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4960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学 肥料概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 料 概论,肥料概论,第一节 肥料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肥料的生产与使用 第三节 肥料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节 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 第五节 肥料学的目的与任务,(下册 第一章),第一节 肥料的概念与分类,肥料 指一些能够直接向植物提供营养元素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无机肥料 有机肥料 生物肥料,农业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肥料的概念,无机肥料,又名化学肥料,其生产是应用煤、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以地壳中埋藏的矿物态养 分元素或大气中的气态养分元素(如N2) 作为原料,通过现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转变 成简单形态的肥料。,特 点:,。,1 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 氮肥、磷肥、钾肥、镁肥、硼肥、锌

2、肥、钼肥等。有时将这些肥料按植物需要量分为大量营养元素肥料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料 2 按营养成分种类多少: 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复(混)合肥料 3 按肥料的状态: 固体肥料(包括粒状和粉状肥料)、液体肥料等 4 按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 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 5 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或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等,化学肥料的分类,肥料的定义,有机肥料,特 点:,肥效迟而缓。,养分主要呈复杂的有机物形态,施用后需经腐解方可逐步释放出来;,所含养分元素的种类齐全而浓度低;,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生物循环中的多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残体 和农产品加工

3、中的残渣等废弃物;畜禽类动 物的粪尿排泄物即牧业废弃物;渔业废弃物; 绿肥作物;天然有机物如泥炭等腐殖化物质。,肥料的概念,生物肥料,是含有有益微生物的菌剂,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繁殖,调整作物与微生物相互间的关系,利用后者的活动或代谢产物,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或抑制病害,从而获得增产.,特 点:,主体为活体微生物; 间接供应养分; 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施用量少,施用方式与时间都要严格控制。,第二节 肥料的生产与使用,有机肥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其是农作物增产的 主要肥源,正如农谚所述:“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粪”即肥(manure)。 然而,使用有机肥为主要肥源

4、的农业生产, 只能维持一个较低的产量水平。,特 点:,肥料的生产与使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生产和大量使用是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 化肥工业是现代工业中的一大支柱,是各发达国家的基干工业之一。 化肥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新肥源首先,其突破了有机肥只靠农业物质自然循环的范畴其次,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可提供大量有效养分,肥料的生产与使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大量生产与使用使农业生产率 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如:,一座30万吨/年的合成氨厂一年生产出的化 肥氮素,相当于1200万亩豆科绿肥或3000 万头猪所能提供的氮素。,2001.11.17,我国化肥工业在世界

5、的地位1 世界化肥生产量 (万吨N+P2O5+K2O),中国化工报农用化学品周刊化肥高级研讨会,2001.11.17,2 世界化肥消费量 (万吨N+P2O5+K2O),中国化工报农用化学品周刊化肥高级研讨会,2001.11.17,我国的地位,中国的无机和有机肥料用量的变化,年 份,养分总量,无机肥,,有机肥,,1949,4.34,1.4,98.6,1965,9.13,19.3,80.7,1975,16.03,53.6,46.4,1983,28.62,58.0,42.0,1990,40.89,63.3,36.7,1995,52.96,67.9,32.1,2000,60.28,69.7,30.3,

6、肥料的生产与使用,养分量单位:百万吨,肥料的生产与使用,间接肥料,应用微生物制剂等间接改善植物营养环境的产 品不断问世与试用,有些有益元素也被用来改善植物生长,如硅肥,以上这些物质虽已超出了“肥料“的经典含义, 但对于它们的科学性与合理应用都应引起肥料科学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第三节 肥料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 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 美化环境,肥料的增产作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在19501970年的20年中,世界粮食增产近1倍, 其中因播种面积增加而增加的产量占22,因单 位面积产量增加所增加的产量占78。

7、而在各项 增产因素中,增施化肥要起3050的作用(一 般可按40估计)。,数以10万计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化肥平 均可增产812kg粮食;48kg油料;36kg 棉花。,施化肥增加的农产品价值是化肥投资的4.8倍。,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作物,试验个数,对照产量公斤/亩,施肥产量公斤/亩,施肥增产,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皮棉),油菜籽,大豆,829,277.8,391.2,40.8,629,285.6,417.1,46.1,1260,194.3,304.3,56.4,62,43.8,65.1,48.6,64,84.5,138.9,64.4,115,121.2,142.9,17.

