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2012.10.16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2330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原则2012.10.16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防治原则2012.10.16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防治原则2012.10.16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防治原则2012.10.16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防治原则2012.10.16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原则2012.1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原则2012.10.16(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一、治则的定义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指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精神指导下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普遍原则。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二、治法的含义 治法,即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是在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临床常见“汗、吐、下、和、补、温、清、消”等八法。,基本概念,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任何具体 的治疗方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例如:扶正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祛邪发汗、涌吐、攻下,基本概念,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

2、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注意防止邪气的侵袭: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食物的污染、避免六淫、疫疠等致病因素的侵袭,调摄七情、饮食与劳逸。 养生保健:运动保健、饮食保健。,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怎样进行食物疗养,节:饮食要有节制。 缓:提倡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 早:早起早进食,不宜空腹外出。 少:进食七分饱,要留三分饥。晚食宜少,粘硬、荤腥、油腻、厚味香燥炙煿之物宜少,酒宜少饮。 淡:饮食应该清淡。 暖:脾胃喜暖而恶寒。 软:食物要软化,利于消化吸收。,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

3、养生与预防,四时食疗,春季饮食 宜选辛、甘、温、清淡可口之品,忌酸涩、油腻、生冷之物。 夏季饮食 宜辛温,少苦寒,节冷饮。适当增加清凉之品。严防“病从口入”。 秋季饮食 宜少辛增酸。多食清润之品。适进温食,以防秋凉。 冬季饮食 冬主藏,宜进温补之品。宜热食,忌生冷。味稍厚,减咸增苦。,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食物的性能特点 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既可充饥,又可疗疾。 性味 性是指食物的属性,包括寒、凉、温、热、平。“四气” 如西瓜梨子性属寒凉,羊肉、狗肉性属温热,大米、面粉性属平等,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功效,调整阴阳:如虾能壮

4、阳,银耳滋阴 调理气血:如羊肉补血,兔肉补气,罗卜行气,酒行血,醋活血 调整脏腑:如蜂蜜润肺,狗肉温肾补脾,羊肝养肝明目 祛邪除病:如西瓜清暑,酒能散寒,罗卜化痰行气,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食物禁忌,病中禁忌:如疮疡、皮肤病忌公鸡、鲤鱼及辛辣之品 配伍禁忌:如柿子忌螃蟹,葱忌蜂蜜 胎产禁忌: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妊娠初期应忌油腻、腥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时令禁忌:春夏之际忌食狗肉,少食羊肉;秋季干燥,少食辛热食物,多食汤类和水果;冬季宜进温补之品 质变腐烂禁忌:土豆发芽不能食,鳝鱼、河虾、螃蟹、青蛙、蛇类必须是活的 偏食当忌:肉生痰,鱼生火,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二、既

5、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早期诊断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第一节 防治原则,治病求本: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病因进行治疗。这是辩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本与标,具有多种含义,且有相对的特性,(二)治病求本,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正治与反治 1、正治:又称逆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法则。适应证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证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

6、而现假象的证候。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治病求本,第一节 防治原则,二、标本缓急1、急则治其标:是在标病甚急,所采取的一种暂时急救措施。如:多种原因 大出血 气随血脱 危及生命 止血治标 争取时间2、缓则治其本:是在病情不急的情况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的一个原则。如: 阴虚咳嗽 (本) 润肺 宣降失调咳嗽 (标)止咳3、标本同治:指标病与本病具重的情况下采取标本两治的一个原则。如: 肠热津枯便秘,(二)治病求本,第一节 防治原则,(二)治病求本,第一节 防治原则,(三)调整阴阳,一、损其偏盛:主要针对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的病症。采用损其有余的治法。 热者寒之:清泻其阳热

