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93445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地质学,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10.1 风的剥蚀作用(方式和强度),第一节 风的剥蚀作用,风蚀作用风自身的力量和所携带的砂土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的地质作用,包括吹扬和磨蚀两种方式。,吹扬(吹蚀)作用风吹过地表时,由于气流的冲击力和上举力把岩石表面风化的疏松物质吹扬起来的作用。,磨蚀作用风力吹扬起来的砂石冲击、摩擦岩石,使其发生破坏作用。,一、风蚀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上述两种作用是同时进行的,统称为风蚀作用,其强弱与风力大小及地表岩石性质有关。一般砂砾主要集中在距地表30米以下的高度,越近地表处风蚀作用越强烈。,10.1 风的剥蚀作用(风蚀地貌),二、

2、风蚀地貌,2.风蚀谷、风蚀残丘和风蚀城(雅丹地貌),风蚀城(雅丹地貌),风蚀洼地,1.风蚀洼地,图片引自,10.1 风的剥蚀作用(风蚀地貌),蜂窝石,3.岩漠(石质荒漠)指基岩裸露的荒漠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天山、祁连山、河西走 廊等地。,4.砾漠以砾石组成的荒漠地区,蒙古语“戈壁滩”指的就是砾漠,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盆地边缘及河西走廊的山麓地带。,风蚀柱,风蚀蘑菇,10.2 风的搬运作用,第二节 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作用风把碎屑物质携带到别处的过程,有悬移、跳移、蠕移三种搬运方式:,1.悬移细而轻的砂粒在风的吹扬作用下,悬浮在空中进行搬运的方式。 2.跳移砂粒在风力的作用下的跳跃的方式被

3、搬运,70%80%的砂粒是以跳移搬运的。 3.蠕移较粗大的砂粒在风的作用下沿地表滚动或滑动。,10.3 风的堆积作用(砂的特点),第三节 风的堆积作用,风力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一、风积物的特点,全为2mm以下碎屑物,碎屑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砂粒为主,可见到较多的铁镁质及其他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矿物,这是水力搬运物中少见的。颜色多样,以黄色、灰色、红色为主; 具有极好的分选性和极高的磨圆度; 具有规模较大的斜层理、交错层理。,沉降堆积因风力减弱而发生的。 遇阻堆积因遇到障碍物而发生的。,10.3 风的堆积作用(风积地貌沙漠 ),二、风积地貌,砂堆是含砂气流在障碍物的背风面形成的堆积体,呈舌状,高大

4、于10m,长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砂丘风积物形成的砂质丘岗,是从砂堆中演化而来的,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由风成砂堆积的地貌沙漠;粉沙、尘土堆积的地貌风成黄土。,(一)沙漠,是气候干旱、地势较平缓、由较厚沙层覆盖的荒漠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西北、内蒙古等地。,10.3 风的堆积作用(风积地貌沙漠 ),砂丘是移动的,每年一般移动550米,移向之处破坏性极大,A新月型沙丘; C横向沙丘; B新月型沙丘链; D纵向沙丘,纵向沙垄(纵沙垄),星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10.3 风的堆积作用(风积地貌风成黄土),(二)风成黄土,1.黄土的一般特性,2.黄土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沙漠的外围、半干旱气候

5、地带,世界黄土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我国的黄土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陕西、甘肃一带。,黄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堆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80%); 颜色为棕黄色、灰黄色,结构疏松、质地均一,孔隙度大,层理不明显,垂直节理发育; 矿物种类繁多,以石英、长石为主,富含粘土矿物及不稳定矿物,与下伏的基岩中无关。,在风力的搬运过程中,粗的碎屑物质形成风成砂,细的物质(小于0.05mm)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因风力减弱沉降下来形成黄土。,10.4 荒漠化,第四节 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旱、降雨量极少、植被非常缺乏的荒无人烟的地区。包括岩漠、砾漠(戈壁)、沙漠、泥漠。

6、荒漠化过程主要是由风的地质作用产生的,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沙漠,砾漠,岩漠,泥漠,10.4 荒漠化,亚热带高压带控制区,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塔尔沙漠、卡拉哈里沙漠、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等; 内陆干旱盆地,如中亚地区、我国西北部、蒙古、美国西部等; 寒流经过的沿海地区,如南美西部海岸、非洲西南部海岸等。,全世界荒漠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0。主要集中在南北半球1045的纬度带,气候极度干旱的三种地区:,10.4 荒漠化,我国荒漠面积约有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79 。沙化土地每年仍以 2460km2的速度在扩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荒漠的不断扩大,使地下水面降低,地面水减少,水和土壤中盐分增加,植物难以生存,侵蚀作用加速。荒漠化是当今恶化环境、危害人类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本章学习要求与习题,作业及思考题,本章学习要求,1.风积物与冲积物有何不同? 2.简述黄土的形成原因。,学习重点,初步了解风的剥蚀、搬运、堆积作用以及荒漠的类型特征。,风的搬运与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