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9924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梅良杰 -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湖北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2018年10月18日,2,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4,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电力行业应急工作的基本概念,2,电力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3,电力企业应急管理,5,1,援川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介绍,3,美国1974年颁布了新的灾害救济法,1992年颁布了美国联邦紧急救助法案; 日本制定的灾害应急方面的法律有30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1947年10月制定的灾害救助法和1961年11月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英国应急管理的基础是1948年颁布的民防法。,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国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4,发达国家应急管理

2、法规体系的特点: 系统性较好,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法规标准,基本覆盖了应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和主要功能,从应急准备、响应到恢复,从应急行动、应急设备到应急方法等。 应急管理相关法律非常具体、详尽和具有可操作性。 理念先进,隐含于其中的以民为本理念、预防理念、法治理念、政府与社会共治理念、专业分工与综合管理相协调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5,应急管理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议题,各国都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均由行政首长担任最高指挥官,一个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例如,美国危机管理体制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一

3、、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二)国外应急管理机构建设,5,6,1979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形成综合应急管理;2002年11月,在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发布国土安全法,整合22个联邦机构,成立了国土安全部(DHS) ; 2005年:美国发生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其后调查评估报告指出:美国应急管理系统有重大结构性缺陷;,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美国应急管理发展历程:,7,2006年:美国制定了卡特里娜后应急改革法案(PKEMRA),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应急准备系统,对国家应急管理战略做重大调整; 近五年,美国政府累计投资227亿美元用于提高应急准备能力。 应急管

4、理在发达国家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和丰富的建设经验,已进入法制化管理的常态轨道,成为了一门综合管理专业。,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8,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德国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训练有素、技术装备精良、反应迅速,应急救援水平高,在国际应急救援中享有盛誉。,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8,9,1.具有专业化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是德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最为突出的特点。德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救援知识和技能专业化,是建立在应急救援任务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按救援任务的不同进行了细致的技术性分组,设立各种技术救援小组。 2.队伍庞大。全

5、国8200万人口中,有180万人是具有专业化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 3.网格化分布,反应迅速。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实行标准化配备,反应迅速,能够在几分钟内到达灾害现场,实施救援。,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特点:,9,10,1.依法规范队伍建设。依法确立公民无偿参与应急救援的义务。依法保障应急救援者的合法权益。 2.救援培训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救援志愿者的培训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培训。第二层是专业技术培训。第三层是指挥培训。 3.设立统一的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有利于加强信息系统的统一协调,有利于有关部门对灾害威胁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 4.注重后

6、备队伍的培养。采取广泛宣传、设立奖项、吸纳中小学生为志愿者等方式方法,吸引公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德国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10,11,1、我国应急管理的历史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种的应急管理体制。从建国之初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出现的危机主要有: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血吸虫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疫情。这一阶段的危机应对体制动员能力强大,但相对于灾害而言,各个专门部门可支配的资源有限、调动其他部门的能力也有限,应急成本比较高。(举国体制) 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三)国

7、内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2,第二阶段: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参与的应急体制。从改革开放初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自然灾害和疫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经济高速发展,生产事故数量增加,社会群体事件呈增长势头。与此对应,应急管理机构的总数有所增加。 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专项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职责明确,专业性强,机构设置整齐划一,大多具备处置单一危机的经验。不少议事协调机构经历过危机的考验。,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3,第三阶段:强化政府办事机构综合协调的应急体制。2004年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

8、我国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预案与无预案处置效率与成本的差距。,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4,2、国内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我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自2006年以来,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应急管理的法规制度,例如: 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9日)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15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 (2009年4月1日)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96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9、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5,3、国内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领导机构:国务院是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办事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 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或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16,地方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

10、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专家组: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一、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案例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有数名外籍人士),200多人受伤。,20时40分许,乘务员、乘客展开自救,很多乘客重新冲进车厢救助受伤乘客。 事故发生不到3分钟,温州市公安局接到事故报警。温州市的武警官兵、

11、医务人员及市民等随即展开一场空前大救援。,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指示,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副部长胡亚东、卢春房等紧急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23日当晚,温州全城通宵未眠,救援人员在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救助遇险乘客,竭尽全力创造生命的奇迹。 接报警后,温州消防中队只用了8分钟就到达现场,是最早到达的专业救援队伍。,24日一点至三点,中铁二十四局的队伍分别从缙云、宁波陆续赶到现场。 24日11时10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抵达温州,宣布成立国务院事故调查组。 24日14时许,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指示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由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任总

