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693465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介绍 (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 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1、小车的运动 2、 玩滑梯的启示 3、 跷跷板 4、 弹簧里的学问 5、 有趣的磁铁 6、 指南针,1、小车的运动,1、怎样使物体运动起来?,A、猜想,假设 B、活动图片1-3感受推力和拉力图片4-5感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C、表达交流(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1、小车的运动,2、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注意事项: 1、猜想假设。2、制定方案。3、明确变量(拉力的大小)和不变条件(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 实验器材 : 计时器、软尺、小车、棉线(或其他

2、细线)、垫圈、 实验过程: 1、把细线一头系在小车上,一头系垫圈(1个、3个) 2、依次进行多垫圈50厘米距离的测试。 3、用计时器记录时间。 4、填写实验记录,我的实验记录,1、小车的运动,斜坡上影响小车速度和距离的因素很多,如小车受到重力的大小、斜坡的高度、斜坡的平坦程度等。 实验器材:软尺、木板(光滑程度不同的、长短不同的)、木块、 小车 实验过程:1、让小车从光滑的木板上滑下,用软尺测量距离。2、让小车从粗糙的木板上滑下,然后用软尺测量距离。3、加高斜面的高度,用同样的方法让小车滑下,再用软尺测量距离。 实验结论:坡度高或表面光滑的木板,小车跑的又快又远。,1、小车的运动,3、想办法让

3、小车跑的又快又远?,1、小车的运动,4、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重力的作用 因为有地球引力,在斜坡上地球引力又有一个向斜下的分力,这个力大于了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汽车就向下滑了。,2、玩滑梯的启示,生活经验(感知),1、说一说玩滑梯的感觉,A、交流玩滑梯的感觉。 B、滑行速度跟滑梯表面有什么关系。 (怎样滑行的慢一些或快一些) C、对比实验(桌面推手和地面滑行)(加纸、木板) 学生双手按在桌面上推,感到费力,然后在手下垫一张光滑的纸,做同样的动作,感到省力。拉动蹲在地上的同学,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动。在蹲着的同学的脚下垫上两个木条再拉一拉,拉起来就更省力。 D、结论:当我们在地面上

4、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2、玩滑梯的启示,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制定方案 D、实施探究(根据变量摩擦面和物重分大组) 根据图片木板或木块光滑程度,物体的轻重。,实验器材:弹簧秤、木板(粗糙的和光滑的)、小车、钩码。 实验过程: 1、把小车先后放在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板和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 2、在小车上添加不同个数砝码,然后把小车放在小车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板或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 3、比较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

5、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摩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否则相反。,3、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玩滑梯的启示,A、利用摩擦力(增加)鞋子底纹、轮胎花纹 B、克服摩擦力(减小)滑冰鞋、齿轮、轴,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 (参照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补充:体操运动员上单杆前总是在手上涂上镁粉,不是滑石粉,这镁粉的作用是减小比赛时因手上出汗,造成手与器械之间的滑动,比赛动作变形失真而扣分,重者容易造成运动员受伤所以手上涂上镁粉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手与器械之间摩擦,2、玩滑梯的启示,5、假如没有摩擦力会怎样?,这是 一个有利于培养

6、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会展开想象。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如果没有摩擦力,人手就拿不稳筷子,筷子就夹不住菜,牙齿也更不能咬住饭菜了,人就无法吃东西;如果没有摩擦力,人无法走路,人一走就会滑到,而且滑到后就无法站立。也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科学幻想文章。,3、跷跷板,1、玩跷跷板时,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玩跷跷板时,发现的有趣现象,如:当两位同学的体重差不多,到跷跷板中心的距离差不多时,跷跷板就平衡了;两名小同学可以把一名大同跷起来;一个小朋友可以一位成年人跷起来,也可以平衡。,2、探研实验 想办法找平衡,3、跷跷板,经历找平衡的过程,发现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杠杆实验盒、钩码、 实验过程

7、:支起杠杆尺,两边放钩码。 实验结论:略(不要求总结到杠杆的原理)说出或画出怎样做的即可。 附记录:,2、天平的使用 构造:托盘、指针盘、游码、底座、砝码、镊子等 使用(提示): 调节平衡、左物右码、镊子配码、调节游码。,3、简易天平的使用(教科书第7页) (1)组装。底座、横梁、托盘架圈、托盘筒、游码。 (2)称重。估计物重 (3)读数。秤重量=砝码总重+游码标重,3、跷跷板,4、弹簧里的学问,1、利用弹簧做游戏,有什么发现?,(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2、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沙发垫子中的弹簧、摩托车减震器中的弹簧、游戏蹦极中的橡皮筋、乒乓球

