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谢丹)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06682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新变法运动(谢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新变法运动(谢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强侵略,1840,1860,1895,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救亡图存,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魏源:,洋务运动,仿造器物,维新变法,1901,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资产阶级维新派,“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时 间:,背 景:,发起人:,内 容:,影 响:,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

2、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反对议和,请求变法,?,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穷则变,变则通。” 于以恢复琉球,扫荡日本,大雪国耻,耀我威稜。 公车上书,材料一: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

3、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思想有何区别?,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维护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分析比较,维新派: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实行资本主义君主宪制。,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强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南学会,强学会,保国会,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

4、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警世洪钟天演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有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内容:,政治主张:,介绍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严复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作用:,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在庚子辛丑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

5、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追思严复先生,警世洪钟天演论,时局图 熊代表沙皇俄国, 犬代表英国, 青蛙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肠代表德国。,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6、书,宣布变法开始。,开始的标志:,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革新政治,维护统治;,发展农工商业,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训练新式陆海军,提高军队作战力;,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后党代表,直隶总督:荣禄,新军统领:袁世凯,帝党代表,光绪

7、帝老师:翁同龢,三条上谕,一、革除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掌握清政府全权,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短暂的“百日维新”,行刑之地京城菜市口,戊戌六君子 血溅菜市口,“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

8、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无权,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何易中的信,谭嗣同为何认为变法“无力回天”?,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3、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教训: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谭嗣同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为什么?,“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用自己的死激励后人救亡图存。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1. 任何一次变法总是出于

9、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着 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 价甚至流血牺牲。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议一议,通过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学习,大家能获得哪些启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

10、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黄海海战 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那么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课堂练习,C,B,3、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 A戊戌变法

11、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但在位期间,中国却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皇帝是( ) A、慈禧 B、光绪帝 C、道光帝 D、溥仪,课堂练习,C,B,5、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是的目的是( ) (1)推翻清政府 (2)发展资本主义 (3)救亡图存 A(1)(2)(3) B(1)(2) C(1)(3) D(2)(3)6、戊戌变法的主要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开放言论 C废除八股文 D开办新式学堂,课堂练习,D,A

12、,7、下列关于天演论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严复的著作 B.把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C. 提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 D.鼓吹在中国应该变法 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哪位维新志士说的话( ) A.康有为 B. 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课堂练习,A,C,阅读下列材料: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请求光绪帝当机立断,“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请回答: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2)材料中的“拒和”主要指什么?(3)你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建议中最

13、根本的一条是什么?,课堂练习,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拒绝与日本议和,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变法才能图强。,1、从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实践程度的角度对 以上人物进行排序并阐明理由。,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康有为,李鸿章,魏源,曾国藩,林则徐,梁启超,1.由仿造器物到学习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2、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运动?(2)、旧式的农民战争指的是什么运动?指出两例。(3)、怎么样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课堂练习,“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改良主义”指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要有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领导革命的阶级,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的道路。,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