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96623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关雎》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同学们对于中国的古典诗歌了解,大家能说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吗?,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共160篇。“雅”:“朝庭之音曰雅” ,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分 “大雅”和 “小雅”.“雅“是正的意思,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共

2、105篇。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出现最早, 。,体裁分类:,诗经三种表现手法,朱熹的解释,现在的解释,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 关雎,辨析字词读音,雎鸠 窈窕 淑 好逑 参差 荇 寤寐 芼,(j ji),(yo tio),(ho qi),(cn c),(sh),(xng),(w

3、mi),(mo),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雎鸠,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关关雎鸠君子好逑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寤寐思服琴瑟友之左右芼之钟鼓乐之,鸟鸣声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时时刻刻都在追求思念(今指衣服或“吃”)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挑选敲钟击鼓,使快乐(

4、使动用法),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通过课文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从诗中感受到什么?,2:找出课文中主人公追求心目中的女子的句子。,3:这些句子反映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各章的大意:第一章: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 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的姑娘欢聚。 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善良的姑娘成亲。,兴,赋,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渴望与追求,忧思与烦恼,欢聚和成亲,受挫,幻想,这首情诗的特点:一、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

5、律和谐; 二、在追求的方式上: 三、在追求的对象上:,古朴美,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是劳动中的女子。,一、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二、韵律和谐:1、 运用重言(关关)2、运用双声(参差)3、运用叠韵(窈窕)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音乐性强,字的用法:,“之”,“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关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朝吟风雅颂 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