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063080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与教育学(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水学院,守正出新,http:/ 教育与教育学,4,教育学的价值,1,2,3,教育的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学的价值,守正出新,http:/ 直接性、表面性、矛盾性、歧义性,孩子不打不成才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守正出新,http:/ 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进行科学解释 有理论视角的理性解释 由于理论视角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 解释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理性竞争,发现最恰当的解释方式,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守正出新,http:/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拓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

2、野 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配制坚定的教育信念 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守正出新,http:/ 教育与教育学,4,教育学的价值,1,2,3,教育的认识(概念、要素、形态),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in here,伴随着教育对象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教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从常识水平提升到理论水平,对他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地分析。,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在西方语言中,“教育”的英语education,法语ducation,意大

3、利语educazione,西班牙语education,它们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 Educare由前缀e(“出”的意思)和词根ducare(“引导”的意思)组成,因此educare有“引出”的意思,指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使潜质转变为现实,使人得以全面完整的发展。因此,在西方,教育一词的主要含义是引导、帮助儿童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育”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教”意思为成人站在旁边执鞭监督儿童学习;,“育”,意为妇女养育孩子。,2、从中国词源上看“教育”,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

4、、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斯特里,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 展自己的能力,完成 他的人格,于人类文 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 任,不是把被教育的 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依据生活、为了生活 的生活教育,培养有 行动能力、思考能力 和创造能力的人。”,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生长,教育即改 造。教育是生活 的过程,而不是 将来生活的准备。”,一、教育的概念,守正出新,http:/ to do),1. 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 ),3.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

5、gether ),4.学会发展( learning to be ),- 掌握认识世界的新工具- 终身教育的根本,“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有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通过3年多的研究,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综合能力,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敢于承担风险,-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荣格: ,- 适应环境求生存- 改造环境求发展,二、教育要素,守正出新,http:/ 不是“学生”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内容:教育材料与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

6、段、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三、教育形态,守正出新,http:/ 教育与教育学,4,教育学的价值,1,2,3,教育的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守正出新,http:/ 沛西能,孟禄,马克思,教育由神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皈依于神,人类的教育是对动物世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从它的起源上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原始教育主要是对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是遗传的、先天的、本能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

7、的动力,一、教育的起源,呈现如下特点:一、教育同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和生活经验。二、教育手段单一、仅仅限于口耳相传。三、教育权力平等,教育目的一致。,(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二、教育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学校便应运而生。,(二)古代形态的教育1、古代中国教育。根据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

8、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政治、历史)、乐(音乐、诗歌、舞蹈)、射(射击)、御(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习字)、数(简单的读写算教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突破了 “学在官府”的限制,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有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乐)。,宋真宗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

9、妻莫愁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2、古代印度教育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4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诵经被认为是违反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古代埃及教育大约在4000年前,古代教育达到鼎盛时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10、。许多文士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农民子弟是与学校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到教育的权利。,4、古代希腊、罗马教育与东方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古代形态的教育(包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呈现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第二、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四、 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三、现代形态的教育(19世纪以后的教育)1、教育世俗化。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2、教育的国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3、教育的法制化。各个国家先后制定了大量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办学,依法治校。4、初等教育义务化。德国1763年实施;英国1880年实施;美国1852年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