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3745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课题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研究小学作文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 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假”、 “大”、“空”、“抄”、 “套” 等问题,究其原因: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课改 以来,一直呼唤“加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时候,我们 强烈地意识到,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广泛接触自然、 社会生活,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习作素材,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品德、情 感的陶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以培养全面发展 的新型人才为出发点,我们将“小学生

2、活化作文”作为课题,旨在让学生“在 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做人”。 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 1.“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小学作文的性质是 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 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 2.我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的研究,也想为课改推波助澜,试图从“生活”的 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寻找写作 的源头,积累写作的材料,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写出真、善、美的生活化习作。 三、现状分析三、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

3、活动的实践,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既有课堂学习,又有课余活动。中国近代教育 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这一观点强调了生活与教育是不 可分离的,要求儿童的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生活的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人们开始进一步关注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教 育,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把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更是成了众多 老师研究的目标。如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读写结合受到小学语文老师的一 致好评,特级教师于永正结合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以及特级 教师陈炳章结合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锡山市“小学自能作文教学实验” 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范

4、例。 本课题让学生享受校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走进自然生活。 创建生活化的写作模式,把生活化作文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生活的一点 一滴中挖掘习作源头,写出具有童真童趣的作文。 四、理论依据四、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广泛接触 学生全面观察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 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 2.叶圣陶的教育教学思想。修订版“大纲”也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 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

5、今天,改变单调的 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五、研究内容 1.探索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2.探索“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新模式。 3.探索多样化的练笔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研究目标六、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能发现并能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2.通过研究,创建“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 3.研究中,通过多样的练笔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 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 七、研究对象七、研究对象 以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八、课题组成员

6、分工 主持人:主持人: 苏秀华苏秀华 景亮景亮 蒋文政蒋文政 研究教师:研究教师: 蒋文政蒋文政 景亮景亮 亓芳亓芳 亓敏亓敏 刘丽红刘丽红 李玉娥李玉娥 陶新玲陶新玲 贾艳青贾艳青 苏秀华苏秀华 张奉珍张奉珍 九、研究步骤九、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2013 年 9 月2014 年 12 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20132013 年年 9 920132013 年年 1010) (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2)通过前侧问卷调查了解中高年级作文的现状:“假、大、空、抄、套”现 象比比皆是,学生习作缺少生活,老师让学生参与生活后再写的作文意识不强

7、, 对于弄脏衣服或有微乎其微的风险的游戏或活动,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写日 记、日志等练笔的机会不够丰富有趣,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3)制定课题方案,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4)举行开题会。 2.2.研究阶段:(研究阶段:(20132013、11112014.72014.7)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生活 化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 记实文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究人员在作文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 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积累了生活化作文的写作素材,形成了作文 教案集

8、,学生作品集,为下一届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材料。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法,定期了解学生作文生活化学习的进展情况。 在中测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中,学生喜欢生活习作实践后,再下笔习作,喜 欢上作文课题研究课,乐于作文的学生增多,大部分学生能够把写作看作自己 心灵对话的需要,看作与他人交际的需要,从而获得倾吐表达的快感。少部分 学生仍把作文当任务完成,而不是情感交流的需要,难以从作文教学过程中获 得愉快的体验,没有享受到作文的乐趣。实验教师在研究中,业务水平和研究 能力都有所提升。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 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形式展示

9、成果。 (5)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行探索,积累资料。 3.3.总结阶段:(总结阶段:(20142014、9 920142014、1212)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 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4)形成多样的学生成果资料。 (5)展示研究成果,评审、验收、观摩活动。 十、课题成果表现形式:十、课题成果表现形式: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教师论文集、优秀教案集。 3.作文生活化教学设计方案集。 4.学生生活作文集。 5.课题优秀课堂实录,课题研究课。 十一、研究保障十一、研究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 2.制度保障。确定每三的上午午第四节课,为课题活动时间,课题研究人员定 期开展理论学习、研究课、交流经验、研究沙龙等课题活动,制定课题管理条 例,使研究规范化。 3.资金保障。学校支持、鼓励课题研究,提供课题研究的部分经费,确保课题 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