仅控制了一个地区地貌形态的发展过程,还对后期成矿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地震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断层是影响矿山生产的一个主要地质因素。断层的空间形态用断层要素表示。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线和断盘等,如图2所示。,图2 断层要素 1-下盘;2-上盘;3-断层线;4-断裂破碎带;5- 断层面,(1)断层面 断层面是断层两盘发生相对位移的面,其形态有的平直,有的弯曲。其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和直立的,但多数是倾斜的。 (2)断层线。 断层线是

16、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表的出露线。断层线可以是条直线,但多数是呈不规则的曲线。,(3)断盘 断盘是指被断层面分开的两侧岩块。位于断层面上边的部分,即顺着断层面倾斜方向的部分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边的部分,即背着断层面倾斜方向的部分称为下盘。按两个断盘相对位移方向,断盘又分为上升盘和下降盘。上开盘就是在位移中相对上升的部分,下降盘就是在相对位移中相对下降的部分。,3、断距 断距是指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断层位移的方向和大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着极大的影响,是矿产普查、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中必须查明的重要数据。 据断层面两侧岩层相对错动的情况,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旋转断层几种基本类型。,(1)正断层。正断层是岩层受水平方向的引张力作用,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逆断层。逆断层是岩层受水平压应力作用,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3)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是岩层受剪应力作用,两盘沿断层走向发生相对位移而没有升降位移的断层。 (4)旋转断层。旋转断层是两盘发生过相对旋转运动的断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