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05708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xx年工作计划_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农业局 XXXX 年工作计划年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xx 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粮食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这一主线,突出产业兴农、科技强农、开放活农、服务为农、执法护农,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为农服务水平,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二、工作目标力争年实现种植业产值增长 3%,畜牧业产值增长x%;粮食产量 xxxx 万吨,肉蛋奶增加 xxx 万吨、水果增加xxx 万吨,蔬菜增加 xxx 万吨。三、主要做法(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强化冬春作物田管,确保春粮增产。加强对冬春种马

2、铃薯和甘薯等作物的分类指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提高田管关键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二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今年大田可推广优 xxx、特优 xxx、中优 xxx、两优 xxx 等 20 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已通过省级品种鉴定,并经我县多年区试、生产试,适合我县自然条件。三是主推粮食增产技术,促进增产增收。继续抓好超级稻、旱育秧、抛秧、再生稻高产栽培,马铃薯、甘薯脱毒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加强病虫草鼠的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四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粮食基本生产能力。重点做好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示范 2 个项目,总

3、投资 xxx 万元,在城东街道罗坑村、桃溪村和大桥镇大桥村修建引水灌渠 xxxx 米,铺设 u 型槽 xxxxx 米,修建机耕路 xxx 米,以上工程的建成年可节约水量 xxx 万 m3, 相当于新增加灌溉面积 xxxx 亩,改善灌溉面积 xxx 亩,年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xxx 万吨,年增收 xxx 万元。五是强化病虫害防控工作,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强病虫草鼠害预警与防控工作,重点加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和鼠害等的预报和综合防治,以及水稻象甲等疫情的监控。同时,切实抓好台风、强降雨和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二)加强古台农业合作,拓展农

4、业外向型经济。通过各种途径牵线搭桥,引进台商来古投资农业,重点抓好台湾优良种子种苗的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主动承接台湾向岛外转移的农产品加工业,联手发展食品加工业;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益经验,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民产销合作经济组织试点,提升我县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要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 、 “” 、中国厦门投洽会、中国农博会等各种招商引资平台,开展农业招商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加强农业利用外资工作,争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用于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基础性项目。(三)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增强竞争优势。经作、畜牧、加工三大产业是我

5、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增收为重点,努力推动三大产业发展上新台阶。1、立足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按照水果产业增“优” 、蔬菜产业增“量”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推广种植翠屏晚柰、大久宝、宜红、晚熟白凤等早、晚熟水蜜桃和纽荷尔脐橙、藤稔葡萄等,推广整形修剪、果实套袋、标准化生产等一批实用技术,推进水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提升,提倡适时采收,提高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状,积极扶持培育水果加工企业,强化采后分级、包装、保鲜、贮藏、加工等环节,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增加果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

6、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栽培,提高精细菜种植比例,高海拔山区要扩大反季节蔬菜生产,城效蔬菜基地要注重发展新特、珍稀、时令蔬菜,增加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的栽培面积,全面提高蔬菜的卫生质量水平,实现增产增效。同时,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凡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产品品质好、销售渠道相对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三品”申报、认证,培育名牌产品,做到树品牌,拓市场,增效益。2、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产业。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 ,以“上规模增效益,做特色强产业,抓防疫保安全”为指导思想,创新理念、明确思路、依靠科技、立足特色、做强优势,努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坚持科

7、学指导,把握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密集型、加工增值型、质量安全型 、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二是发展规模养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建设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提高商品化基地建设水平;以培育专业大户为重点,提高中小规模养殖发展水平,重点抓好 1-2个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场建设,辐射推广科学养殖方式。三是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全面推行畜禽养殖的生物安全措施,推广人畜分离、场村分离、水禽旱养的健康养殖方式,推进科技兴牧。四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个坚持 六个到位、两个确保”的要求,抓好“六个关” ,即:强制免疫关、疫病监测关、

8、动物检疫关、动物卫生监督关、畜禽消毒关、畜禽调运关。另外,按照 xx 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完成县、乡兽医体制改革,健全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监督、技术支持三大体系,理顺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稳定和加强乡、村动物防疫队伍,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支持以粮食、果蔬、肉类、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推动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好农企对接工作,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原料基地