12、指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任副总指挥。,24日傍晚时分,一名被困车厢20小时的三岁儿童被成功救出。 24日19时,事故路段抢通完毕。 24日晚铁道部新闻发布会,从专业角度分析解剖这个案例,不是要批判否定事故责任部门,而是警示怎样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是客观上把尽快抢通铁路作为应急处置的重中之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提出的“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暴露出有关部门应急理念存在偏差。,二是参与事故救援的铁路部门应急队伍,是铁道部临时从附近地区调集的基建队伍,从专业角度分析,队伍人员素质、反应速度、对相关预案的掌握、处置此类事件的能力、专用救援机械与设备的配置等都不能

13、满足要求。暴露出应急体系建设存在差距。,三是现场处置中将事故车辆自高空摔下、捣碎、掩埋等方式,简单粗暴、不合常理、匪夷所思,缺乏对遇难者、对社会民众、对国家财产应有的尊重。甚至让专家都感到无法理解,暴露出事故处理没有按照处置预案(或预案本身就不具备可操作性),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处置方式不专业、不科学,处置指挥水平低,缺乏专家指导。,四是事故处置过程中出现了铁路部门和武警方面说法不一致等情况,导致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救出后,舆论反而向不利于铁道部的方向发展,甚至影响到政府形象。暴露出重特大事故处置现场,多个部门、单位之间缺乏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有效衔接、相互配合。,五是新闻应对舆情引导发生严重失误

14、,信息发布不及时;舆情应对缺乏总的指导思想;不了解全民微博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低估了公众、媒体对合理的事故调查程序和处置方式的了解;新闻发言人对现场情况不掌握,把记者招待会理解成大专辩论会。暴露出重特大事故面前,新闻应对舆情引导缺乏研究,方式、观念陈旧、落伍。,启示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应急理念。任何重特大事故都是一场国家灾难、社会灾难、公众灾难,其应急处置必须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首先把消除事件对国家社会公众的影响、确保社会的稳定放在首位,在本事件中就是要把救人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大局,任何部门、企业的工作都应服从这一原则。只有保住大局,部门、企业才能少受影响,转危为安。,启示二:必须建设

15、完善的应急体系。应急体系包括制度机制、组织指挥、人员物资、科学技术、机械装备、预案培训等等。重特大事故的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保证应急处置的科学、快速、有效,只有依靠应急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协调运转,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启示三:充分认识常态开展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预案切实可行、上至指挥员下至战斗员都能掌握并执行预案、应急队伍具备快速反应和较高的处置能力、专家在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在新闻处置应对中游刃有余、建设完善的应急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转等等,靠临时抱佛脚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开展应急管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才能使企业始终处于有备无患、沉着

16、应战的不败之地。,启示四:新闻应对舆情引导是重特大事故面前企业转“危”为“机”的重要环节。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既是对企业的严重危害,同时也存在展示企业能力与形象的机会。事故面前除了开展“科学、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及时做好新闻应对,引导舆情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也非常重要,应注意尽快对事故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做出研判,确定正确的新闻应对指导思想和宣传思路,这是做好新闻应对的基础。,案例二:印度730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1、事件概况: 2012年7月30日凌晨2时35分(当地时间)开始,印度北部地区个邦发生停电事故,逾3.7亿人受到影响。在上述地区恢复供电数小时后,于当地时间7

17、月31日13时05分开始,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东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电网再次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超过20个邦再次陷入电力瘫痪状态,全国近一半地区的供电出现中断,逾6.7亿人口受到影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是有史以来影响人口最多、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停电事件。,2、重要时间节点:,7.30日上午2:35:电网故障造成北部9个邦停电; 7.30日上午8:00:恢复铁路、机场等关键设施的供电; 7.30日上午11:00:北部地区60%的负荷恢复供电; 7.30日上午12:30:逐步恢复对大部分区域的供电。停电19小时后北部电网恢复正常,可以满足30000MW的电力需求7.31日下午1:05:第二次大停电发生,影响印度北部、东部和东北地区20个邦; 7.31日下午3:30:恢复了地铁和铁路的供电; 7.31日下午5:30:新德里恢复电力供应能力48%,北部区域(包括德里)恢复电力供应能力50%,东部区域恢复电力供应能力40%,东北区域恢复电力供应能力78%; 7.31日晚上7:30:东北区域恢复供电; 7.31日晚上8:30首都德里恢复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