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4033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方法与技术(第三章)(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一节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一、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的概念是政府行使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与途径的总称,是将政府的管理行为有效地传导到管理对象上去以实现特定管理目标的各种中介环节的总和,这一中介包括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模式等。 (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的分类在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中,通常用的管理方法分类,是将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刚性方法,一类是柔性方法,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的分类刚性方法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 柔性方法是指政

2、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 理。,二、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一)行政方法(二)经济方法(三)法律方法(四)政府在管理公共事业时刚性方法的合理使用,(一)行政方法1.行政方法的定义与特点行政方法是指公共行政主体根据管理的客观需要,运用除法律、法规、规章外的规范性文件对公共行政过程施加控制的方法。特点: 第一,权威性第二,直接性第三,时效性 2.行政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管理主体的权威和行政指令的质量。,3、行政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运用 运用的时机应对突发情况、法律空白、 法律滞后 表现制定发布公共政策进行管理 通过行政监督督促活动者执行方针、政策

3、对违法违章行为查处,(二)经济方法1.经济方法的定义与特点是指国家利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影响公共事业活动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以保证公共事业的发展按国家意志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特点:第一,间接性;第二,诱导性;第三,灵活性.,2经济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适时、适度运用经济杠杆3.经济方法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中的运用 宏观层面,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价格、税收和信贷 三大经济杠杆进行公共事业活动的调节管理。 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一些具体事 项,利用物质利益诱导作用,鼓励或禁止公众活动。,(三)法律方法1.法律方法的定义与特点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根据公众的根本利益及其对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依

4、据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施加控制的方法。特点:第一、普遍的约束性; 第二、严格的强制性;第三、明确的规范性;第四、相对的稳定性。,2.法律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公正、适时和严格执行3.法律方法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中的运用 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在制定法律、执行法律、法律监 督应注意: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内容完整。,(四)政府在管理公共事业时刚性方法的合理使用1.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2.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的重点使用,三、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性方法(一)行政指导(二)公共事业管理合同(三)行政授权(四)行政委托(五)情感方法与心理方

5、法,(一)行政指导1.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点行政指导是指政府通过指导,调节、引导行政相对人即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以及消费者的社会行为,以实现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的目标。特点:首先,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其次,行政指导是一种基于行政相对人同意或协作的、不具权力强制力的柔性行为。性质:是服务行政理念的一种具体实践,(一)行政指导2.行政指导的相关制度第一、政府情报信息公开制度第二、行政机关会议公开制度 第三、行政审议制度 第四、行政建议制度,(二)公共事业管理合同 1.概念又可称为公共事业管理契约,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

6、之间,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经相互协商所达成的协议。 2.特点: 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均衡对等;目 标是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3.公共事业管理合同的基本内容 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4.公共事业管理合同的缔结方式 招投标方式、邀请发价方式、拍 卖、直接磋商,(三)行政授权 1.行政授权的定义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某项或某一方面公共事业的管理权明确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指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 ) 2.授权组织依法设立的处理专项公共事务的专门行政机构;行政性公司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 3.授权组织的地位 等同于行政机关,但隶属于有关

7、的行政机关。例如:银行对假币收缴、鉴定工作是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四)行政委托1.行政委托的概念所谓行政委托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将某项或某一方面公共事业的管理权委托给其他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行使的法律行为。 2.行政委托的规则,行政委托的规则:依法委托;在职权范围内委托及 实施管理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等具有监督职责,受委托的组织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受委托的组织不得再次委托他人。 例如: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治安协管员、交通协管员、税收协管员、工商协管员、劳动监察协管 员、城管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出租屋协管 员在行政管理领域,协管员人数甚至远远超过正式执法人员。 在我国

8、,经过行政机关委托可以成为受委托对象的有:行政机关、其他行政组织、社会组织、个人。,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关系,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都是除了国家行政机关在职能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之外,其他行政管理活动实施者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权力来源。 1二者产生的基础不同。行政授权是特定法律规范规定的结果,是基于立法行为而产生;而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结果,一般是基于具体行政行为而产生的。,2行政权力的运行不同。行政授权导致行政权力及相应法律责任等后果的转移;而行政委托并不导致行政权力及相应法律责任等后果的转移。 3作出行为的名义不同。在行政授权中,被授权者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而在行政