8、及球拍、网球及球拍、充气前后的轮胎、弓箭的弦等,3、设计弹力玩具 4、设计装置,使高处落下的鸡蛋摔不破。 (提示:塑料泡沫、弹簧、棉花、橡皮筋、漏网),4、弹簧里的学问,5、有趣的磁铁,1、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有磁性,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2、磁铁的形状。 条形、环形、U形、蹄形、圆形柱形等,3、我们的游戏记录,5、有趣的磁铁,结论:磁铁有磁性。,2、有磁性(两极强,中间弱),3、有两个磁极 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塑料小车、条形磁铁)(或细线悬挂代替小车),5、有趣的磁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4、指示南北方向(细线悬挂法)

9、南极S(蓝色) 北极N(红色),5、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冰箱门中用到了磁铁、磁性围棋、文具盒中有磁铁、书包盖上有磁铁、收音机的喇叭里有磁铁,5、有趣的磁铁,6、指南针,1、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A、树冠。枝叶茂盛南边 B、影子。早中晚 C、北极星北 D、指南针(方便),2、认识指南针(教科书13页),6、指南针,A、原理:指南针是根据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B、使用。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等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转动底盘,使底盘上表示南北的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底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C、发展历史 四大发明之一指南

10、针司南(2000多年前)罗盘,3、制作指南针 实验器材:缝衣针、磁铁、纸片、水槽、固体胶实验过程: (1)、磁化缝衣针(沿同一方向) (2)、将磁针固定在纸片 (3)、放入水槽中 (4)、粘贴方向标识纸片。,6、指南针,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7、认识太阳,8、太阳和影子,9、用太阳计时,10、制作计时工具,7、认识太阳,交流我们的资料,了解太阳。,1、太阳的外观、银河系。 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大火球,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它的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呢! 2、太阳的结

11、构。 太阳可以分为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它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明亮的太阳光球表面,经常出现一些小黑点,这就是太阳黑子。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 “耀斑”。 日珥是突出在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像太阳突然长出来的朱红色大耳朵,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及于地球的比较。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7、认识太阳,1.所有的发电厂发财了,因为世界漆黑一片 2.所有的种植者都要自杀,因为没太阳,植物不能进行光

12、合作用,都死了 3.天上会掉下许多的粉尘,因为太阳风没了4.产生CO2的厂家不需要天天面对环保人员的控诉,因为温室效应没了 5.你也不会知到这些了,因为我老早没了 ,如果没有了太阳,世界会怎样?,8、太阳和影子,1、做影子游戏,能发现什么? 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2、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影子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8、太阳和影子,3、做个小实验,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实验器材:一支手电筒、一支铅笔(或蜡笔、蜡烛) 实验步骤: 1)、将铅

13、笔竖直立在桌面上。 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距离铅笔大约一尺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粉笔将影子描绘下来。 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侧自东向西移动,始终保,8、太阳和影子,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一尺左右的距离。手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注意停留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子的样子,并随时将影子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5、将上面试验重复做几次。 实验结论: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影子与手电筒光的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当手电

14、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9、用太阳计时,1、古人是怎样计时的?,日晷:一种古老的太阳钟日晷来计算时刻。日晷是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使地面物体的影子随着太阳而变化的规律制成的简单计时仪器。 组成:一个是用金属条制成的“晷针”,另一个是刻有时刻的盘面晷盘或晷面。晷针由晷面中央部分穿出,多与晷面垂直。在阳光下,晷针的影子沿盘面移动,指向不同时刻线,就像现在时钟上移动的时针。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

15、各个时刻。 种类: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等。最常见的是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9、用太阳计时,2、漏刻 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3:圭表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

16、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 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 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判断冬至、夏至及其他节气。,10、制作计时工具,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计时工具。,制作材料:矿泉水瓶、胶带、细砂、锥子(木棍、计时器) 制作过程: 1、将两个矿泉水瓶的瓶劲部分剪下来做为“漏斗”,瓶口处带有瓶盖。 2、在瓶盖上打孔。孔不要打得太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孔的大小来调节沙子的流速; 3、将漏斗部分的大口部用塑料布及胶带封住; 4、在一个漏斗里装沙子; 5、将两个瓶口相对,让孔对着孔,用胶带连接起来; 6、将装置立起来,使装沙的漏斗朝上,会看到沙子从小孔中流出。 (拓展:木棍加固或标记刻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