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36569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X 页数:500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0页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0页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0页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0页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授课PPT课件(5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货币银行学,黄绥彪主编,2,货币银行学教程结构框架图,货 币信用与 利率 金融 金融 货币 通货膨胀 货币 金融工具 机构 市场 供需 通货紧缩 政策,商业银行,中央银行,3,货币银行学 黄绥彪主编,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重点:货币的含义与本质、货币五大职能、货币制度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类型、货币的形态本章难点:货币五大职能的产生、格雷欣法则、货币形态的发展趋势,4,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的。,5,在人类历史上,商品交换有50007000年的历史,经过了直接

2、的物物交换和通过媒介体间接交换两个阶段。 物物交换形式(W W) 通过媒介体的间接形式( W G W )当交换的自发发展从商品界分离出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特殊商品时,交换的过程就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化为间接交换形式。当 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时,出现了货币形式,而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则成为货币。,6,物物交换经济(WW)的主要缺点,对于交换过程中取得的某个物品是否能从别人那里换来你想要的其他东西缺少保证; 需要保存储存物品的质量和物理形态,以备将来的交换。例如:一只母牛可能因为得病死亡而导致主人无法进行交换。与此相比,美元就能够为将来的、一般的用途而有效地被用于交换。,7,物物交换中

3、产品要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P2,第一,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能满足交换对方的一定需求,在对方不需要的情况下,交换行为不可能发生;(需求双重巧合) 第二,双方所提供的产品在数量上与对方的需要量一致或产品可以分割成较小单位进行交换,数量不一致且产品不可分割成小单位,交换仍不能实现。 第三,双方在产品交换比例上能达成一致,8,货币的定义 P2,从无数的商品中逐渐分离出一种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其他一切商品都和它相交换。这种成为各商品交换公认的交换媒介,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二、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9,货币与普通

4、商品的本质区别,货币与普通商品有共性,也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种特性。2、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而其他商品没有这种能力。,10,(二)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实际上是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货币体现了物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货币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区别 P20通货金钱财富收入,11,在经济学中,区分流量和存量的概念十分重要。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累计供应量)。货币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计算的货币周转总额(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数量),货币所完成的交易总和。

5、货币流量大小=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1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钱是货币,但货币不仅仅是钱。钱是财富,但财富不一定是“钱”,财富可以是值“钱”的物品。钱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等价物。货币也可以定义为具有购买能力的票证。,13,三、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量的方面)时是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来实现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可以用想象的或

6、观念的货币。,14,(二)流通手段(Means of circulate)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货币,而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货币作为购买力手段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的运动。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15,马克思提出的货币流通规律: M=PQ/ V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实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一规律,是商品经济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凡是有商品货币交换的地方,这一规律就必然会发生作用。如果待销售的商品价格

7、总额PQ上升,所需媒介手段货币量上升。不过,这并非说有多大的商品销售总额,就需要有同等的货币量。问题在于社会商品并非同时一次销售,而是分期、分批出售的,于是同一货币就可以多次媒介商品交易。,16,例如:设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为3万元,分3次销售。甲企业卖出商品,收入现金1万元,用于购买乙企业商品,乙收入现金1万元,乙用收入的1万元用于购买丙企业商品。这样,同一笔1万元的货币媒介了3次交易,从而实现3万元的商品销售总额。 (三)贮藏手段(Means of store)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以后,被人们保管收藏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17,

8、货币贮藏手段有两个特点: (1) 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同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同,它必须是足值的,现实的货币。 (2)必须是有十足价值的贵金属,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或货币符号。因为后者有贬值的可能,一旦贬值对所有者会造成经济损失。例如:由于烟叶存储需要大量的空间而且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而引起损失,购买力的积累变得昂贵而危险。 注意:该货币职能是以金属货币为前提的,即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才能自发地进出流通领域,发挥蓄水池的作用。,18,(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当货币被用来清偿延期付款、清偿债务时,就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由赊销引起的

9、。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一样,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且可用价值符号来代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一步加深了买卖的脱节。加深了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出现后,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19,其中:W0代表到期支付总额,W1代表赊销商品总额,W代表彼此抵销的支付总额。 课堂提问:列举实例说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一个国家范围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作为国际间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作为国际的一般购买手段,主要是一国单方面向另一国购买商品; 社会财富的转移,如战争赔款、对外援助、资本输

10、出等。,20,总结: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由于流通过程中卖后不立即买而形成的;同时贮藏手段又是潜伏的流通手段,只要流通需要,又会回到流通中去。 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发展是以前三种职能的发展为前提的。 世界货币的职能是最晚发展起来的一个货币职能。,21,货币五大职能关系图示,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2,第二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 P10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币制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11、,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23,(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金属货币金属就是规定何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不同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2、货币单位货币金属确定之后,就要规定货币单位,它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24,3、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各种信用货币如银行券、商业票据等。 金属货币分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金属货币和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或本币。辅币是本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25,本币国家赋予本币无限法偿的能力。 本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家规定

12、流通中本币的最大磨损程度,称铸币的“磨损公差”。,国家对本币、辅币铸造、发行和流通规定的比较,辅币 国家规定辅币仅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辅币的铸造权由国家垄断,禁止公民自由铸造。 国家规定辅币能够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自由兑换成本位币。,26,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通过银行信贷程序而发行的信用货币。纸币是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注意: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由国家发行的纸币是法定的支付手段,不能拒绝接受。其他非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商业票据、支票等都不是法定的支付手段,可以拒绝接受。,27,4、金准备制度金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准备,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金块和金币的总额,是该国的黄金储

13、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1)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2)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实践中,为强化国际支付能力,许多国家还建立外汇储备,如以美元、英镑等作为准备金。,28,二、货币制度的类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种类型。,29,30,“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会

14、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必然造成货币流通混乱。以十六世纪英国的铸币总监托马斯 . 格雷欣爵士的名字命名,他最先指出这种经济现象。例如当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拉高了黄金的价格时,较便宜的白银将用于流通,而较贵重的黄金则将被贮藏起来、熔为金块或售向海外,导致其从流通中消失。,31,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特点:(1)纸币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规定含金量;(2)纸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本位币,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3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由不兑现的纸币和银行存款两部分构成,一般经银行信用渠道投入流通领域,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

15、体; 货币的发行视本国的需要而定,不受金准备的限制,其发行量的大小取决于货币管理当局(央行)调控经济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 国家对通货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黄金非货币化不兑现信用货币纸币,代替黄金成为本 位币,黄金完全退出货币流通的现象。,33,五、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信用货币制度,它的基本内容为:1、人民币单位和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为角、分,纸、硬币相结合。2、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行使人民币的印制权,负责集中统一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34,3、人民币的流通国家规定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禁止一切外币和金银

16、在国内市场流通。在规定限额内,可以携带人民币出入国境。 4、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国家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及外汇汇率。,35,第三节 货币的种类,一、货币的定义在经济学中,货币通常被定义为: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二、货币的形态 (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36,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那些作为交易媒介而本身也有用的商品。商品的内在价值支持了其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媒介功能。例如,在古罗马,食用盐由于其作为食物调料的巨大需求而充当了货币。实际上,盐作为优价制的交易媒介在全世界都很强的吸引力。在非洲的一些地方,从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20年代,盐砖都被作货币。当古罗马人还在交易盐砖时,同时期的中国人已经在用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黄金来购买商品和劳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