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92375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qc活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QC活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贸易中心QC小组*年*月*日,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目 录一、前言 二、小组概况 三、课题选择、现状调查、活动目标 四、活动过程、 第一次PDCA循环、 第二次PDCA循环、 总结 五、实施效果 六、巩固措施 七、纳入标准 八、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提高双向密肋楼盖玻璃钢模壳支模质量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贸易中心工程,位于*商业区中心位置,*路以北,西临*,南邻*广场,是一个集服装、鞋、帽批发零售、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0845m2,丙类建筑。本工程主楼地下两层,地上六层,裙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高度为23.9m,其中

2、主楼、裙楼一至四层顶梁板为密肋模壳梁结构。本工程是公司的重点工程,目前主体已经封顶,主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现在进入精装修阶段,室内正进行吊顶和地板砖铺设,室外正进行玻璃幕安装。 二、小组概况简介:1、QC小组概况表:,2、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3、统计技术应用简介: 首先测试收集数据按不合格的大小次序排列计算出各自的频数以及累计频率据此绘出排列图图中左纵坐标表示产品频数,右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不良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自左向右排列。影响产品质量和主要因素对应频率0-80%;次要因素对应频率80-90%,一般影响因素对应于90%-100%运用排列图便于我们找出主次矛盾,有利

3、于采取对策,加以改善,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三、课题选择:1、现状调查:(1)目前建筑中框架结构模壳工艺施工越来越多,因此模壳施工的质量也越显得重要,越需要研究,模壳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是影响顶梁板混凝土质量的 一个重要因素。(2)塑料模壳是一种新颖的工具式模板,其优点是质量轻,支设方便,可缩短工期,拆模后,垌面光洁美观,双向密肋楼盖与普通梁板结构相比,可节约钢材和砼30%左右,降低造价30%,减小梁高20%25%,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房间,本工程模壳用量为15000m2。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模壳周转,取得综合效益,所以施工方案考虑快拆各小流水作业,为此改进施工工艺把保证模壳支设质量作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

4、质量管理。 2、活动目标:因为我公司目前还没有关于模壳工艺施工的经验,所以本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通过我们对模壳支设的施工工艺不断熟悉和改进为下次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和积累经验。通过此次 QC活动,达到密肋楼盖砼质量优良,无安全事故。模壳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满堂架搭设铺设梁底加宽模板支设模壳支撑模壳早拆钢管立杆检查验收本工程的模壳为12001200400,900900400,另外有少数异型的模壳,立杆钢管采用483.5,梁底短向采用通长6050的木方,长方向采用11406070的木方,具体搭设见附图: 四、活动过程:,(一)第一次PDCA循环第一次工程质

5、量调查后,做出的频数表见表1。根据频数表做排列图,如附图1所示。,由附图1可以看出:密肋梁梁底标高、密肋梁中线位移是影响支模质量主要因素,是本次循环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果分析如附图2所示。对策见表2。,频数186,累计频率(%),32%,61%,80%,95%,100%,100,32%,附图2 因果分析图,对策表 表2 改进项目名称: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准及梁中线位移,(二)第二次PDCA循环 根据第一次循环,找出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际,支模质量有一定的提高(见表3、附图3)。由于在第一次循环中对顶柱微调、柱间拉结、支模顺序等工作改进,职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也有了提高,模壳支拆周期由原6d缩短到第二次

6、循环的4d。改进后工艺有利质量控制、拆模方便,且机械投入及损耗小、综合效益显著。频数表 表3,由附图3可以看出:第一循环已较好控制了梁底标高、中线位移,现在模壳拼缝、四边平正是影响支模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果分析如附图4所示。 对策见表4。,附图3 排列图,32%,附图 因果分析图,对策表 表4 改进项目名称:模壳拼缝不严及模壳四边肋支设不平,(三)总结通过第二次循环可以看出,对模壳的管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壳周转、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表5是第三次工程质量调查表。,工程质量调查表 表5 分项工程:双向密肋楼盖支撑 操作小组:木工班,以上二次PDCA循环如附图5所示。,五、实施

7、效果通过本次QC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双向密肋楼盖支模质量合格率由第一次调查的83.8%提高到第三次的97.5%,模壳支拆周期由5d缩短为3d,达到预期的缩短工期3d,节约施工费用25万元,主体封顶后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无安全事故的目标。在活动中我们总结改进了施工工艺,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同时它还给我公司带来社会效益。塑料模壳周转次数能满足施工,利用模壳自身的强度刚度,节约支撑用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可不用吊顶,可形成较理想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表面,如果粉刷也不须抹灰,只须刮腻子粉刷即可,为此可节约大量工料,经实践脱模容易,因此,我们今后将继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六、巩固措施1、不断

8、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广、利用好本次QC成果,增加技术储备。2、总结和完善该项支模技术,纳入标准,编制成企业工法,纳入标准化管理。,3、坚持QC活动,严把质量关,完善小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解决好遗留问题,使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七、纳入标准1、支模前要先抄平控制标高,梁中位置根据测量平面引出拉细钢丝通线定位。支木梁前应先钉好木条和安好角钢再定木梁位置,模壳的支设顺序应从中间向两边进行。离楼地面0.2m处间隔1.5m用扣件将钢管拉杆联成柱网,供支、拆模操作及临时堆放使用,楼层较高时柱间要加斜撑或剪刀撑保证构件稳定。2、模壳应在室内规则堆放,不致变形翘曲,拆模后要清理修整,模壳安装后再刷水溶性

9、脱模剂,不准在已支模壳上堆放重物、直接放置泵管,不合格模壳不准使用。3、支模后,模壳边肋与木梁间拼缝可用包装胶带封严。缝隙大时铺垫宽100mm油毡条。4、模壳的施工负荷:本工程静载取4.0kN/,活荷取2.7kN/,动力系数1.4,同时要符合设计厂家的规定,禁止超载使用,以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5、混凝土强度达10mpa时要及时脱模壳(约为浇灌后3d左右),时间过长会脱模困难,且影响混凝土外形美观,边肋拆顶柱可遵照施工规范规定。 八、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模壳的管理和使用是工程进入后期时暴露的薄弱环节,说明我们的管理制度还不严密,责任心还不强,这不但直接影响模壳拼缝、四边平整等质量缺陷,对加快施工进度和器材周转、减少模具损耗和施工费用都极不利。下步QC活动在继续改进施工工艺的同时,要着重在管理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质量信誉、经济效益、社会信誉。,附图 循环,循环前第一次检查, 合格率为83.8%,第二次检查,合格率为 93.9%,第三次检查,合格率为 9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