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4442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文化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传统文化,2006.01,http:/,2,小论文题目形式参考1.文化的民族性 2.公孙龙“白马非马”是诡辩吗? 3.“性善”与“性恶”异同浅说 4.浅析中国人的宗教观 (从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入手)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现阶段处理人际关系之准则 6.无欲则刚 (老子:“清静无为”要求统治者不要有欲望、不要显现欲望) 7.对“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理解 8.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与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3,第一章 引论,文治、教化:即用诗书礼乐教育人,统一思想,使其知识水平、道德修养都得到升华。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2、和,特指精神财富。,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一、什么是文化,二、文化的特性,1阶段性 2阶级性 3连续性 4民族性,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5000年之久。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 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4,汉字、哲学、宗教、教育、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160篇:十二纪、八览、六论 汉司马谈论

3、六家要旨:按学派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司马迁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八书”是当时的学术分类: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 西汉末刘向“校中秘书”,其子刘歆首创目录学, “六略”;另编提要“辑略”,总称“七略”。 东汉班固修汉书 “十志”: 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 艺文志将书籍分为六类: 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之下又分各家著作名称和篇数。 晋人首创四部分类 唐代长孙无忌修隋书经籍志开始确定经、史、子、集 清乾隆四库全书 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4、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事、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数术、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中国传统文化,5,六、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1雏形期(夏、商、周) “有夏服天命”、禹“致孝乎鬼神”、“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敬德”、“保民” “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阴阳、五行周易八卦2形成期(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诗经、楚辞,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和国语3发展期(秦汉-鸦

5、片战争)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汉天人之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儒学内部的自我批判之学 司马迁史记,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 佛教传入 道教创立 儒、佛、道三教并行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书法、绘画 科学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4转型期(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6,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崇尚统一: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春秋五霸,尊王攘夷; 孔子:“张公室,杜私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陪臣执国命”; 孟子:“定于一”; 荀子:“一天下”; 韩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孙中山:“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

6、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目的道德规范体系 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 过分依赖、尊敬崇圣、唯书唯上、缺乏主动性,中国传统文化,7,2追求和谐: “和”,从“口”,“禾”声,“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去和而取同”,“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唯据与我和” “同”,“犹和也平也。”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老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庄子:“太和万物”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 “

7、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林” 老子倡导“守中”、“和之至也”;名家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墨子提出“和合” ,“离散不能相和合”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和而不流” 江泽民:“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定,也

8、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 “从容中道”、“文质彬彬”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身体违和”,中国传统文化,8,3注重实用: “存而不论”,敬而远之;“务民之义” “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道家“法自然”,“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为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文章是“经国

9、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为了“兴、观、群、怨”,为了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 4强调道德: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墨家尚贤、尚同、兼爱、非攻 法家也承认“上古竞于道德” 以知仁勇为“三达德”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士信慤(诚信)而后求智能焉。士不信慤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迩、近)也” 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诗言志”、“文以明道”、“文以载道”、“风骨说”、“寄托说”、“比德说”、“格调说” 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是

10、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不能得真。”,中国传统文化,9,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九、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 2简介古代经学 3简介古代科技 4简介古代艺术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10,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汉族形成 东汉至唐,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宋至清,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二、中华民族生息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形成了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建立在农业技术上的农业文化。 第二,形成了中

11、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 第三,形成了中国文化在统一基础上的多样性。,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激励性 全民性 稳定性 时代性,1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11,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易乾卦彖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仁以为己任”; 墨子:“非命”、“尚力”、“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老子:“无为”,“无不为”、“柔弱胜刚强”、“为无为则无不治”; 法家:“争于气力”、富国强兵。,自强不息,(1)自强不息就是主动精神,自觉精神(勤劳、勤奋),毛泽东:“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性”; 孔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批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惰其四肢”

12、、“自暴自弃”; 荀子:“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墨子:倡导“强力从事”,“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邓小平:“落后就要挨打。”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君子所,其无逸”,“嗟尔君子,无恒安息”,”人生在世,不索何获?” “古圣贤,尚勤学”、“有为者,亦若是”、“勤有功,戏无益”,中国传统文化,12,(2)自强不息是一种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顽强),毛泽东:“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 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13、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3)自强不息表现为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岳飞抗金,“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天祥抗元,“留取丹心照汗青”; 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殖民主义者; 林则徐虎门销烟; 近代各族人民在抗击列强入侵、捍卫祖国疆土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中国传统文化,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系

14、辞上:“日新之为盛德。”二程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不退者”;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天地之化日新”,要求人们“推故而别致其新”; 易传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是气所旁薄,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5)自强不息在人生态度上还表现为一种“日新”(天天更新)精神,即改革精神,(4)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人格理想,中国传

15、统文化,14,易坤卦彖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厚德载物,(1)厚德载物就是宽容、宽厚的精神,“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中庸:“无不持载,无不覆帱”; 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尚书君陈:“无求备于一人”; 孔子:“君子求诸己,人求诸人”,“宽则得众”; 孔子弟子:“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同情)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老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成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虚怀若谷”、“善与人同”; 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中国传统文化,15,(2)厚德载物在方法论上表现为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史伯:“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班固:“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罗素:“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宽容性”。,(3)中国人对异邦来华的友好人士也一向以热情好客的友好态度对待,毛泽东:“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 毛泽东:“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 毛泽东:“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赞成平等的联合”厚德载物“反抗压迫” 自强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