7、,治疗阳热亢盛的实热症。 寒者热之:温散其阴寒,治疗阴寒内盛的寒实症。 二、补其偏虚主要针对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的病症。 采用补其不足的治法。 滋阴制阳:阴虚阳亢的虚热症。 补阳制阴:阳虚不能制阴的虚寒症。,第一节 防治原则,(四)扶正祛邪,1.基本概念扶正应用补法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御和驱除病邪的能力。 祛邪应用泻法祛除病邪,以消除或削弱病邪对机体的损害。扶正祛邪应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解决邪正的矛盾,促使疾病向愈。 2.运用原则 辨虚实虚者扶正,实者祛邪 别主次攻补的先后与轻重缓急,第一节 防治原则,(四)扶正祛邪,3.运用方式 扶正正虚邪不盛,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虚证或真虚假实证

8、 祛邪邪盛而正未衰,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实证或真实假虚证扶正兼祛邪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祛邪兼扶正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先祛邪后扶正邪盛正虚,但正虚不甚,第一节 防治原则,(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同病异治:同是一种疾病,由于病邪性质不同,人体反应有异,及疾病所处的阶段不同,证候也不相同,治法也不一样。同病 病邪性质 治法有异 风寒犯肺型辛温散寒 宣肺止咳 咳嗽 风热犯肺型辛凉清热 化痰止咳 肺气虚型-补肺益气 敛肺止咳,第一节 防治原则,(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同一治法。 如:病不同 性质同 治法同 久痢、久泄 脱肛 气虚

9、 补中益气 胃下垂 中气下陷 子宫下垂,第一节 防治原则,(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因时制宜 含义: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制定适宜治疗原则四季慎用药夏季慎用温热,冬季慎用寒凉 运用: 四季宜用药春季辛凉,夏宜解暑化湿,秋宜润燥,冬宜辛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2.因地制宜 含义: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制定适宜治疗原则 运用 :西北:地势高多寒凉病多风寒治宜辛温 东南:地势低多温热病多湿热治宜苦寒,第一节 防治原则,(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二节 治法,治法:即治疗方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治法包括基本治法和具体治法。 基本治法:概括许多具体治法的共性

10、,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意义。包括汗、吐、下、消、和、补、温、清八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病症而拟定的治法,属于个性。如辛温解表,清热解毒法等,1、汗法,汗法: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治疗大法。也叫解表法。 适应症:外感表症及具有表症的疮疡、麻疹、水肿初期。 根据病邪的性质不同分为辛温解表(发汗)和辛凉解表(发汗)两大类。 根据病人体虚体质分为伍滋阴发汗、助阳发汗、益气发汗、养血发汗、化痰发汗等法。,第二节 治法,注意事项: 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表证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失血、吐血及热病后期津亏者不宜用 体虚必须使用汗法者,需要配伍益气、滋

11、阴、助阳、养血等药物 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需避风寒,忌辛辣油腻食物汗法:灸、熏、蒸、针等,第二节 治法,1、汗法,2、吐法,吐法:通过药物以及外界的刺激, 引导病邪或有毒 物质从口中吐出的治疗大法。去除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等一种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其高者,因而越之” 适应症致病物质:毒物、宿食病理产物:痰涎部位:胃脘以上 注意事项:一般一吐为快,不宜反复使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凡是给予催吐剂后,吐后需进稀粥以自养,忌辛辣坚硬食物。,第二节 治法,3、下法,下法: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及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 适用于邪在

12、肠胃,如大便不通、燥屎内结、痰饮内停、瘀血停滞等。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通瘀、攻痰、驱虫。 以邪去为度,不可久用,第二节 治法,4、和法,和法:用和解或疏通的药物,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和解:和解表里,针对邪在半表半里。调和:调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第二节 治法,5、温法,温法: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适用于里寒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表寒证汗法;里寒证温法,第二节 治法,6、清法,清法: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适用于里热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若热伤阴

13、津,阴液耗伤太过,这是应用苦寒之品,但热不退,是由于“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故应与滋阴并用。表热证汗法;里热证清法,第二节 治法,7、补法,补法:运用有补益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的一种治疗大法。适用于气血、阴阳以及脏腑的虚弱等证。,第二节 治法,8、消法,消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种。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未溃期)等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第二节 治法,上述八种治法,不能孤立对待。因为病情复杂,往往不是单用一法所能适应并取效的。在运用过程中,常须数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照顾。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恰当掌握八法,灵活运用八法,才能提高疗效。,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