9、,把基地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 ,努力构建以“龙头带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 , “工农结合、农企对接、农企双赢”的格局。三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采取工商连接、农企对接的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实现农企双赢。以“订单”为纽带,鼓励农企对接。龙头企业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后,按照管状要求的订货数量、质量现与农户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规范订单合同,切实提高订单履约率。(四)加大“五新”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1、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以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为载体,从省内外引进粮食

10、、果蔬新品种100 个以上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和有关乡镇进行试种示范,从中筛选出 10 个适合我县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的新品种向全县推广;继续承担省、市级中稻新品种区试、生产试项目,其中:省种子总站 3 组 36 个组合、市种子站 1 组 12个组合,省级中稻生产试 10-12 个组合, “特优 627”丰产片 50 亩。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农业干部、各乡(镇)分管领导及专业户到示范场参观学习,辐射带动全县推广杂交水稻 37 万亩(其中新组合 28 万亩) 、超级稻 3 万亩、早中稻 8 万亩,推广旱作粮食甜玉米、 “两薯” 、大豆等鲜食、加工专用型品种 2 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要保持在 9

11、6以上。2、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成 4350 个土壤样品每个样品 18 项指标的化验分析,根据化验结果和目标产量研发项目区各农户的施肥配方,由生产企业按配方加工配方肥;制作项目区耕地土壤养分图和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按粮食、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类型,做好 50 个“3414”田间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和 10 个肥效对比试验;填写施肥建议卡万份并分发到各农户;举办培训班 20 期 5000 人次以上;落实 10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片,组织技术骨干巡回检查和指导各乡镇项目的实施,项目覆盖 40 万亩耕地和 13 万亩果园。同时,做好水稻高优栽培、病虫综防、标准化生产等 10

12、多项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完成旱育稀植万亩,抛秧种稻 1 万亩,水稻群体质量调控 1 万亩,脱毒两薯 3 万亩,粮经双丰栽培 2万亩,间作套种 4 万亩的推广任务。3、大力推广新农药、新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全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 10 万亩,推广 6 个新农药品种或剂型,推广面积 10 万亩次,进一步提高药效、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4、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着力推广适合我县经济作物生产的“小型 、安全、高效”多功能农业机械。在“五新”推广工作中,注重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今年,我局又征订了 300 份福建农业赠送给各农业行政村和乡镇分管农

13、业领导、乡镇长,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也积极深入基层举办农民技术员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同时,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农民最需要的生产信息和新品种、新技术送到他们手中。(五)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农业经济水平。1、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学法普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为契机,做好宣传普及,努力使广大农户都能理解这部法律,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自觉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二是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追溯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农业投入品源头整治和餐桌污染治理力度,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投入品源头、生产过程、市场准入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

14、、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突出抓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管,加大查处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苏丹红,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的行为。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做好水蜜桃、油柰、黄田马蹄笋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争取各乡镇都建立 1-2 个示范片,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四是支持、发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三品”认证。扩大已获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权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有效供给;争取黄田马蹄笋申报“绿色食品” ,牧兴良种猪扩繁场生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加强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大力推广“三品”标识使用,树立优质品牌形象。五是强化检验检测。继续做好粮食、果蔬、食用菌等主要农产品产地检测和上市抽检,努力

15、争取挤入年国家农业部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体系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强化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按照省、市、县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部署,积极开展农资打假等各项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民群众能够用上“放心药” 、种上“放心种” 、施上“放心肥” 。二是切实加强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层层落实xx 县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责任状 ,落实各项监管措施,重点构建源头防范、监督管理 、重点监控、民主议事、组织保障等五个机制。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四

16、项制度” ,加大对农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涉农收费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加强沼气工程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今年计划向省有关部门争取 1000 口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通过户用沼气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广“猪沼果(粮、菌、茶、菜) ”等循环经济模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计划在大型养殖场或养殖大户建设 1 个大型的沼气池,实行集中供气,示范“生态养殖业沼气(集中供气)-有机肥料 高效种植业”生态模式,治理环境污染,获取优质能源,生产有机肥料。同时,继续试验、完善利用食用菌生产废弃物(菌糠)生产沼气技术,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逐步实现家居文明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卫生环境优良化。4、加强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服务。不断健全完善政策落实机制,切实提高政策落实水平,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等中央各项支农强农政策作用得到发挥,取得实效。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服务。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抓好延长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