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8518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 录内容摘要2一、师生关系的涵义3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3(一)教师的影响.3(二)学生的影响.4(三)环境的影响.4三、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4(一)互尊互爱、互相信任.5(二)民主平等、相互对话.5(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5四、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6(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6(二)教师要以人为本,主动与学生沟通,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7(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9(四)教师要完善管理方式10(五)学生要大胆的与教师沟通,跨越师生间的心理鸿沟 .10五、结论.10参考文献 11内 容 摘 要摘 要: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

2、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特征的分析,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关键字:师生关系;和谐;以人为本;策略前言: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 ,更注重培养学生2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

3、、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而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其它阶段又尤其重要。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权威,学生几乎把教师当作“神” ,在这一阶段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

4、教师的行为慢慢产生质疑,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学生进入青春期反叛心理比较强,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将严重的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在中学阶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 师生关系的涵义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1。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二、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只有搞清楚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才能构建合理可行的师生关系

5、。(一)教师的影响1、教、教师师的个性特点的个性特点师生关系是在师生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会受到交往双方个性特点的影响。而这其中,教师的个性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有更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喜欢豁达大度、昂扬乐观、平易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3. 3亲和、幽默风趣的教师。2、教、教师师的素的素质质师生关系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对师生间交往的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传授知识的方式、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思想、良

6、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才会促使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产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3、教、教师师的的领导领导方式方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和活动是不同的。教师通常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和管理者,学生在校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领导或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的领导方式决定了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民主型的教师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而且还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能够倾听学生的意见,有事同学生商量,而学生往往能够同教师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7、。专制型的教师则以权威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通常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权威进行挑战,因此也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放任型的教师由于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情感、心理上距离遥远,也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最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二)学生的影响学生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情感和信赖状态。在中学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着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某科;而因为讨厌或者不喜欢某教师,即使是自己喜欢的科目也变得讨厌从而学不进去,这种情况在中学时及其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互相的认知

8、、情感、信赖状态等,对教育教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师生应该是互动的,学生和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同样重要的。(三)环境的影响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对待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如果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师重师的风气,那么也必将有利于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主要指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妥当是顺利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我国中小学的教室布置多呈“秧田式” ,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有研究证明,马蹄形、

9、圆桌式等摆放方式有利于教师、学生的交往。我国中小学班级中人数普遍过多,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4三、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一)互尊互爱、互相信任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争取与学生有共同的情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除了要了解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也去喜欢。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学生有种心灵的沟通和互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服从教师的正确指导。尊师与传统的“师道尊严”有着本质的不同

10、。尊师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师正确教导的服从;而“师道尊严”则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互尊互爱的目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二)民主平等、相互对话所谓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指在师生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浓厚的民主气氛,双方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与尊重,相互信任与接纳,相互关心与帮助。凸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其核心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不是“物” ;要求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师生之间只有

11、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 “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2。所谓对话,用巴赫金的话说,就是“同意和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 ,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3。因此,教师对学生爱护和关心是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共同学习。面对新东西,师生都有可能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进行思想和

12、情感交流,教育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学校和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2朱观明.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2:75-79.3方洛.浅谈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07-110.5识不断深化。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教学相长,从其本意来看应包括两个方面:就教师

13、而论,教的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其中包括向学生学,教与学相互促进;就学生而论,从教师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仍需要自己的学习才能够提高,教师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反映在师生关系上,正如荀子所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等等,都是从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提示了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四、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有

14、以下几种策略:(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陆续进入了青春期,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正处在由儿童期心理向成人心理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心理开始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由“自我朦胧”到“自知之明”过渡,由幼稚到成熟过渡,心理上充满了矛盾和不安,“逆反心理”也比较强。再加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他们思想也很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等各不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

15、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2、 、树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观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时空。由于师生交往的不平等性,教师通常是以长者、智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往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并不寻求从师生关系中得到情绪支持、帮助或者提供友伴,其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在程度上

16、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6设的。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所以科学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人格独立的人,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人,学生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3、 、转变转变教教师师角色,角色,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的最主要表现是“遵从” 、 “主次”关系,或者说是“传道”与“被传道”的关系。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从“解惑”者转向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最后教师要从“授业”者转向帮助学生“创业”的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