9、委托中,受委托者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只能以委托者的名义进行。4所创设的主体不同。在行政授权中,被授权组织成为行政主体或具有新内涵的行政主体(如果它原来就是行政主体的话),而行政委托只能使受委托者取得受委托行为主体的资格。,5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不同。被授权组织由于是行政主体,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在行政委托关系中,由于受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因而它不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6实施的条件和程序不同。法律对行政授权条件和程序的设定严于对行政委托条件和程序的设定。一般说来,授权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规定,而且应当予以公告;但对于委托,没有这些特别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它更多地受合

10、同规则约束。,7对象不同。行政授权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其中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但不包括个人;而行政委托的对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还包括特殊情况下接受委托的个人。8行为后果的归属不同。被授权组织对自己的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所作出的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组织作为被告应诉;在行政委托中,不发生职权职责和法律后果的转移,受委托者并不因为行政委托行为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受委托者只能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者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行为后果也由委托者承担。,(五)情感方法与心理方法 1.情感方法就是激发公众对特定公共事业管理目标或预定价值情感,在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人

11、们的感情因素促进和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方法。 具体方法:舆论宣传、公开激励、表彰先进、树立 典型 2.心理方法就是借助心理因素的作用,来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这里的心理因素涉及两个方面,即公众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四、当代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方法运用的特点(一) 系统化(二) 民主化(三) 高科技化,第二节,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基本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因而为了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事业产品为公众服务,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过程必然是追求绩效的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过程。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是公共事业部门的内

12、部管理,它既通过管理提高绩效,也通过管理不断地对管理结果做出评估,因而公共事业绩效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估过程,即内部评价过程,是以评估促绩效,绩效和评估的互动过程。,进一步看,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必须以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公共利益的增进水平为标准来进行管理和做出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其管理的最终绩效必须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公众满意程度的背景下,通过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作出评判。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自身绩效评估结果与社会评价结果的一致,是最有效率和效益的公共事业管理。,1、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理

13、念的树立和绩效管理的形成 2、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 3、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价值 4、是资源必须使用在预定的结果方面 5、标杆管理在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6、公共事业绩效管理成功的必须条件,(一)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一)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理念的树立 和绩效管理的形成,形成原因:,第一、作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绩效理念的重视和引入,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所导致的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直接结果。第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使绩效管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必须,(二)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

14、美国国家绩效评估中的绩效衡量小组曾对此下过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是政府的“投入”而是“产出”, 它相当程度上是根据所确定的“产出”反过来进行职责分配和组织整合,并进行管理和评估的“结果导向”过程,它既是对公共服务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的过程,也是公共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估过程, 是绩效和评估的互动过程,它寻求和代表的,是 公共部门追求和提高绩效的制度化。,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活动的基 本构成,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在内的整个现代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活动,

15、可以从发生顺序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发生的前后顺序来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一个从绩效目标的确立到实施再到检查评估是否达到目标的完整的系统过程:第一、绩效目标的确立和分解。 第二、绩效目标的实施。 第三、绩效目标的评估。,从功能活动的角度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基本上是由绩效评估、绩效衡量和绩效追踪三个方面的活动组成的:,(1)绩效评估: (2)绩效衡量 (3)绩效追踪,(三)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价值,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绩效管理既是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提高管理绩效的重要管理工具,同时也是科学的评估工具。,1、绩效管理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公共部门管理客观上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16、,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根本上取决于这一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的高低,而绩效管理的核心正是将成本与效益相连,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这一效益不单单是经济效益)。因此,作为一个管理工具,绩效管理最重要的莫过于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引入了成本效益机制,切合了公共部门管理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对新型的多元管理主体、多元资金投入,以生产和提供准公共产品为主的公共事业来说,即本身就带有准公共性,既要注重社会公平,更必须考虑资金价值的管理来说,就更显出其重要和必须。,这一绩效管理的成本效益机制及对绩效的促进,主要是:,“ 结果导向”:绩效管理不否认程序和规则,但一切必须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公众的需求来衡量,并根据结果的需要来组织、落实和协调管理,从而为减少或克服以往管理的种种弊端开辟了一个路径。 责任机制:责任机制内含的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个组织系统协调等,在相当程度上,为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2、绩效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的评估工具,确定科学的可量化的指标进行管理目标分解和评估是绩效管理的基本方式. 绩效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也同时为为公众即从组织外部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公共事业管理的结果提供了可能,并在相当程度上也成为了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提高绩效的有效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