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57065114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专题1第1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框 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2道德的作用 (1)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_,也是衡量个人素质水平的_.,重要标尺,重要标尺,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_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_,构建社会主义_,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尚责任和庄严使命.,先进文化,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谐社会,4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过程 我国的公民道德规范,从

2、新中国建立时开始提倡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到“新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再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_、团结友善、_、敬业奉献”.2006年春天,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_,形成了我国当代比较完整系统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探究 1.从“奥女郎”爆红网络,到“跪爬 妈妈”当街爬行千里为女儿筹到了 药费.这些网络热点事件均是由背后 的网络公关策划出来的.而网络公关往往是雇佣众多网络打手、网络水军对目标进行谩骂、诽谤、污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传播谣言,网络充满了暴力公关.让大众百

3、姓听到这个词就摇头否定,在相关部门眼里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问题:为什么网络公关会成为过街老鼠? 【提示】 一些网络公关公司丢失了本应有的职业操守和社会道德,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考试 http:/ 公安部123号令 http:/ 公安部139号令 http:/ 出租车从业资格考试 http:/ 出租车理论考试题 模拟考试题库 试题分析 解答,二、道德与法 相辅相成 1.联系 (1)二者都是调整_、_、_ 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取向. (3)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与法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2区别 (1)产生

4、时间和评价标准不同 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_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法律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_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国家,(2)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 道德主要通过_、风俗习惯和_,通过_、批评和_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则凭借_强制施行. (3)调节的范围不同 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_社会关系、所有行为;而法律主要涉及那些_的、_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个人良心,社会舆论,教育,自省,国家权力,所有,重要,基本,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联系 二者是_、相互促进的.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德治是法治的前提. (2)

5、区别 法治以法律的_和_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_和_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3)我们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权威性,强制性,说服力,感召力,探究 2.常州武进区湟里镇19岁的大学生 杨波发现有人在偷自己家摩托车, 该贼随即弃车逃跑,杨波依然冲上 去追赶,在与偷车贼搏斗中被刺身 亡.事发后,杨波被授予“武进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但保护自家财产算不算见义勇为,却引发社会争议.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立法,各地政府在依据地方法规对见义勇为的人员实施奖励的时候,必然面临许多难题.,问题:由此可见道德与法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道德与法相辅相成,

6、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三、成功和幸福的支柱 1道德对个人的作用 (1)从个人生活来看,道德与法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2)从个人的成长来看,道德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2培养高尚的道德的意义 (1)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塑造_. (2)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培养坚强的_. (3)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_. 【温馨提示】 我们要全面发展,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完美的人格,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简要回顾,合作探究学习,一、道德对社

7、会发展的作用 1.道德起源于社会实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反映.这种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实践中,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与人不仅在经济、政治方面结成一定的关系,而且在思想情感、观念形态方面,也形成一定的关系.以这种思想感情和观念形态方面形成的关系为基础,逐渐演化出一套行为准则,这便是人们所说的道德,也就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2.道德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并不是仅仅消极地反映社会实践,当它产生之后,便反过来主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或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即通过人们的信念、良心、义务感、

8、责任观、善恶观、爱憎观等,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为调整社会关系服务,为巩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发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可能是消极的,那就是落后的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误区警示】 道德缺失是目前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 正确评定我国目前社会道德风尚: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可喜的变化,又要看到存在的隐患;既要看到可喜的变化是主流,又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这一支流.如果只看到可喜的变化这一面,就会盲目乐观;如果只看到存在的问题就会悲观失望;如果颠倒主流和支流,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会导致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丧失信心.二要坚持发展的观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9、面进步,特别是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我国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警惕不良现象的恶化和蔓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呈现出四大战略创新:一是提出“以德治国”方略;二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三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是把道德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运用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分析国家如此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 【解析】 分析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可以从道德的作用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两个方面回答问题。,【答案】 (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

10、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二、正确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律 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与法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其一,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

11、进行调整。 其二,二者的调控范围交叉渗透。二者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二者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要求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 其三,二者的社会功能互补。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成果。,(2)法律和道德的差别如下表,2.明确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12、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2)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判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因此,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3法律、社会道德、学生守则的不同点,【误区警示】 道德是对人的约束而不是保护。 (1)人是社会的人,由于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不同,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社会的每个人都应遵守行为规则。而道德就是一种行为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就是对人的约束。,(2)一个遵守道德的人,就会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就会获得幸福和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的约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3)如果总认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冲突之中,个人得不到保护,目的和利益难以实现。,道德起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依靠( ) A政治法律设施的保障和强制作用 B统治阶级的权利作用 C社会舆论、人们的信仰、习惯、传统及教育的作用 D先进阶级思想的引导作用,【解析】 法有各种明文规定,并由一定的机关按照这些规定检查执行,对于违法行为按照规定的方式给予惩罚,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特点。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起作用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具有内在自觉性的特点。 【答案

14、】 C,社会热点链接,背景材料 “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2011年4月28日,我国一些地方“公 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正式启动.“ 公民道德建设月”期间,各地、各 部门将组织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具体活动有:以“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开展“文明知识进万家”活动;组织群众广场文艺演出和广场咨询、社区服务;在各社区和中小学举办“托起明天的太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漫画巡展;以“方便市民生活,提高健康素质”为主题,开展健康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以“礼仪使你更文明”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组织市民观察团,发动群众监督社会不文明现象;开展文明出租车

15、、公交车创建活动;以“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为主题,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等.,命题视角 命题角度1:在我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1)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会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道德规范的调整,人们就不知道应当如何交往和共处;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2)在我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有利于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命题角度2:当前为什么要加强

16、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道德作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公民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2)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