8、9,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改善品质,合理施肥,施肥增加覆盖度、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林木施肥提高森林覆盖率 改善生态环境,草地施肥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卫士 运动健儿的摇篮,文明生活的象征,游览休假的乐园,草坪施肥,草坪成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志,施肥不当产生的危害,1 施肥不当引起减产 2 过量施肥引起环境污染土壤水体大气 3 施肥不当降低农产品品质 4 影响土壤肥力,第四节 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在国外的应用,在我国的应用,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在国外,化肥的使用始于1840年(德国)和1842年(英国);,1861年德国人从盐水中提取氯化钾,开始使用钾肥;,化肥

9、应用的历史,1903年发明了电弧法制取硝酸,产出硝酸钙最早的合成氮肥;,1908年德国人发明了合成氨,而大量生产是在二战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世界化肥产量中都是磷、钾肥高于氮肥, 40年代末氮肥产量才超过钾肥,50年代后期氮肥超过磷肥。,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在国外,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的化肥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启蒙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化肥平均用量低,品种少,使用不普遍。 人们只能从初步认识化肥的作用,平均使用量迅速增加(1.50公斤/亩20公斤/亩) 品种增多,使用逐步普及。作物单产迅速提高。,化肥使用量增长到一定水平,如20公斤/亩左右, 继续增施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已不

10、大。,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在我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但我国传 统农业主要依靠有机肥料,从秦、汉时期 到清代末年,小麦亩产量增加不到40公斤, 水稻增产155公斤。这充分说明如果比增加 投入,不大量施用无机肥料,单靠有机肥 料,一定时期内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位面积 的产量是不可能的。,现代农业中肥料的应用状况在我国,我国化肥使用的历史较西方发达国家晚,本世纪50年代,农田仍以有机肥料为主,配施少量氮肥;,60年代随着小氮肥工业的发展,氮肥用量增加,并配施 少量磷肥;,70年代以来随着大氮肥工业的发展,氮肥、磷肥施用量 大大增加,并配施钾肥和其它营养元素;,目前我国的施肥情况,从整体上看

11、,已进入起飞阶段后 期,正在向成熟阶段过渡。,第五节 肥料学的目的与任务-目的,目的:,透撤理解基础理论;,在掌握理论与熟知肥料基本性状基础上, 综合考虑合理施肥的原则与技术。,任务了解以下内容:,肥料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商品的性质;,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与去向;,肥料与土壤、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复杂物质交换关系;,各种肥料的制造原理;,肥料学的目的与任务-任务,农业耕作、灌溉、栽培措施等对施用肥料的决定性影响。,有机农业阶段,无机,有机农业阶段,不同肥源与施肥量对农业物质循环的影响,我国化肥单位面积用量与世界若干地区和国家比较,年份,地区和国家,按耕地面积(kg/hm2),人

12、均耕地 (hm2/人),1989,1994,1997,1989,1997,全世界 北美和中美洲 亚洲 欧洲 所有发达国家 所有发展中国家,98.7 83.7 114.8 229.4 124.6 76.8,90 97 129 163-,97.1 97.1 141.1 85.1-,0.239 0.589 0.129 0.242-,美国 前苏联(俄罗斯 印度 日本 联邦德国(德国) 河兰 英国,93.6 117.0 65.2 415.0 411.3 649.6 345.7,104 20 124 442 248 578 339,108.8 14.1 88.0 396.3 238.2 596.5 364.7,0.713 0.879 0.181 0.032 0.144 0.059 0.104,1998,中国(1) 中国(2),306.0 196.0,0.114,(1)按全国13333万公顷耕地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